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News & Insights
Market News & Insights

日本央行政策展望:通胀放缓与政策维稳之间的平衡术

Kara Yang
31/10/2025
0 min read
Share this post
Copy URL
日本通胀走势:核心与服务通胀放缓迹象

最新数据显示,日本核心CPI涨幅正逐步放缓。2025年9月核心CPI(除生鲜食品)同比上涨2.9%,略高于央行2%的目标,但涨幅仅比8月的2.7%略有扩大。反映更基础价格走势的核心核心通胀(剔除生鲜和能源)同比上涨2.4%,已连续第二个月放缓(8月为2.5%)。物价结构上,“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缓解:虽然能源价格在9月再度上涨,食品(除生鲜)价格仍大幅攀升,但服务业价格涨幅相对温和,远低于商品价格的涨幅。这表明企业仅在逐步地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服务通胀仍温和。

整体而言,日本通胀水平虽仍高于目标,但已呈现一定放缓态势。日本央行预期未来通胀将进一步走低:其预测2025财年核心通胀可能降至目标以下。通胀的这一降温趋势,为央行维持政策宽松提供了空间,但也考验着其退出宽松的时机拿捏。

利率政策与YCC操作:宽松基调下的渐进调整

日本央行在过去一年开始谨慎迈出政策正常化步伐。2024年3月,央行近十多年来首次加息,结束了持续多年的负利率政策(NIR)和长期实施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框架。截至目前,央行将短期政策利率提升至0.5%(2025年1月调整)。同时,针对长期利率的YCC也逐步放松:央行已不再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设定严格上限,此前设定的0%目标收益率和1%的参考上限已转为弹性区间。

尽管名义上退出了YCC,央行仍每月购入约6万亿日元国债,与过去购债规模大致相当,并表示若长期利率波动过快可随时加码购买。这意味着央行在实质上保留了调控长端利率的工具,以避免利率快速上行冲击市场。除此之外,央行也停止了ETF和REIT的新购入,并计划逐步缩减公司债持仓,表明非常规宽松措施正有序退出。

不过总体来看,日本货币政策相较欧美仍属高度宽松:即便经过多次微调,目前政策利率仅0.5%,实际利率仍为负值,央行也反复强调将“维持宽松的金融环境一段时间”。在通胀中期展望尚未稳稳达到2%且外部风险犹存的情况下,央行在政策正常化上保持耐心,倾向于渐进而谨慎的调整步伐,以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关注经济基本面:工资、消费与出口的权衡

日本央行政策立场的重点日益转向国内基本面,尤其是工资和消费。在央行看来,实现持续且稳定的2%通胀需要内需拉动:这包括企业提高薪资、居民增加消费。近一年日本工资增速可谓近几十年未见。2024年春季“大幅度”加薪潮使合同工资涨幅创下33年来最高纪录,企业夏季奖金也因利润丰厚而上升。央行官员预计,劳动力短缺背景下工资有望继续稳步上行。

不断增长的薪资使居民收入改善,支撑了家庭消费,即使食品等必需品涨价导致部分消费更趋节俭,整体私人消费依然表现出韧性。这对央行而言是积极信号:服务价格只有在工资推动下稳步上涨,2%通胀目标才能可持续地实现。因此,植根于内需的工资-物价螺旋形成是央行判断退出宽松的关键前提。正如植田和男行长所言,在看到由国内需求和工资增长驱动的持续通胀前,央行不会贸然加息收紧。

与此同时,央行也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对基本面的拖累。出口方面,今年以来日本对美出口受新贸易关税影响一度前置激增后回落,总体趋势趋于平淡。海外经济放缓和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削弱日本企业盈利并影响其提薪意愿。植田行长警告称,如果海外经济和贸易政策前景高度不确定,企业或将更加着眼削减成本,减少涨价利润用于提高工资的努力。这意味着外需走弱可能中断国内“盈利–工资–消费”良性循环。

目前来看,日本企业整体利润仍维持高位(部分受惠于此前日元贬值和提价),为应对关税冲击提供了一定缓冲。不过央行在政策上依然小心翼翼:在美国关税冲击全面显现前,尽量避免过快加息,以防止外部逆风危及日本来之不易的经济复苏和物价上行势头。因此,在工资与消费的内生动力和出口与海外风险之间取得平衡,成为日本央行政策制定中的微妙课题。

