新闻 & 分析

“宁王”推锂矿返利计划,锂矿“牛尾巴”已经不见

20 February 2023 By Xavier Zhang

股票

热门话题

周五美股锂矿股暴跌,南美三巨头雅宝,智利矿工和Livent集体跌近10%,美国本土的锂矿潜力股PLL刚站上发行价就暴跌超12%。尽管我们知道中国碳酸锂的价格一直在回落,从11月高点近60万元每吨跌到了目前的47.25万元每吨,但原本整体预估还是会在高位缓慢回落,在全世界锂矿还没有全面开采到供需失衡的情况下不至于锂价崩盘。只不过这种市场预计正在被打破,宁德时代最新推出的锂矿返利计划或许就是整个锂价周期入冬的分水岭。

据国内媒体17日透露,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近期正向车企主动推行一个“锂矿返利”计划,以实现电池降价。该计划面对理想、蔚来、华为、极氪等多家战略客户,要求在未来三年把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按照20万元/吨结算,而签署这项合作的车企,需要将约80%的电池采购量承诺给宁德时代,合同将在今年三季度开始执行。从宁德时代的电池负极材料主供应商之一贝特瑞得到的消息是,宁德时代在电池降价的同时,也向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提出了降价要求。而贝特瑞已经根据其要求,针对性地下调了材料价格。关于锂矿返利计划目前还未得到宁德时代当事人的确认,所以消息暂时还不是官方的。

如果消息属实,宁德时代此次主动降价明显是为了巩固国内市场份额。从去年全年以及今年1月的国内动力电池装车数据来看,宁德时代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绝对优势正不断缩小,且面临着以比亚迪为首的竞争者的挑战。2022年,比亚迪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186.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52.46%,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目标为400万辆,照此趋势,未来其电池装车赶超宁德时代是很有可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宁德时代此次推出降价计划,目的再明确不过,即稳固龙头地位。

另一方面,宁德时代此次主动降价,也是因为电芯成本已明显下行,为降价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自去年11月以来,以碳酸锂为代表的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开始高位跳水,直到目前仍处于下跌模式。截至今日,与电池级碳酸锂的历史高位相比,已下跌超过20%,传导到电芯主材上,正极材料方面,镍钴锰523三元锂材料与磷酸铁锂型的均价较去年11月下滑幅度也非常明显。负极材料方面,除终端市场需求走弱之外,焦类原料价格下跌及石墨化产能持续释放,石墨化价格持续走低,人造石墨负极成本下滑,人造石墨的下滑幅度达20%。电解液方面,成本占比最高的六氟磷酸锂受碳酸锂价格带动,价格也持续走低,叠加终端需求趋弱下电池企业采购量减少,价格亦有较大跌幅,三元及铁锂用的电解液跌幅均超过20%。这使得电芯成本与2022年11月相比大幅下滑,方形磷酸铁锂电芯成本下滑幅度达到了12%。由此可见,宁德时代此次的降价计划也是对未来的碳酸锂价格走势做出了自己的预判,而协议中提出的20万元/吨或许会是一个关键的未来平衡价格。在1月8日,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电动车替代燃油车,核心是价格竞争,背后是产业创新和成本控制。碳酸锂价格必将回归到20万元/吨左右的价格,甚至更低,供给会逐步多元化改善。”这样的对应应该不是个巧合。

锂电池大幅降价最终受惠的还是新能源产品用户,但首先冲击的是锂矿企业,过去几年暴利的时代宣告结束。缺少长协机制又无核心技术支撑的材料生产商也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回看澳洲上市的锂矿股,鼎盛期已过,原本分成的三类锂矿股当下似乎无一可取了。以MIN,PLS,AKE为主的已有产出类,以AGY,SYA和CXO为主的就要实现产出类,以及以GL1,WR1等一大部分未来会有产出的锂矿股,当然包括手握特斯拉锂矿供给企业,暴利时代的终结将令整个行业走向冬天。原本翻了几倍几十倍的锂矿股,接下去都是面对挤掉泡沫体现价值的时候。我们在持仓布局当中需要把重心转移到其他行业。尽管新能源电车的趋势未改,锂电池其余相关产业的股价还会有长足的进步空间,比如电极材料,电解液,电池组装和测试等,但是该对当下没有业绩支撑却已经翻几倍几十倍的相关股特别是锂矿股道别了。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

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Xavier Zhang | GO Markets 专业分析师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 GO Markets 分析师和参与者,基于他们的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表达的观点、意见或交易风格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 GO Markets 立场。建议,(如有),具有“普遍”性,并非基于您的个人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在根据建议采取行动之前,请考虑该建议(如有)对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的适用程度。如果建议与购买特定金融产品有关,您应该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了解并考虑该产品的产品披露声明 (PDS) 和金融服务指南 (F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