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及洞察
.jpg)
在使用TradingView 的Pine Script编写策略或指标时,变量命名是代码规范与可读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个清晰、规范的命名不仅能让脚本结构更直观,也方便日后维护和优化。尤其是在复杂策略中,往往需要同时处理多组价格数据、信号条件与参数设置,若命名随意或重复,极易导致逻辑混乱或计算错误。良好的命名习惯应当遵循“见名知意”的原则,使变量名称能够准确反映其功能或含义。
本文将从变量命名的基本原则、常见命名方式及实用建议出发,探讨变量命名的重要规则。
1. 变量命名的基本格式:
[<declaration_mode>] [<type>] <identifier> = <expression> | <structure>
其中符号“|”表示“或”,方括号“[]”内的内容可有可无。
<declaration_mode> 表示变量的声明模式,可为 var、varip,或省略。
<type> 为可选的类型关键字,可带限定前缀。大多数情况下无需显式指定类型,详情可参考类型系统页面。
<identifier> 是变量名。
<expression> 可以是字面值、变量、表达式或函数调用。
<structure> 则可为 if、for、while 或 switch 等结构。
2.下划线在pine script的特殊含义
在声明变量时,可以使用单个下划线 _ 作为变量名。赋值给 _ 的内容无法被访问或引用。你可以在脚本的任意位置、任意次数地为 _ 赋值,即使当前作用域中已存在同名赋值也不会产生冲突。
这种写法常用于处理不需要使用的返回值,尤其是在函数返回元组时。例如,在编写布林带(Bollinger Bands)脚本时,如果只需要上轨和下轨而不关心中线,就可以用 _ 来忽略多余的返回值,使代码更简洁明了。
例如:
[_, bbUpper, bbLower] = ta.bb(close, 5, 4)
3. 变量重新赋值
在 Pine Script 中,变量重新赋值(variable reassignment)是通过 := 运算符 实现的。与普通的变量声明不同,重新赋值只能在变量已经被声明并且拥有初始值之后进行。也就是说,必须先使用 = 定义变量及其初始值,之后才能使用 := 对该变量进行更新或修改。变量重新赋值在脚本计算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需要根据条件动态更新变量值的情况下。例如,当某个变量在全局作用域(global scope)中被声明,而在函数、循环或条件语句等局部结构(local block)中需要为其赋予新的值时,就必须使用 := 进行重新赋值。
4. 变量声明的三种方式
在 Pine Script(TradingView 的脚本语言) 中,变量的声明方式决定了它在脚本执行过程中的“生命周期”和“持久性”。Pine Script 中主要存在三种变量命名方式:默认变量(on each bar)、var 持久变量,以及 varip 实时持久变量。三者在数据更新、跨K线传递及实时刷新时的行为各不相同,理解这些差异是编写稳定高效脚本的关键。
首先,默认变量(on each bar) 是 Pine Script 的标准声明方式。当你直接写出 x = close 这样的语句时,Pine Script 会在每根K线计算时重新执行这行代码,变量只在当前K线的作用范围内有效。当新的K线生成时,变量会被重新赋值并覆盖之前的结果。换句话说,它并不会“记住”上一根K线的状态。这种变量适合用于即时计算,比如均线、RSI、布林带等指标的数值处理,不需要保存历史信息。
其次,var 关键字用于声明“持久变量”(persistent variable),它只在脚本第一次加载时初始化一次,之后在每根K线计算中都会保留其上一次的值。也就是说,var 变量具有跨K线记忆的特性,非常适合用于需要累积或记录状态的逻辑。例如,可以使用 var count = 0 来建立一个计数器,每当满足条件时累加一次,而该值会在接下来的所有K线上继续保持,不会被重置。通过 var,脚本能够在不同K线之间传递数据,实现更加复杂的交易逻辑,如连续信号识别、状态标记、仓位控制等。
最后,varip(var intrabar persistent) 是一种更高级的变量形式。它与 var 类似,同样能在不同K线之间保留数据,但它还具备“实时K线内持久性”。也就是说,当当前K线尚未收盘、价格仍在变动时,Pine Script 会在每次实时刷新中多次执行脚本,而 varip 能够在同一根K线的多次计算中保留之前的值。相比之下,普通 var 在实时K线内每次更新时仍会重新计算,而不会累积。这使得 varip 在处理高频数据、逐tick逻辑或实时监测信号时尤为有用,比如在检测价格突破瞬间或计算实时成交量变化时,可以通过 varip 追踪K线形成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
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Michael Miao | GO Markets 悉尼中文部


