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心
学习中心

市场资讯及洞察

中央银行
网传的澳洲11月要降息?99%不可能

热门话题

我们知道随着美国,欧洲,甚至新西兰的相继降息,市场和投资者包括房贷用户们对于澳洲什么时候也一起降息非常敏感。而伴随着联邦政府从第三季度每个月75澳元的电费补贴,以及部分州政府自己的补贴,使得即将在10月底公布的澳洲第三季度通胀数据肯定将会非常低。而且大概率可能会低于3%的关键范围内。然后,这几天各大英文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就开始发表文章,说什么一旦通胀指标低于3%,就意味着达到了央行之前设定的要求,所以这些媒体认为,澳洲央行很有可能会在年底之前开始第一次降息。

虽然说这些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个人认为澳洲在今年年底之前降息,99%不可能。原因很简单:1. 央行女行长已经多次明确说到,今年圣诞节之前澳洲降息基本没戏。如果再次违约,那就面临和之前上一任罗行长一样的公信力丧失。同时民众和市场对于澳洲央行以后发言的可信度也将严重打折。如果真的这样,那澳洲央行赖以支撑的预期管理方法,将难以继续。2. 澳洲目前的通货膨胀依然太高。虽然现在各级政府的能源补贴帮助降低了“纸面”上的通胀数据,但是我们都知道,一旦补贴结束,电费煤气费还是原来那个价格。而另一个关键的房租因素,虽然从明年开始留学生的数量将会削减和限制,但是这是明年以后,现在住着的留学生不会马上离开。本篇完。但是为了凑字数,也为了让观点更有说服力,我还得多写一点。除去刚才说的央行行长的信誉度很重要以外,我们都知道,澳洲央行在衡量要不要降息时,主要看三个数据:1.通胀数据2.就业数据3.经济数据而在这三大数据里,其中前两个数据,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达到目标值的。对于通胀数据而言,目前联邦政府的做法是,短期用能源补贴,长期减学生来降低房租。这两个办法一个属于作弊,一个则是杀鸡取卵毁消费。而在关键的就业数据里,表面上,我们看到失业率一直维持比较低。

但是实际上,在过去2年里新增的岗位中,有一半属于Public sector,也就是政府相关岗位。换句话说,从政府公务员,到政府看大门的保安和保洁,只要劳动合约是和政府之间或间接签署的,都被归纳在Public sector。而这些职位,在我看来,也属于作弊的嫌疑。换句话说,其实不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澳洲,如果真的想要控制通胀,或者失业率,不需要修改统计数据,还有1000种办法可以合理,合法的影响数据。然后我们来听一些实话:澳洲新任副行长,从英国央行挖来的副行长,前几天在悉尼参加了一个会议,公开发言说到:澳洲目前的通胀依然很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目前依然不能降息的最大原因。副行长还说,目前市场对于年底之前澳洲有可能降息的预期,是基于了国际市场(都已经开始降息),但是并没有完整的考虑本地市场的情况。

副行长明确说到,只要澳洲央行觉得澳洲的实际通胀没有真正被压下去,那就不会降息。并且补充到,即便明年通胀逐步下降,澳洲也会谨慎而有序的降息。其延申意义就是:你别指望我们和美国一样50点50点的降。总结一下:其实很多时候,那些英文媒体的财经专栏作家并不傻,也不笨,你想啊,连我都知道的大概率的事情,他们会不知道?他们混了财金媒体圈几十年,早就是老狐狸了,那为啥还会写这些明知道不可能发生的事?你说呢?还不是为了点击率和流量?还不是为了可怜的KPI?还不是为了最后反衬出央行行长顶着媒体舆论压力,坚持自己观点的形象?所以,咱们看事情要看透,不要too young too simple,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有时候别人说什么,并不意味他们真正是这么想的。澳洲今年年底之前降息?虽然不敢说绝无可能,也至少是99%不可能。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Mike Huang
October 21, 2024
每日财经快讯
本周股指展望