政策节奏对比:日本与美联储、欧洲央行分化

同其他主要央行相比,日本央行的政策正常化节奏明显滞后,当前所处周期亦截然不同。美联储早在2022-2023年就大幅加息至5%以上,应对高通胀;而进入2024-2025年,美国通胀回落,经济增长放缓,美联储已转向降息周期。今年以来美联储多次下调政策利率。就在近日的决策中,美联储再次降息(尽管投票存在分歧),鲍威尔主席亦指出决策者对未来利率路径存在“明显不同看法”。这表明美联储已处于观察经济放缓影响、酝酿进一步宽松的阶段。

欧洲央行方面,经历2022-2023年的连续加息后,欧元区通胀率现已基本回落到2%目标附近,经济增长温和。ECB自2024年中起陆续降息合计200个基点至2.0%,并已连续第三次会议按兵不动,享受着“低通胀+稳增长”的难得窗口期。当前欧央行对政策调整不急不躁,甚至表示若非经济明显恶化,不会轻易再次降息。

相比之下,日本央行直到2024年才结束负利率并开始小幅加息,当前0.5%的政策利率远低于美欧主要央行。此外,日本通胀虽高于目标但总体可控,并无欧美前两年那样的通胀飙升压力。这使得日本央行选择了与美联储、ECB截然不同的节奏:在美欧进入降息观望期之际,日本才刚刚启动温和加息进程。这一错位的政策周期造成日美、日欧利差此前大幅扩大,而展望未来,则可能逐渐收敛。

值得注意的是,各央行政策取向的反差对汇率和资本流动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巅峰时,日美利差刷新数十年高位,资金涌向美元资产,而日元因利率长期趋近零而沦为套息交易的融资货币。如今随着美联储和ECB先后转鸽、日本央行慢慢转鹰,这种分化正开始收敛。尤其是欧洲央行目前已达到“通胀在目标、政策中性”的理想状态,而日本央行仍在追赶正常化步伐,两者在政策空间上反而比前两年更为相似。这种变化意味着全球利率版图正出现新的组合,投资者需重新评估不同市场的相对吸引力和风险。

市场解读:对美元/日元走势、资本流向与套利交易的影响

政策前景的变化直接反映到外汇和资金流动上。过去一年,美元/日元一度攀升逼近150大关,背后正是美日利差扩大的推动。然而,中期展望下这种趋势可能逐步扭转。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而日本央行酝酿继续加息,息差走廊正在改变。前日本央行审议委员樱井真预测,在2025年底前日本央行还可能再加息4次,至2028年前将政策利率升至约1.5%;他指出“随着美联储降息而日银加息,日元对美元走强是自然而然的趋势”,预期未来几年日元将重回升值轨道。高盛亦持类似长期观点,认为随着日本逐步退出超宽松,未来十年日元有潜力朝100日元兑1美元的强势水平迈进。这些观点表明,国际投行普遍预计日美货币政策差异的缩小将利好日元中长期表现。

日元相关资产年度走势

日元相关资产年度走势

图1:美元/日元汇率与FXY(日元ETF)近一年走势对比。上图显示USD/JPY汇率在2024年末至2025年初触及157以上高位,随后在2025年4-5月回落至141附近,近期再度走强至152.82。下图显示FXY价格走势与USD/JPY呈镜像关系,当前价格为60.20美元,接近年内低点。

短期内市场仍需权衡日本央行行动的节奏快慢。如果央行继续维稳慢行,仅象征性、小幅度地加息,日元利率优势提升有限,套息交易的吸引力依然存在。SMBC日元策略师指出,在日本央行与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政府的政策协调下,若央行延续渐进加息步调,外汇市场可能会看到日元持续承压走弱的局面。也就是说,温和的加息不足以显著扭转利差交易,投资者仍可能借入低息日元资金去配置海外高息资产,资本外流和日元贬值压力短期内难消。相反,如果日本央行意外提前或更大幅度加息,则可能引发市场预期骤变——套息交易平仓将推动日元迅速走高,正如过去政策“意外”时汇市的剧烈波动所证明的那样。

日元资产统计分析

日元资产统计分析

图2:日元资产统计分析。左上图显示USD/JPY汇率分布集中在147-150和152-155两个区间,当前汇率152.82高于年度平均值149.39。右上图显示FXY价格分布集中在61-63美元区间,当前价格60.20低于平均值61.77。左下图显示近6个月USD/JPY上涨6.24%,FXY下跌4.88%。右下表格列出关键统计数据,包括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和标准差。