热门话题最近特斯拉可谓是华尔街的扛把子,在本周一摩根斯坦利银行分析师的吹捧下,股价领衔各科技股狂飙10%,市值增加了5800亿人民币,托起了纳指100和标普500指数。炒作点就有点旧饭冷炒了,大摩认为特斯拉应该被视为一家AI科技公司。人工智能的概念今年4月份就开始热遍全球了,到了现在9月,还需要来旧事重提?据悉,特斯拉于今年7月开始生产超级计算机,用于训练自动驾驶汽车的AI模型。这台超级计算机名为Dojo,马斯克曾表示在2024年底前要投入10亿美金以上。

那位出报告的分析师Adam Jonas写道:“对Dojo研究的越多,我们就越意识到,特斯拉股票的价值可能被低估。我们相信Dojo可以代表市场对特斯拉认知的重大变化。“因此,大摩官宣特斯拉股票新目标价从250美元提高到400美元,鉴于Dojo理论上可以为公司带来高达5000亿美元的长期价值。话是没错,在这个电动车快速崛起的年代,特斯拉一直坚定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就像其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一样,自动驾驶未来很可能也是它对抗其他厂商的王牌。但是,隔着屏幕,还是不能不闻到华尔街要炒特斯拉的味道,太明显了不是。所以啊,美股要跌,特斯拉要完,都是人生的一些幻想吧。炒股还得看特斯拉,美股长期成交量第一名,妥妥的superstar,你说机构不拉它拉谁?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拉股票总归还是需要一些理由的。特斯拉(Tesla)的股票交易是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1.高度波动性:特斯拉股票的价格通常表现出较高的波动性,这意味着股价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波动。这种波动性可以提供较多的交易机会,但也伴随着较大的风险。2.交易量大:特斯拉是全球最具交易量的股票之一,每日成交量通常很高。这使得投资者能够在市场中容易地进出仓位,并且不太容易受到流动性限制。3.短期交易者:特斯拉股票通常吸引了大量的短期交易者和投机者,他们寻求从短期价格波动中获利。这可能导致股票价格更加波动,尤其是在公司新闻或事件的发布时。4.市值高:特斯拉的市值通常在全球范围内排名前列,因此它是许多投资者的首选投资对象。其市值也使得它成为各种指数和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5.情感投资:特斯拉股票的投资者通常对公司和其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怀有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因素可能导致投资者的情绪波动,从而影响股价。6.分析覆盖:特斯拉股票受到许多分析师和投资机构的广泛覆盖。这些分析师发布的研究报告和建议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7.全球性影响:特斯拉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其股价通常受到国际市场和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全球贸易、货币政策、国际竞争等因素都可能对特斯拉股票产生影响。8.盈利和估值:特斯拉的盈利能力一直备受关注,尽管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盈利,但其市盈率通常较高,这表示投资者对其未来增长前景寄予了高期望。9.行业影响:特斯拉是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者,其股价走势通常受到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影响。与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和可再生能源公司相关的新闻和事件可能会对特斯拉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总的来说,特斯拉股票的上述交易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投资选择,而且个人经验归纳其股价也常常在大盘不佳时也能逆势上行,是较为独树一帜的龙头优质股票。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Jack Lin | GO Markets 新锐分析师


热门话题昨日晚间,美国CPI数据重磅出炉,美国8月CPI同比涨幅从7月的3.2%反弹至3.7%,为连续第二个月同比增速反弹,超过预期的3.6%。

而联储更为关注的8月核心CPI同比增加 4.3%,预期 4.3%,前值 4.7%,符合预期。环比上涨0.3%,为6个月来的首次加速。数据显示,美国8月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较7月份上涨0.3%,为6个月来的首次加速上涨,其中汽油成本占8月份整体CPI涨幅的一半以上。