热门话题

周五美盘继续小幅上涨,财报稳定助力,道指标普继续新高,纳指逼近前高,罗素2000小幅收跌,美股的问题依然是板块结构性问题,投资者依然对小盘成长股缺乏炒作热情。今天澳指表现不会太强势,金融板块可能出现回调,能源指数也表现不强,原材料板块继续强势,整体上澳股今天股指波动不会太明显。

核能铀矿继续大涨,美铀部分龙头股已经冲上新高,跟澳铀现价差距较大,主要原因也是有无业绩作为支撑。国际铀价并未继续上冲,由此可见美铀的大涨因美国本土对核能重点关注引起,再投资核能铀矿时更应以美股为核心,澳洲至今未取消铀开采禁令,未来发展空间极大,但目前整体走势依然无法和美国相匹配。

本周A股有望迎来回调后首个上涨周,政策扶持将帮助A股震荡上涨,储能及锂电池技术等澳美联动板块会受到一定助推。本周没有重大金融消息左右澳美市场,美国经济状况褐皮书预计会肯定美国经济现状。本周影响股市的主要因素就是美国进入财报密集发布期,特斯拉等巨头本周财报将直接左右股指能否继续上冲。

美元如期开始小幅回落,金价继续创下新高,预计的美元回落波段将持续到11月,由此澳美0.67以下的多单布局开始显示出效果。恐慌期货小幅走低,原油继续保持弱势,美油依然被压制在70美元以下,目前依然没有到波段反转时机。外汇方面围绕美元回落对相关美系货币对布局试探单是不错的选择,美元人民币早盘保持稳定,但短期上涨将较为乏力。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Xavier Zhang | GO Markets 高级分析师

Xavier Zhang
October 21, 2024
每日财经快讯
期待落空:马斯克的机器人和无人驾驶车为何不及预期?

热门话题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近期备受瞩目的特斯拉举行的“We,Robot”的发布会,马斯克隆重推出了他的无人驾驶Cybercab、Robovan以及升级版Optimus机器人。尽管这场发布会声势浩大,甚至从几周前就开始预热,但发布会结束后的走势并不如前期反响来的强烈。

首先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上周四发布会结束后,隔夜美股暴跌,一度跌超10%,而自发布会日起到本周四,跌幅仍然将近10%没有回升。而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认为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投资者们对特斯拉的预期过高,而这次发布会表现出来的成果十分令人失望。首当其冲的是Robotaxi的原型车Cybercab的首次亮相,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演示,并无法体现出有关特斯拉全自动驾驶系统(FSD)的最新进展信息。并且马斯克早在2015年就表示特斯拉将在未来几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可时至今日,我们可能依旧要等到最早明年才能在美国部分地区见证特斯拉无人驾驶的真正实行。这一计划的推迟也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并且参加了本次发布会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也指出,另一个备受瞩目的Optimus机器人也表现平平,做到的所谓倒酒跳舞等行为依旧没有脱离人类的远程操作和实时检测,这并没有与市场上之前的机器人做出明显区分或者表现出明显的进步,而特斯拉这一未能达到市场预期的行为也使得华尔街和众多投资人十分失望。而有意思的是,由于特斯拉的自动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计划表现远远低于市场预期,发布会后的周五开盘后,Uber盘中一度涨超10.5%创历史新高,Lyft一度涨超11.3%。尽管这一现象可能是来源于投资者一时将对于特斯拉的期望转移了目标,Uber这周的股价又进行了下调,而Lyft也没有继续上周的涨势,但华尔街的众多分析师们依然认为特斯拉未来也无法大规模占领网约车的市场份额,选择与Uber合作还是特斯拉最好的选择。尽管特斯拉表示自己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其近期的财务表现仍受到供应链问题的影响。第三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略低于市场预期,尽管43.56万辆的交付量展现了其全球市场的强大需求,但供应链瓶颈和生产成本上涨也使得公司利润受到压缩。

