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Markets
让交易更进一步
智慧交易,从选择值得信赖的全球券商开始。低点差、快速成交、零入金手续费、功能强大的交易平台,以及屡获殊荣的客户支持,让您的交易更进一步。


全球交易者共同的选择
自 2006 年起,GO Markets 已帮助全球数十万交易者实现他们的投资目标。凭借严格监管、以客户为本的服务,以及屡获殊荣的教育资源,我们始终是交易者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GO Markets
让交易更进一步
探索上千种交易机会,享受专业机构水准的交易工具、流畅稳定的交易体验,以及屡获殊荣的客户支持。开户流程简单快捷,让您轻松开启交易之旅。
.jpg)
摘要
IEA 最新月报显示,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放缓但仍具韧性。尽管库存持续回升,但 OECD 库存整体仍低于五年均值,市场对供应中断高度敏感。OPEC、IEA、EIA 均上调非 OPEC 供应,未来可能出现“松中带紧”的供需结构。原油价格在供应宽松预期与地缘扰动之间反复震荡,波动率下降但敏感度上升。油市表现也可能通过风险偏好外溢至能源板块、商品货币及相关市场。
一、全球原油供需前景:IEA 月报核心要点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原油月报显示,全球石油需求虽较去年降温,但整体依旧保持韧性 [1]。先进经济体消费表现好于预期,有效抵消部分新兴市场的疲弱需求。IEA 预计 2025–2026 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保持温和增长。然而在供应方面,如果 OPEC+ 维持当前产量政策且需求不出现明显下滑,全球石油市场未来数个季度可能重新进入“边际紧平衡”状态。IEA 同时指出,高油价、全球经济放缓、电动车渗透等因素正在逐步压制需求增速,使油市呈现出“短期紧平衡、长期温和宽松”的结构。
二、多机构观点对比:OPEC、EIA 与 OECD 数据
三大机构对于未来市场平衡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源于对非 OPEC+ 供应增长和需求韧性的不同假设。总体来看,市场普遍认同未来供应将更加充裕,但对于过剩的规模和时间点存在分歧。

图 3:三大机构对 2025-2026 年需求与供应增长的预测对比,显示供应增长普遍超过需求增长,预示市场将进入供应过剩周期。
OPEC 的观点相对乐观。OPEC 预计 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约 130 万桶/日,2026 年略高至 140 万桶/日 [2]。与此同时,OPEC 在最新报告中连续上调非 OPEC 供给预期,并首次将 2026 年市场从“短缺”调整为“小幅过剩”,反映其判断未来供应增长可能快于需求。
EIA 的判断更偏向供应充裕。EIA 上调了美国页岩油产量预测,指出 2025 年美国原油产量将创历史新高。同时,全球供应预期被上调至日均 1.06 亿桶,高于全球消费的 1.041 亿桶,意味着未来库存可能持续累积 [3]。EIA 预期 2025–2026 年库存增加将对油价形成中期压力。
OECD 库存虽然持续回升,但仍低于五年均值。IEA 数据显示,今年全球观测库存前八个月净增约 2 亿桶,但 OECD 商业库存仍比五年均值低约 6700 万桶。整体来看,库存虽然恢复,但仍处历史偏低区间,使油市对供应中断的敏感度依旧很高。

图 1:OECD 商业原油库存近 5 年对比最新水平,显示库存虽有回升但仍低于五年均值。
三、原油价格走势:WTI 与 Brent 如何消化预期
2023 年下半年,布伦特因供应紧张和地缘冲突预期一度突破每桶 90 美元。然而进入 2024–2025 年,随着供应回升和库存恢复,油价整体震荡下移。近期价格承压主要来自供应过剩预期强化以及美国库存意外上升。