此前根据市场预期,整体CPI受到油价攀升、房价指数及工资增速较高将反弹,而核心CPI则应保持下降。因此整体数据来看,整体CPI超预期反弹且核心CPI月率不降反升。无论是美国物价指数还是核心通胀,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顽固,美联储后续或仍有理由加息。根据芝商所利率观察工具,因核心通胀如期下降,目前市场对于下周的九月联储会议不加息预期达成一致,达到97%。

而对于四季度联储会议,较为纠结的CPI数据公布后,市场对于12月加息预期略有上升。市场等待后续数据,若四季度核心通胀上升,大概率美联储将保持偏鹰,为加息留下窗口。

美元指数冲高后回落,年底大概率延续强势CPI数据公布后,1分钟美元迅速冲高回落。而美元日线图来看,近期美元指数上升趋势明显,支撑位看向104.40水平,站稳则看向105.00关口。整体看,短期内美元指数大概率在103.00到104.00之间区间震荡。反之如果其失守103.00,则表明美元疲软。

黄金价格承压 多空争夺通胀数据顽固,增强市场对美联储的年内加息预期,提振美元和美债收益率,金价承压。美国CPI数据公布后金价迅速走低后回升,多空双方争夺,显示出市场对于金价的纠结。目前日线图黄金已经跌破200日均线,下一个关键位置看向1900整数位,如果突破该位置空头占据强势,黄金恐遭受新一轮的打击。

英国经济疲软 若美元继续走强英镑承压除昨日美国CPI数据外,昨日英国方面公布的7月GDP数据不及预期,GDP年率0%,低于市场预期的0.4%。月度GDP数据进一步显示加息下经济受到负面冲击,GDP月率-0.5%,为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值。

叠加此前就业市场数据同样显示出经济不容乐观,英镑承压。GDP数据公布后,英镑对美元短线走低31.8点,最低达1 英镑1.24411美元。

日线图来看,英镑关键位置看向200日均线,目前英镑对美元在200日均线1.24428附近获得支撑。如果后续美元持续走强,将不利于英镑,若跌破200日均线则转而关注前低点1.2308。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Cecilia Chen | GO Markets 分析师