特斯拉的财务压力主要来自于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物流成本的增加。马斯克在发布会上承认,虽然公司正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但这些供应链问题将在短期内继续影响特斯拉的财务表现。市场分析师指出,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在当前环境下受到挤压,尤其是在公司不断投入巨资开发新技术的情况下。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在不断加剧。传统汽车制造商和新兴电动车品牌纷纷推出了更具竞争力的车型,特斯拉面临的市场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特斯拉面临比亚迪、小鹏汽车等本土品牌的强劲竞争,这些品牌凭借价格优势和本地化策略,逐步侵蚀特斯拉的市场份额。为了保持竞争力,特斯拉多次下调部分车型的售价。虽然这种策略帮助其维持了市场份额,但也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价格战的持续将迫使特斯拉在利润率与市场份额之间做出艰难的权衡,特别是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这一抉择显得尤为重要。马斯克和特斯拉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全球电动汽车和能源市场的变革。然而,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特斯拉也必须面对供应链、市场竞争和财务压力等多方面挑战。在未来几年,特斯拉能否在保持创新领先的同时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将决定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无论如何,特斯拉已经展示出通过技术创新改变行业的巨大潜力,而这也使其成为未来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Yoyo Ma | GO Markets 墨尔本中文部

Yoyo Ma
October 18, 2024
每日财经快讯
半导体逻辑切换进行时,从阿斯麦看行业走向

热门话题

阿斯麦(ASML) Q3财报由于“技术原因”提前发布,业绩虽新高,但在手订单腰斩导致了周三股价闪崩16.26%,英伟达、台积电、美光、英特尔、AMD各股跟跌,连带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37%,费城半导体指数(SOX)下跌5.28%。财报显示,阿斯麦三季度销售额环比增长20%,毛利率为50.8%,净利润20.8亿欧元,全部超预期。但是导致股价下跌的主要数据是在手订单,三季度订单额仅为26.3亿欧元,不及预期54亿欧元订单额的一半,并且2025年总净销售额指引下调到300亿-350亿欧元(之前指引为300-400亿欧元),这代表未来拉货放缓,预期不佳。

另外,8月底美国施压荷兰政府收紧对中国半导体出口后,销售下滑其实也是预料之内,毕竟2024年Q1和Q2中国大陆市场分别占阿斯麦总销售的47%和49%,而到2025年预计只有大约20%的贡献率了。除了中国订单预期会大幅减少,全球对光刻机的需求也进入了疲软阶段,随着供应链日渐缓和,疫情期间囤积的产能逐渐释放,三星、英特尔等制造商们放缓了订单,直到工厂重新需要更多产能。ASML自己也表示“尽管人工智能相关的芯片需求确实激增,但半导体市场的其他部分比预期更为疲弱,导致逻辑芯片制造商推迟订单,而内存芯片制造商只计划‘有限地’新增产能”。大摩发出警示,半导体行业将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周期见顶,当前行业正在从乐观情绪阶段(Optimism)过渡到狂热阶段(Euphoria),这是典型的晚周期现象,市场可能将进入回调,市场风险溢价也将被压缩。半导体行业的供需平衡大约每两年达到一次,但这种平衡的持续时间通常很短,而根据库存、产能、资本支出等各项指标显示,当前半导体行业供需已接近平衡,并可能将在2025年达到平衡。回顾过去十个周期,在“悲观期”开始的前三个月,SOX跑赢S&P500 13%;在接下来的“怀疑期”中,超额收益进一步扩大到32%;而在“乐观期”中,超额收益高达到76%。然而,一旦进入“狂热期”,SOX跑输大盘约13%。我们预计到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平均营收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增长,但是股价却不一定上涨,因为市场已经基于其周期性为放缓的增长速率定价,也就意味着行业估值(P/E)下降,好股票变得更便宜了。