图 2:WTI 与 Brent 价格从 2025 年初的高位回落,近期在 60–70 美元区间震荡。
尽管地缘事件偶尔推升价格,但反弹难以持续,因为供应宽松的结构性预期迅速重新主导市场。WTI 与 Brent 的期限结构一度出现小幅 Contango,显示短期供应充裕压制近端价格,而远月因长期需求预期而保持相对坚挺。整体来看,油市呈现低波动、弱趋势但对消息高度敏感的特征。
四、驱动油市的关键变量:地缘政治与供应端不确定性
运输通道风险仍是油市最大的潜在冲击点之一。全球三分之一海运原油经过霍尔木兹海峡,一旦受阻便可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衍生品定价显示断供概率虽低,但属于典型的“低概率、高冲击”事件。
OPEC+ 的政策滞后性也带来结构性波动。减产会压低库存、推高价格,但高油价又刺激非 OPEC 增产,使市场重新宽松。美国页岩油增速放缓进一步加剧供应端的不确定性,削弱其作为“摇摆产能”的角色。此外,俄罗斯、伊朗等国因制裁和冲突导致出口波动,更加剧油市敏感性。
五、油市变化的外溢影响
能源板块通常与油价同方向变动,但反应速度较油价更平缓。油价对风险偏好的溢出效应也容易影响澳元等商品货币。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往往提升商品出口国的贸易条件与风险情绪,而价格下跌则可能压制相关货币表现。
六、原油市场风险提示
- 数据发布风险: EIA 每周库存、IEA 与 OPEC 月报可能导致短线波动。
- 地缘政治风险: 产油区冲突、海运通道中断、制裁变化均可能影响供需平衡。
- 宏观风险: 利率政策、美元走势及全球经济增速变化都可能改变需求前景。
结语
IEA 最新展望显示,全球油市进入“边际紧平衡”阶段:库存修复但仍偏低,供应端不确定性大于需求端。在这种结构性环境下,油市会对政策、地缘事件与供给变化表现出高度敏感。理解供需框架、关注库存趋势与识别关键风险,将是未来判断油市走向的关键。
参考资料
[1]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25, October). Oil Market Report - October 2025. https://www.iea.org/reports/oil-market-report-october-2025
[2] OPEC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2025, November). Monthly Oil Market Report. https://publications.opec.org/momr
[3] EIA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25, November). Short-Term Energy Outlook. https://www.eia.gov/outlooks/steo/

The longest government shutdown in US history has finally ended after 42 long days.
After a month and a half of political theatre, seven Democrats and one independent broke ranks and voted with Republicans to pass a stopgap measure. The Senate went 60-40, the House followed 222-209, and Trump signed it hours later.
The legislation includes three-year appropriations for the Agriculture Department, FDA, military construction, veterans affairs, and congressional operations, along with restoration of pay for federal workers and reversal of Trump administration layoffs through January.
However, the most contentious issue, healthcare subsidies, has been kicked down the road to a December Senate vote.

COVID-era ACA subsidies expire at year-end. When they do, premiums for the average subsidised household will more than double from $888 to $1,904 per year, with an estimated 3.8 million people losing coverage entirely.
If the December vote fails, which is likely considering how far apart the two parties are on the topic, we could see a new shutdown begin in January.

What Happens Next?
This Week:
- Federal employees return to work.
- Paychecks start flowing again.
- SNAP benefits get restored for 42 million people, though heating assistance won't come back for weeks.
- National parks reopen.
- Airports start to go back to normal.
December:
- Senate votes on healthcare subsidies. It will probably fail.
- Premium notices continue to be sent showing 2026 costs doubling.
January 30:
- Government funding expires.
- We do this whole thing over, except now the healthcare subsidies have already expired.
- If Republicans and Democrats remain divided on budget priorities, another shutdown will likely begin.
By the Numbers:
Over the past 42 days, approximately 750,000 federal workers have been furloughed. Another two million worked without pay. Over 42 million had their food assistance delayed. And the FAA cut flights by 10% because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stopped showing up to work.

Further concern is the "data blackout" that has hampered Federal Reserve decision-making. Key economic indicators, including jobs reports, were suspended, leaving the Fed blind during an active rate-cutting cycle.
Meanwhile, separate analyses from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showed layoffs surged 183% in October, which would make it the worst October for jobs since 2003.
The Bottom Line
Today’s deal ended the shutdown, but it didn’t actually solve anything. The deal essentially kicks the can down the road to January while leaving the healthcare crisis unresolved.
With both parties divided on healthcare and spending priorities, and Trump lac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to address rising premiums and high deductibles, a resolution in the December vote seems unlikely.
If no compromise is accepted by the time Government funding expires on January 30, another shutdown is almost inevitable.
Impact of Australian Jobs Reports and U.S. Shutdown End on the Aussie
.jpg)
数据截至日期:2025年11月11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RBA)货币政策委员会于2025年11月4日召开会议,决定维持现金利率目标在3.60%不变。这是该行在2025年前三季度连续三次降息共75个基点后,首次维持利率不变。
决策背景与官方表态
根据RBA于2025年11月4日发布的官方媒体声明(Media Release 2025-31),本次决定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全体成员一致通过。RBA主席Michele Bullock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近数据表明经济中可能存在一些通胀压力,且早期降息的全部效果尚未显现"。