The bid-ask spread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est price a buyer is willing to pay for an asset (the bid) and the lowest price a seller is willing to accept to sell it (the ask or offer). This spread is a fundamental element of market liquidity and represents the transaction cost that traders need to consider when entering and exiting positions. For example, if there is a spread of 1 pip between buyers and sellers, this represented the cost of trade taken.
It is worth pointing out at this stage the much is made of the “spread” in comparison between the value that one broker may offer versus another. However, there are far more influential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success or otherwise of trading such as determining high probability entries,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and appropriate profit taking exits. This is particularly the case for retail investors who trade smaller contract sizes, as opposed to institutional traders, who often trade much larger sizes of trade ad so small differences in spread will have more impact.
Nevertheless, some understanding of the bid/ask spread, and how this may alter at various points during the trading day is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bid-ask spread Although there are more, we have focused on the top eight factors we think are of not only most influential but have trader relevance. Asset Liquidity: A highly liquid market usually has a smaller bid-ask spread.
When there are more market participants interested in trading a specific asset, there are more bids and asks available, which narrows the spread. In essence, the abundance of buyers and sellers in a liquid market reduc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uying and selling prices. Trading Volume: Similar to liquidity, higher trading volume often leads to a narrower spread.
Increased trading activity means more frequent transactions, which can reduce the spread. Active markets tend to have more competitive pricing due to the large number of transactions taking place. Asset Volatility: Increased volatility usually results in a wider spread.
When an asset's price exhibits rapid and unpredictable movements, market makers and traders face higher risk. To compensate for this risk, they set wider spreads. This is often observed when major economic data or news is released, causing abrupt market movements.
Market Hours: Spreads might be wider during market open and close due to uncertainty and reduced liquidity. This phenomenon is often seen toward the end of market hours and the beginning of new trading sessions. Additionally, some assets may have wider spreads when traded outside their primary market hours, such as futures contracts associated with indexes that are closed during specific times.
Asset Popularity: Well-known assets usually have tighter spreads compared to less popular instruments. For example, in the Forex market, currency pairs are categorised by liquidity. Major pairs like EUR/USD tend to have tighter spreads because they are highly popular among traders.
Exotic pairs, on the other hand, have wider spreads due to their lower trading activity e.g., US Dollar/Polish Zloty (USDPLN) Regulatory Environment: The level of regulation in a market can influence the spread. Forex markets, for instance, are less regulated compared to stock markets with centralized exchanges. This can lead to comparatively wider spreads in forex trading, as there is no central authority to standardize pricing.
Transaction Size: Large orders can impact the spread, making it wider, especially in less liquid markets. When a trader places a substantial order, it can temporarily disrupt the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in the market, causing a wider spread until the order is executed. Technological Factors: Faster trading systems and networks can lead to tighter spreads.
Advanced technology allows for more efficient matching of buyers and sellers, reducing the spread. High-frequency trading and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CNs) contribute to this efficiency by facilitating quicker trade executions. Other factors to consider with the bid-ask spread Slippage and Spread: A significant aspect to consider in trading is slippage, which refers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cted price of a trade and the actual price at which it is executed.
A wider spread, indicating a larger gap between the bid and ask prices,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slippage. This happens because, in volatile markets or with wider spreads, it becomes more challenging to execute trades at the precise desired price. Traders may experience slippage when their orders are filled at a different, often less favourable, price due to market fluctuations.
Therefore, traders should be acutely aware of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spread size on the likelihood and extent of slippage, especially when trading in fast-moving markets. Stop Placement and Spread: As spreads widen, it's crucial to consider their influence on stop-loss orders. Stop-loss orders are designed to limit potential losses by automatically triggering a trade closure when the asset's price reaches a specified level.
However, an increasingly wider spread introduc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spread alone could trigger the stop-loss order. This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when the stop level is set close to the current market price or price has moved towards the stop. Traders need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setting stop levels that provide adequate protection and avoiding premature triggering due to spread fluctuations.
Having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typical range of spreads for the assets they are trading can help traders make more informed decisions when placing stop orders to manage risk effectively. Alternative accounts and differing spreads Some brokers offer different types of platforms that may offer tighter than the spread associated with a standard account. Often, there is a small brokerage payable for such accounts and the trader must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option for them.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looking at different account types with different spread at GO Markets then drop our support team an email at [email protected] and we would be delighted to walk you through the options that are available to you. Summary Understanding the bid-ask spread is important for traders as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affect many aspects of trading including costs, strategy, risk management, and perhaps even market interpretation. Although there are significantly mor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your potential trading outcomes than the width of the spread, if treating your trading as a business, which arguably is the right approach to have, then knowing about such factors and their impact would seem prudent.


热门话题之前的中美贸易战轰轰烈烈,到了今天对中美双方究竟有没有影响呢?从美国进口份额可以看出来,中国对美出口额逐月下降,并且丢掉了第一大美国贸易伙伴的关系,被墨西哥赶超。在2022年,中美在2020年初签订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到期,但是,美国称,中国未能履行协议中的承诺,即当时承诺的,中国需要在2020年和2021年额外购买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和服务。中国需要在过去两年购买总共5024亿美元美国商品和服务,最终中国购买了2888亿美元,只完成了57%。甚至没有达到2017年的采购水平。其中,飞机及配件的贸易表现最差,仅完成协议中目标的18%。当然,这点也有原因,此前两起波音737Max坠机事故后,中国对该型号下达采购禁令,直到2020年末才解除。但禁令解除后也未见来自中国的新订单,大家怕出事情。所以,美国人一看,这不行啊,当年的签订的贸易协议,变成了缓兵之计,这个贸易战还是得进行呀。2023年3月2日,美国商务部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再度将28家中国实体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这些企业大多涉及人工智能、芯片、生物科技等领域。所以,中美贸易额又一次下降了。