所以,如何在周期性高峰中布局呢?第一,在周期性高峰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那些具备防御性特征的公司。这些公司通常具有强大的自由现金流和稳定的市场需求,能够更好地抵御市场波动。建议投资者配置那些质量较高的大型公司,这些公司在历史上也曾经成功应对了多次市场调整。例如,三星、台积电等公司,凭借其在半导体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能够在市场调整中保持相对的稳健。第二,尽管存在一定的周期性风险,但AI仍然是未来长期的结构性增长点。像英伟达这样具有“先进产能”的公司,本身在AI硬件领域占据重要位置,有望继续受益于AI加速器作用。因此,在进行投资组合调整时,建议将一部分资金配置到与AI相关的核心公司,这些公司很可能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另外列举一些代表先进产能的公司:1.GPU芯片生产商:台积电2.定制AI芯片:博通3.AI服务器组装商:戴尔4.AI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5.GPU加速器挑战者:AMD以上标的也基本是受阿斯麦“黑天鹅”事件影响较小的,我们再次强调,强者恒强,请聚焦核心。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Christine Li | GO Markets 墨尔本中文部

Xavier Zhang
October 17, 2024
每日财经快讯
降息周期下的懒人投资选择

热门话题

今天我们花几分钟给大家说一下,在未来6-18个月里,在欧美甚至澳洲自己也开始降息之后,咱们普通百姓的懒人投资选择。我们知道,咱们大部分投资者本身并不是从事金融或经济相关行业和工作的,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擅长和专长都不同,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之前投资可能有些亏损就觉得自己不行。其实我自己在没有亲自尝试之前也觉得例如刷油漆和换门之类的小活应该是易如反掌,结果在微信朋友圈其他朋友的“凡尔赛”之下,逼得自己亲自动手花了1整天时间,最后效果也是不尽人意,不得不坦然面对半成品。生活就是这样平等,给了你某一方面的技能,那必定会有另一个短板。要不然咱们的人生不就失去了历练和体验了意义了么。好了,不说鸡汤了。今天我分享一些本人过去的小经验。因为最近看到很多中文媒体和朋友圈里有些朋友在转发一些错误的信息,我不想更多人误导,因此特别说一下。

错误观点1. 澳洲经济不行了,所以赶紧要去投资债券。首先,澳洲经济的确是有些疲软,但是距离不行还差很远。更为关键的是,目前暂时的疲软,也是澳洲央行人为且坚持的,其目的就是通过牺牲短期经济和消费来快速压制物价,从而换来长期合适的通胀指数。如果不出意外,只要澳洲开始降息,那消费和经济活力将会很快恢复。而在未来的6-18个月,虽然不能说100%,但是也是99%澳洲会处于一个持续的降息周期里,而澳洲的国债,公司债,其给出的回报率都是根据澳洲央行的官方利息来作为锚定的,一般是央行的官方利息+(0.25-2.5%)不等,根据这个发债方的信用评级和违约概率来决定。所以,随着官方利率的下降,债券的投资回报率也随之下降。错误观点2:现在经济不好,买股票肯定亏钱,不如存银行。这句话里其实包含了三个观点:1.现在经济不好。2.因为经济不好,所以买股票肯定亏钱。3.与其这样,不如存银行定期。在这三个观点里,观点1基本不错,观点2几乎全错。观点3则因人而异。是不是说了和不说一样?好吧,我换个说法:别看现在失业率在慢慢上涨,别看现在经济似乎陷入停滞,但是股市依然在不断创新高。不论是美国还是澳洲,未来随着降息的持续开始,股市很有可能会因此而继续上行。保守点的说法就是:未来12个月里,股市上涨的概率要大于下跌的概率。错误观点3:股市里太难了,我们普通人买个公司万一破产倒闭怎么办?虽然在上市公司里再大的公司也不能100%排除倒闭的可能。但是对于新人或者不太熟悉股市的朋友来说,我个人通常会给他们推荐一些上市指数基金ETF,来分散风险,同时也几乎可以避免单个公司破产导致的问题。澳洲有大量针对不同国家的指数基金:美国,日本,中国,印度,还有一大批什么专攻一个板块的基金,比如黄金基金。对比我们把澳元换成其他国家货币,再高价去其他国家交易所买,普通人通过在澳交所里直接购买这类澳洲上市,但是投资标的物是海外国家指数的上市基金,就可以很好的规避换汇和汇率波动,以及单个公司倒闭等多个风险。