Bullock明确指出,委员会在本次会议上"没有考虑降息",仅讨论维持现金利率不变及未来策略。她强调:"我们认为目前处于正确的位置,可以根据风险的出现作出响应。通胀数据显著高于预期澳大利亚统计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B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季度修正平均通胀(trimmed mean inflation)季度增长1.0%,年度增长3.0%,较6月季度的2.7%明显上升。这一数据"远高于8月《货币政策声明》中的预期"。

Bullock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明:"我们判断9月季度基础通胀增长中的部分是由临时性因素驱动的"。她提到旅行成本、市政税费和燃料等临时性因素,但同时指出:"我们也从更强劲的价格上涨中获取信号,这可能表明经济中存在比之前认为的更多通胀压力。特别是新住宅成本和市场服务的涨幅都超过预期,这些组成部分的通胀往往更具持续性。"根据11月《货币政策声明》中的中心预测(基于2026年再降息一次的技术假设),基础通胀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升至3%以上,然后在2027年稳定在2.6%。Bullock特别强调:"委员会非常明确地将2.5%作为目标。略低于3%对委员会而言是不够的。"劳动力市场出现分化信号ABS数据显示,失业率从2025年8月的4.3%上升至9月的4.5%。就业增长放缓的幅度"略高于预期"。

然而,Bullock指出多项前瞻性指标仍显示劳动力市场存在紧张:"职位空缺仍然相当高,辞职率已经反弹,NAB调查等商业调查以及我们的联络渠道都显示企业仍然认为情况略微偏紧。"她表示,失业率预测是基于这些前瞻性指标,显示"劳动力市场比你仅仅看到数字从4.3跳到4.5所认为的更加稳定"。关于月度数据波动性,Bullock承认:"我们确实从4.5%这一数字中获取了一些信息,但我们知道月度数字具有波动性。"市场对12月会议降息的预期概率

数据来源: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RBA利率追踪器根据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RBA利率追踪器公布的数据,截至澳大利亚东部夏令时2025年11月11日,ASX 30天银行间现金利率期货2025年12月合约交易价格为96.425。这意味着市场对12月会议降息至3.35%的预期概率仅为14%。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市场对降息的预期从10月下旬开始急剧下降。10月29日降息预期概率还有28%,到11月4日降息概率已降至11%,随后略微回升至14%左右。经济增长与金融条件评估Bullock指出,消费数据显示"6月季度私人需求的回升正在持续"。住房市场继续走强,"这是近期降息正在产生效果的迹象"。房价正在上涨,住宅建设成本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疲软增长后也开始再次上升。信贷"对家庭和企业都容易获得"。关于货币政策立场,Bullock承认金融条件存在"混合信号":"信用利差和股票市场等因素表明情况略微宽松,而其他因素如人们将可支配收入投入抵押贷款的金额,以及信贷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则表明情况略微紧缩。"她表示:"我们仍然判断我们略微处于紧缩一侧...我们越接近中性,就越难以判断。"RBA副主席Hauser的"产能约束"警示RBA副主席Andrew Hauser于2025年11月10日在UBS澳洲会议上发表题为"Off to the races"的演讲,提供了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深入分析。Hauser指出,本轮经济复苏在开始时的产能利用率创下40年来最高纪录:"我们的中心估计表明,在去年GDP增长开始回升时,需求略高于潜在产出——这是自至少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经济复苏时最紧张的经济背景。"他描述了三种可能的情景:情景A:"仍有追赶空间?" — 认为经济仍有更多产能空间,可能需要进一步放松政策。情景B:"困在栏杆边?" — 认为经济可能被自身产能约束所困,进一步放松政策的空间很小。Hauser指出:"金融条件可能不再具有限制性:信用利差和股票风险溢价处于或接近历史低点;银行正在竞相向企业和家庭放贷;现金利率低于一些最重视世界长期市场利率的中性估计值。"