我们可以看到,2022年之后,墨西哥与美国的贸易额再次抬头,在近期超过中美贸易额。到 2023 年,外国直接投资在墨西哥已经增长了 40% 以上。自 1994 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墨西哥经济平均每年增长约 2%,远低于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水平,远不足以让数百万墨西哥人摆脱贫困。但是,这次的中美矛盾,让墨西哥抓住了机遇,拼不过中国制造,但是可以拼过印度制造。不过,墨西哥要完全替代中国在美国的贸易地位,显然也不可能,只能在部分行业,比如不需要科技含量的基础制造业中,取得更大优势。因为墨西哥目前的电力传输,水资源等并不能够完全支撑墨西哥企业的快速发展。墨西哥目前随处可以看到,开工的挖掘机,工业空间从2019年开始,每年以两位数增加,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全国都在建设基建和工业园区,跟当年的中国类似。通用汽车、起亚汽车和宝马等其他汽车制造商已宣布自 2021 年初起在墨西哥投资电动汽车,同时过来的还有航天工业等高科技产业。因为大家去墨西哥建厂比去中国建厂,对这些企业来说,更放心,这里的放心是指不会被政府贴上泄密等标签。

2017年以来,墨西哥在多个领域对美国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从烟草饮料到汽车电子产品。所以从长期来看,美国有可能将墨西哥发展成工业后花园,其工业战略价值可能超过东南亚。目前墨西哥的全国范围内的职位空缺率下降至 2.1%,企业获得租约通常需要 10 年的承诺。意味着墨西哥工业产业欣欣向荣。当然,中国企业家还是很聪明。新来者中有五分之一是中国企业,其中许多企业希望规避美国关税。所以,中国企业家自己,目前走向东南亚,非洲和墨西哥,也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但是企业自身的逐利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也可以在中美长期贸易摩擦的环境下,突破困境。所以,未来在股票市场的投资,需要注意,能够被墨西哥工业制造替代的一些行业或企业,出口份额还会继续下降,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很难有较大的优势产生。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Jacky Wang | GO Markets 亚洲投研部主管


热门话题诞生于1920年的澳洲航空Qantas一直以来都是澳洲本地航空业的龙头,也是世界为数极少的,在过去60年里没有出现因为飞机失事而出现人员伤亡的航空公司。澳航最后一次出现伤亡事故是1958年,从那以后到现在,虽然经历过无数次惊险情况,但是始终保持了零乘客因事故死亡的惊人纪录,多次被评为全世界前十大安全的航空公司。澳洲当地的人们也一直以来把澳航当成是澳洲的标志,生活在澳洲的华人朋友们也都知道,不论是飞澳洲境内,还是飞国际,澳航一直以来都是以高档航空公司的形象出现,从不会以价格取胜。