错误观点4:澳洲的养老金除了收钱啥也干不了大部分朋友可能会有一个误解,就是自己的养老金放着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养老金公司每年收费很多,回报还低,不知道怎么办。其实,在几年前澳洲的皇家委员会调查了银行和养老金的乱收费之后,现在已经好多了。我个人建议大家应该登陆一下自己的养老金公司的会员账号,先把用不到的鸡肋保险取消。外面有大批质优价廉的商业保险可以选。但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如果你自己有一定的投资概念,可以不用设立SMSF,自营养老金,也实现自己决定买什么股票,买多少钱。其办法就是使用某些养老金公司给与会员提供的自主交易选项。例如澳洲最大的养老金公司之一Australian super,就可以通过开通Members direct,缴纳一年2,300澳元的年费,就可以自由支配高达80%比例的养老金,投资澳洲前300公司里的任何一个。虽然你不能买那些几分钱的小公司,但是前300里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头部和优质上市企业,和刚才说到的指数基金。因此对于很多朋友们来说,通过控制自己80%的养老金,购买优质上市企业,还不用花几千成立SMSF,这个办法是不是很有性价比?提供这类自己选择买股票的养老金公司已经越来越多了,如果你的公司不提供,完全可以选择转去提供这类服务的公司。其实在澳洲,只要你不要追求绝对的高回报,花些时间,多和一些专业人士交流沟通,就可以得到很多你自己可能花几年都不一定知道的知识。我从2013年开始每周5天做广播直线连线到现在每周坚持写一篇财经类文章,已经坚持了11年了。每周坚持写一篇文章,其实也是逼着自己必须要去读新闻,看热点,了解最新的信息,知道大家在讨论什么。今天本来我想写一篇有关是否要进场追涨A50的文章,但是考虑到多方因素,还是决定写一个简单趣味,适合所有人阅读的小知识。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Mike Huang
October 15, 2024
地缘时事
朝韩危机,19国驻军韩国,朝鲜备战

热门话题

昨天,朝鲜摧毁了连接韩国和韩国的道路,该铁路和公路由韩国话费1.33亿美元修建,朝韩关系进一步紧张。韩国军方在边境附近发射了“报复性”警告射击,据说子弹穿过了军事分界线。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今年早些时候宣布韩国是其“主要敌人”,并在边境埋设了新地雷、设立了反坦克障碍,并部署了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上周,朝鲜表示将永久封锁其南部边境,以回应韩美联合军事演习以及美国核动力潜艇最近抵达韩国的事件。而目前这一局势继续升级,金正恩发表了全国讲话,怒斥韩国未完全独立,并派遣数十万军队整装待发。韩国也联合19国盟友驻军韩国,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

这一次的冲突起因,是韩国向朝鲜派遣了无人机,发送了传单。并被朝鲜发现无人机背后的实际黑手上韩国军方。事实上,双方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有一些有趣的小摩擦,比如用气球带着奇怪的东西丢到对方国家边境线等方式,那么这一次韩国究竟是发了什么传单,让80后的将军这么生气,不惜公开讲话,表达再发现一架无人机,直接开战的内容。传单的内容确实在挑战金正恩将军的内心,百达斐丽手表和迪奥要对这件事情负全责:传单把金将军出镜率最高的手表价格贴了出来,价值1500万韩元,以及250万韩元的羽绒服,并且写明了,这个手表和羽绒服,大概等于多少粮食,等于首尔普通人多久的工资。这就是非常诛心的行为,有动摇金将军在朝鲜人民心中形象的意图,并且朝鲜当局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来应对这次舆论,依旧是用传统的政治手段,封锁传单,并确定韩国的行为为敌对行为,谴责韩国将付出代价。