情景C:"起跑!" — 需要通过时间和投资来扩大生产能力。Hauser在演讲中描述了澳大利亚的经济特征:"世界领先的大学和人力资本。亚太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庞大的国内储蓄池——根据瑞银集团的数据,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排名世界第二,养老金体系规模全球第四(未来将排第二)。"全球经济影响评估较为有限Hauser在演讲中指出,过去一年全球经济的韧性超出预期:"美国关税迄今为止证明规模较小、范围较窄;有限的报复、广泛的贸易重新路由和定向政策刺激(包括在中国)已经抑制,或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抵消了关税对全球增长的拖累。大宗商品价格和金融市场普遍保持稳定。对澳大利亚消费者和商业信心的全球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影响迄今未能实现。"11月《货币政策声明》评估,全球贸易发展预计对澳大利亚将产生"轻微通缩"影响。即将公布的会议纪要根据RBA时间表,2025年11月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纪要将于2025年11月18日(下周二)上午11:30(澳东夏令时)公布。下次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定于2025年12月8-9日举行。Bullock表示,委员会将在12月会议前获得更多信息:"我们将有国民账户、劳动力市场数据、首个月度CPI,所以会有更多信息。我要说的是我们已经有了三次降息。我知道抵押贷款持有人希望有更多降息,但确保我们控制住通胀也很重要,因为这最终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
月度CPI数据即将启动

ABS已宣布,从2025年11月底开始,将每月发布完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替代此前的月度CPI指标。Bullock提到:"我们将从下个月开始获得月度CPI。它会有波动性,会存在一些季节性问题,但它将是我们从现在开始每月都有的一些信息。"RBA关于未来决策的表态:数据依赖与双向风险当被问及是否仍有宽松倾向时,Bullock明确表示:"我不提供前瞻性指引。"她重申:"如果你按面值理解预测...委员会正在非常仔细地观察。我们认为我们非常接近中性。我们可能略微偏紧,也可能不是。所以可能会有轻微降息,也可能没有,委员会将逐次会议进行,并使用数据来指导前景...我们没有偏向。"Bullock强调委员会对两个方向的风险都保持警觉:"如果风险最终是下行风险,正如一些人在就业方面所暗示的,我们能够做出响应。同样,如果风险是上行的,我们也能够做出响应。"当被问及利率是否可能上调时,Bullock回答:"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但补充说:"我们在本次会议上没有考虑加息。"相关官方文件和详细数据请参考:
-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官方网站:https://www.rba.gov.au
-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货币政策决定:https://www.rba.gov.au/monetary-policy/int-rate-decisions/
- 澳大利亚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s://www.abs.gov.au
-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行长讲话(2025年11月4日):https://www.rba.gov.au/speeches/2025/mc-gov-2025-11-04.html
-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副行长讲话(2025年11月10日):https://www.rba.gov.au/speeches/2025/sp-dg-2025-11-10.html
-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媒体公告(2025-31号):https://www.rba.gov.au/media-releases/2025/mr-25-31.html
-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 RBA 利率追踪器:https://www.asx.com.au/markets/trade-our-derivatives-market/futures-market/rba-rate-tracker
-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日程与活动日历(2025年11月):https://www.rba.gov.au/schedules-events/calendar.html#november2025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为一般性建议(General Advice),未考虑任何个人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定需求,不构成任何形式的个人财务建议(Personal Advice)、投资建议、税务建议、法律建议或任何金融产品推荐等。本文陈述的所有信息均基于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等公开渠道已发布的历史数据和官方声明,不包含任何对未来市场走向、经济表现、投资回报或政策变化的预测、预判或前瞻性陈述,过往表现和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结果。所有投资均涉及风险,包括可能损失全部本金,外汇、差价合约(CFD)、衍生品等杠杆类产品具有高风险特性,可能导致快速且重大的损失,据统计大部分散户投资者账户在交易CFD时出现亏损,市场价格可能因各种因素剧烈波动。本文引用的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虽已尽力确保准确性,但不对信息的完全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适用性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信息可能存在延迟、需要更正,或因市场和政策环境快速变化而不再适用于当前情况。在做出任何投资或财务决策前,您应当仔细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适当性评估以确保相关产品或策略符合您的需求,并咨询持有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牌照(AFSL)的财务顾问、税务专业人士或法律顾问,同时了解并遵守您所在司法管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本文提及的任何第三方机构、产品或服务不构成推荐或认可,相关商标、名称归其合法所有者。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作者及相关方对因使用、依赖或无法使用本文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特殊或后果性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Edward Yang | GO Markets 悉尼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