在疫情那几年,澳航也经历了无比痛苦的3年,大量飞机被长期停飞,飞行员和空服人员不得不大量离职寻找新的工作。而澳航也停止了原计划的飞机更新,2020-2022年澳航最多的时候一年要亏损超过10亿澳元来维护飞机和地勤等设置。这样的局面一直到2022年下半年才开始逐渐好转。随着澳航最赚钱的国际航线的逐步恢复,澳航终于开始赚钱。并且随着中国疫情的完全解封,澳航的股价也随之上涨。在股价上涨的背后,是机票价格的同步飞涨。对比2019年,目前不论是澳洲国内票价还是国际票价,平均涨幅都在30%以上。大家要知道,目前的国际油价和当时并没有太大差别。可惜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太久。就在今年7月,澳航被媒体爆出其成功地说服了联邦政府,以保护国家利益为理由,拒绝了其主要竞争对手卡塔尔航空提出的增加飞悉尼墨尔本和布里斯班的航线。这个理由看上去冠冕堂皇,但是其曝光后令媒体和航空业大为震惊,不但社会各界并没有感激联邦政府这所谓的保护国家利益的决定,反而把澳航和其CEO放到火上来烤——逼其去国会参加公开质疑听证会,当着全国的面问为什么?大家猜猜,为什么媒体和公众对政府反对卡塔尔航空增加悉尼墨尔本航班不但不支持反而大肆抨击?因为这个所谓维护国家利益,在百姓看来,是维护了澳航的利益,维护了高票价,减少了市场竞争,最终受损失的还是消费者。现在疫情已经过去了,但是飞机票价格依然这么高,为什么不能引入竞争,让百姓获利,可以买到便宜的机票呢?难道说不让其他对手进入,让澳航用这么高的价格来继续保持垄断地位,每张票多卖30%,就是维护国家利益了?连我都知道这些观点,大家可想而知,在国会的公开质疑里,澳航的CEO居然还口口声声说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澳航的股东和员工的最大利益着想。这哥们曾经一度是那么厉害,把一个亏损的澳航救回,宁可把所有飞机停飞,也不愿意和飞机行业工会要求的高工资高福利妥协的CEO, 居然这么没有情商的在国会质疑里还是坚持说自己是为了公司和员工好。这不就反向在说:我是为公司服务,我不管你消费者花多少钱。只要我们赚得越多,股东就越开心,股价就越高,我的分红就越多。“为了股东利益,也就是为了让票价维持在高位,澳航已将航班削减至疫情前50%的水平,澳大利亚人的票价涨了一倍多,”这就是卡塔尔航空公司CEO的原话。大家猜猜全世界最赚钱的十条航线里,澳洲有没有?有一条:那就是只有短短900公里的悉尼到墨尔本的航线。其他大部分都是时间超过5小时的世界主要航线。但是就凭借着垄断和政策保护,澳航只要飞50分钟,900公里,一年就可以在一条航线上赚超过8亿美元。

得,他澳航CEO是给股东争取了最大利益,但是牺牲却是澳洲的民众。让澳洲媒体和民众更加气愤的是,他要是一家小破航空公司也就算了,没人会在意。说的虽然没错,但是他是澳航的CEO,不是小破公司。澳航,其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一直代表着澳洲的精神。他这一说为了追求股东和员工最大利益把澳航在民众中的形象全毁了。结局自然就是,原本也计划在今年年底离职的CEO,被迫立即马上走人。但是由于其的确给澳航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据澳洲媒体说,他离职时可以行权多年积累下来的的股票价值将会超过1亿澳元。虽然数目很多,但是对于一个能把多年亏损,就要倒闭的航空公司重新救活并且大幅盈利,其实其能力的确功不可没。但是他错就错在最后临走前当公众和国会质疑你为了维持高票价以及澳航疫情时期因为疫情退票所赠送的免费航程有时间限制等等不公平条款时,他应该做的是道歉,是维护澳航的形象,而不是急于撇清责任,还要金钱和利益至上。这就会让澳洲百姓想:我们联邦政府为了保护你,用国家利益作为理由,不让你的竞争对手来。但是你倒好,利用这点信任和政策,维持高票价,来赚我们民众对你信任的钱。你是不是太过分了。我本人在今年2月一直大力推荐和旅游相关的股票,从航空公司,到订票公司,就是因为基于了全球范围内封锁的结束和大量人员往来的恢复。毫无疑问,澳航赚到了这一波红利。但是其也因为过度的贪婪,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竞争者来到澳洲参与和澳航的竞争。在最新出台的对于澳航和悉尼机场的限制政策里,已经通过改变固定停机位分配政策的方法,来逼迫澳航必须让飞机飞的更多,才能获得更多机位,不能像以前一样躺平不动,也能霸占不给别人用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投资者,现在澳航因为一系列并非财务上的丑闻,其股价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已经下跌超过20%了,你觉得未来澳航的股价还会继续下跌呢,还是说,这时恰好就是个不错的机会?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热门话题过去几周苹果股价已经从高点$198.23跌至$178.18,连跌三周后反弹两周,却被上周一根大阴线吞噬,后期苹果股价将何去何从,市场早已把聚焦点转移到了周二的新品发布会。苹果将于12日上午10点在其加利福尼亚总部举行“漫游喜悦”(Wonderlust)新品发布会,为即将到来的年末假日购物季拉开序幕。外界普遍预期,此次发布会将主要聚焦于三个主要品类:iPhone 15系列、第九代智能手表,以及第二代AirPods Pro无线耳机,后者将采用USB-C充电端口。此外,还将推出多个操作系统的更新。一些分析认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无线耳机正是苹果生态系统的核心,它们的总收入占据了公司总收入的60%左右,这还不包括来自苹果流媒体音乐等数字服务的附加收入。另外,相机升级可能是iPhone 15系列的一大亮点之一。Pro高端版可能会采用钛金属材质减轻重量,取消静音开关,并升级至A17芯片,Max版本的相机变焦能力也会大幅提升。此外,苹果手表的基础版本将迎来三年来的首次芯片升级,而传闻中Ultra运动版可能会推出全黑钛金配色。至于AirPods无线耳机,可能只会更新为USB-C充电盒。