朝鲜局势有没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我认为是有的。若朝鲜继续进行核武或远程导弹试验,并且韩国与美国的军事合作进一步加深,局势可能会进一步升级。这种升级可能包括小规模的边境冲突,甚至局部军事对抗。朝鲜可能试图通过武力展示施压,迫使国际社会在制裁问题上做出让步。虽然当前局势紧张,但朝鲜历史上曾在施加军事压力后转向谈判。未来,如果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俄罗斯等朝鲜的盟友,能够施加一定影响,朝韩双方可能通过外交途径重新回到谈判桌。特别是在经济压力增加的情况下,朝鲜可能会寻求通过谈判获得经济援助或减轻制裁。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朝鲜可能会继续推进其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的发展,作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这将对半岛局势的稳定构成长期威胁,尤其是在国际社会的制裁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情况下,朝鲜的核威胁可能成为持续困扰东亚地区的焦点问题。朝韩局势的持续紧张将显著增加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进而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不利影响。此前我们提到,中国股市牛市开启,但是目前临近美国大选,中国A股无法在美国大选前继续抬头向上,后续上涨可能会乏力。而目前朝韩局势和台湾局势持续紧张,A股的政治风险加剧,上涨动能减弱。投资者对不确定性的担忧将导致避险情绪上升,可能导致资金从高风险市场流向安全资产,尤其是黄金、美元和瑞士法郎等避险资产的需求增加。股市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波动,特别是韩国和日本等受影响较大的国家股市,包括A股和港股。如果朝韩紧张局势升级,尤其是如果出现军事冲突,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韩国是全球半导体和电子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之一,朝鲜半岛的任何不稳定因素都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进而影响全球电子产业。随着全球企业在供应链方面越来越依赖亚洲国家,任何区域性的冲突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全球商品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大家可以关注美国科技股,目前美国股市继续创出历史新高,真的是每天进场,都是赚钱的机会。朝韩危机有可能导致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虽然朝鲜本身并非石油生产国,但其地理位置靠近中国、韩国和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任何战争风险都会对东北亚区域的原油需求产生影响。原油市场因其对全球经济的敏感性,容易受到地缘政治事件的冲击,因此我们可能会看到短期内原油价格的上涨。受朝韩局势影响,韩国的韩元(KRW)可能会承受贬值压力。随着市场对局势的担忧加剧,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撤出韩国市场,导致韩元汇率下跌。与此同时,美元可能会因避险需求而走强。中国的人民币(CNY)汇率则取决于中国政府对朝鲜问题的态度和政策,若中国加大对朝鲜的支持力度,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受到间接影响。

在长期内,若朝鲜持续进行核试验和军事挑衅,国际金融市场将不得不重新评估东亚的风险溢价。这意味着,投资者在评估韩国、日本等区域市场的投资机会时,会要求更高的回报率,以补偿地缘政治带来的额外风险。这将对这些国家的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抑制投资流入,并增加融资成本。全球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加大对避险资产的配置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例如,增加对黄金、美国国债、瑞士法郎等资产的持有比例。同时,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对冲因市场波动带来的潜在损失。为了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全球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的多元化。特别是在东亚市场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考虑将更多资金转向其他区域或行业,减少对朝韩局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避开中国沿海投资,目前受台湾局势影响,厦门房价领跌全国。中国的战略西部大转移,已经是真真切切的在发生了,铁矿石会继续利好,澳洲相应的股票股价还会有所提升。整体来说,朝韩问题在未来的走向仍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避险情绪上升、区域供应链风险增加以及大宗商品和汇率市场的波动。全球金融机构应当通过分散投资、加强风险对冲和密切关注地缘政治变化来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大家做好应对。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Jacky Wang | GO Markets 亚洲投研部主管

Jacky Wang
October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