整体来看,市场当前对美元/日元中期走势的主流解读是“先贬后升”。眼下日元仍处于弱势区间,但明年起利差拐点可能出现:美日利率差若明显收窄,压在日元上的套利交易将逐步松动,中长期资金有望回流日本资产。例如,前述樱井前审议员认为美国政府奉行“弱势美元”政策、日本则加息在望,日元走强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不少机构预计未来半年美元/日元可能筑顶回落。不过,在这一转折到来前,市场参与者仍将密切关注日本央行每一次政策会议的措辞变化和经济数据表现,以研判日银何时会加快行动步伐。

日元资产近期走势

日元资产近期走势

图3:日元资产近期走势(最近3个月)。双轴图清晰展示了USD/JPY(蓝线,左轴)与FXY(紫线,右轴)的反向关系。8月至9月初USD/JPY在147-149区间波动,9月中旬出现剧烈波动后,10月持续走强至153以上。FXY则从62.5美元高点持续下跌至60.20美元,创近期新低。

投行及机构观点:政策前景与日元走势预测

面对通胀放缓与政策转向的微妙形势,各大投行和国际机构也纷纷给出研判:

汇丰银行(HSBC):认为日本央行正“小步试探”进入加息周期。在通胀高于目标且经济表现稳健的背景下,进一步加息只是时间问题。“何时而非是否加息”成为焦点,该行预计日本央行可能比市场预期更早行动。

路透调查共识: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会在近期启动新一轮加息。路透社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预测日银将在2025年10月或12月加息25个基点,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最晚不超过2026年一季度会将政策利率提高到0.75%。这反映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在通胀高于目标的情况下于今明两季度内落实加息落地。

前央行官员:前日本央行审议委员桜井真的预测颇具代表性。他判断在现任行长植田任期内(至2028年),日本至少还有四次加息,总计把利率提至约1.5%。他预计下一次加息大概率在2025年年底前落地(10月或12月),随后2026财年可能再有两次加息。他同时强调,美国财政及货币政策动向对日银形成压力:美国政府近期倾向弱势美元、美财长曾批评日银“落后形势”,这都促使日银需更稳步地提高利率,以避免日元过度疲软。桜井据此判断未来几年日元对美元将进入趋势性升值阶段。

三井住友银行(SMBC):该行首席外汇策略师铃木宏二指出,日本央行与新政府在政策基调上的一致性意味着短期内超宽松立场难有剧变。在这种情况下,日元汇率仍将面临下行压力。他预计如果央行保持渐进而温和的加息步伐,今年12月才会再次加息0.25%,这种节奏下利差收敛缓慢,日元可能延续弱势到年底。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着眼更长远,高盛策略师认为日元正处于“缓慢但强劲的转折点”。他们预计,随着日本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未来十年日元对美元有潜力回升至接近100的水平。这一预测意味着,日元可能迎来数十年来罕见的长期升值周期,扭转过去十多年缓慢贬值的格局。不过,高盛也强调这是渐进过程,中短期内利差仍主导汇率,因此日元的强势回归需要央行持续收紧和时间累积。

结论

综上所述,日本央行在通胀放缓与政策维稳之间正寻求微妙平衡。专业机构普遍预计央行将谨慎退出宽松,近期内小幅加息是大概率事件。同时,对于汇率和市场影响,意见出现分歧:短线日元或仍承压,但中长期随着日本利率上升、海外宽松,日元有望重拾升势。

面对内外部不确定性,日本央行的政策微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一年市场走向——既要防止过早收紧扼杀来之不易的通胀动力,又要避免行动过慢导致日元过度贬值和金融失衡。专业交易者需密切关注日本经济基本面和央行沟通,从中捕捉这场“平衡术”中的潜在机遇和风险。

从市场数据来看,当前USD/JPY汇率为152.82,接近年内高位,日元处于相对弱势。FXY(日元ETF)价格为60.20美元,同样接近年内低点。近6个月USD/JPY上涨6.24%,FXY下跌4.88%,反映了日元的持续贬值压力。然而,随着日本央行政策正常化的推进和全球利率环境的变化,中长期日元具有升值潜力,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信号和经济数据的演变。

数据来源

宏观经济数据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官方数据,经路透社、彭博社交叉验证

市场数据(图表)
Yahoo Finance API | 时间范围:2024.10.30 - 2025.10.30 - FXY:250个交易日 | 当前 $60.20 | 区间 $58.31-$65.52 - USD/JPY:262个交易日 | 当前 152.82 | 区间 140.88-158.24

机构观点
汇丰银行、高盛集团、三井住友银行、路透社调查、前日本央行审议委员桜井真

Related Articles

Recen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