相机升级将成为下一代iPhone 15系列的最大亮点之一,苹果公司希望通过这一升级来影响潜在购买者的规模以及现有用户的升级需求。预计苹果将在今年推出四款机型,分别是标准版的iPhone 15和Plus,以及高端版的15 Pro和Pro Max。对于Pro Max是否保留原名或改为“Ultra”仍存在争议,后者似乎更符合苹果对其最高端设备命名的趋势。iPhone 15和Plus型号预计将采用与前代标准版相似的设计,包括铝制边框和玻璃背板,屏幕尺寸分别为6.1英寸和6.7英寸,而且首次取消了“刘海”设计,转而采用“动态岛”(Dynamic Island),这被认为是标准版手机型号的一大视觉变化。这两款基础款手机的相机性能将得到显著提升,主相机传感器将从12兆像素提升至48兆像素,与去年iPhone 14 Pro高端版的主摄像头分辨率相媲美。据高科技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透露,iPhone 15和Plus型号将搭载索尼提供的堆叠式摄像头传感器,这将有助于捕获更多光线,改善照片的动态范围。同时,这两款常规型号的手机将提供粉色、黑色、白色、蓝色和黄色等多种颜色配置,而最低配置的售价将与上一代保持一致。对于高端的iPhone Pro和Pro Max系列,外观上将有更显著的改变。例如,它们将采用新的设计,将侧面材料从容易留下指纹的不锈钢改为钛金属,这是自从2007年首次推出iPhone以来的首次设计变化,这将使手机更加耐用,重量减轻约10%。最新的高端机型屏幕似乎稍微增大,因为屏幕周围的边框将变薄约三分之一。据报道,苹果采用了一种新的制造工艺,名为LIPO,以实现更薄的边框。此外,高端机型预计将保留与前代一致的磨砂玻璃背板,但连接侧面和正面的边缘可能不再那么锐利。手机将提供灰色、黑色、深蓝色和白色等颜色选择,预计高端机型的价格将有所上涨。与iPhone 15和Plus标准版型号不同,高端机型将配置更强大的A17仿生芯片,速度更快,电池寿命更长,基于最新的3纳米制程工艺。高端机型的背面将配备三个摄像头,其中包括一个48兆像素传感器。新的长焦和超广角镜头将拥有更高的像素数,尤其是iPhone 15 Pro Max,它将配备潜望式长焦镜头,以提升光学变焦性能。据称,该镜头将支持高达5倍或6倍的光学变焦,而iPhone 14 Pro目前的光学变焦上限为3倍。

高端型号还将替代手机侧面的静音开关按钮,这是自2007年首次推出iPhone以来首次替代该功能。这个开关将变成一个“操作按钮”,类似于去年推出的Apple Watch Ultra的操作按钮,用户可以自定义其功能,包括将手机设置为静音、启用“焦点模式”、打开手电筒、启动相机、开始录音、唤起Siri快捷方式、启用数字放大镜、打开辅助功能设置等。据称,高端机型的内部也将重新设计,以匹配基础款iPhone 14改进后的铝制底壳,这将使手机更易于维修,并提供Wi-Fi 6E支持等功能。此外,所有四款新手机型号都将配备“U2”超宽带半导体,这是自2019年iPhone 11 Pro中推出U1以来的最新款苹果UWB芯片,将提高设备的定位和跟踪功能,苹果计划将该芯片添加到所有主要产品的下一代版本中。四款新手机型号都将从Lightning端口切换到USB-C端口进行有线充电和数据传输,去年是Lightning端口推出十周年。不过,更高速的USB 3.2数据传输速度只适用于高端型号,而15和Plus标准版将采用USB 2.0速度,这与安卓手机的常见规格相符。此外,四款新手机型号都将支持更快的35W无线充电速度,都将取消“刘海”设计,改用“动态岛”,这是一块围绕前置摄像头和FaceID传感器的互动区域,可以显示系统通知和实时活动等个性化信息。苹果还计划停止生产手机外壳,转而使用更环保的材料。

在智能手表方面,苹果预计将同时推出第九代基础款手表——Apple Watch Series 9,以及第二代极限运动款——Apple Watch Ultra 2。第九代基础款手表将保持以前的尺寸,分为41毫米和45毫米两款,第二代Ultra手表仍然保持49毫米的尺寸。所有手表的外观都将与去年的型号相似,基础款将与2018年第四代手表以来的设计相一致。然而,苹果可能会强调手表的性能,特别是处理速度的提升。基础款手表将首次配备新款芯片——基于A15芯片的S9芯片,这是自2020年第六代手表以来的首次升级,并增加了心率监测等新的健康功能以及蓝牙数据库。两款新一代手表都将配置U2超宽带芯片以改善查找和追踪功能。它们的传感器和内部组件也将获得升级,以提升聚焦速度、效率和准确性,并增加苹果光学心率传感器。更高级的第二代Ultra手表可能会采用Micro LED显示屏,其色彩和清晰度将超越当前的OLED屏幕,并可能采用更多可回收的金属并提供新的颜色选项,例如全黑钛金版。此前有传言称,苹果正在测试用3D打印技术制作Apple Watch的外壳,这是继用同样的技术制造了部分Vision Pro混合现实头显设备元件之后的一步,公司可能会放弃部分皮革表带和自2015年以来一直在使用的不锈钢表带。总的来说,市场对苹果新一代智能手表的“重大升级”并不抱有太高期望,苹果可能会将这一惊喜留到明年苹果手表十周年版本“Watch X”发布时再推出,比如更薄的表壳和磁力表带连接系统等。作为苹果最畅销的产品之一,AirPods Pro 2预计将推出配备新的USB-C充电盒,对于一直使用Lightning端口的AirPods系列来说,这将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公司还计划最早在明年为其低端的AirPods和AirPods Max提供USB-C充电功能。今年发布的无线耳机预计不会获得其他主要的硬件功能升级,软件更新将带来改进的自动设备切换功能、通过AirPods本身进行静音和取消静音功能,以及一项名为“对话感知”的新功能,可在其他人开始与佩戴者交谈时自动将当前媒体静音。据信,苹果还在为AirPods产品线开发新的健康功能,包括体温感应和新的听力测试系统,但这些增强功能可能会等到明年秋季发布。明年的无线耳机可能还会配备H2芯片。此外,苹果预计将在下周宣布其主流产品的操作系统软件更新,包括iOS 17、iPadOS 17、macOS 13、watchOS 10 和 tvOS 16等。Mac电脑、iPad平板电脑等硬件设备可能不会在秋季发布会上亮相,但有传言称iPad Mini将迎来更新,可能会采用新设计,边框更窄,并配备USB-C端口,同时可能会搭载升级后的处理器芯片。当然,所有关心苹果的人们都热切期待着了解今年6月推出,明年正式上市销售的混合现实头显Vision Pro的更多信息,特别是在内容端和游戏方面可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一些猜测认为,苹果可能会借助秋季发布会再次引发对Vision Pro的关注。而苹果的股价,也很可能借助本次发布会被彻底扭转颓势,这一切当然需要等其公布定价以后才可以判断出大概,但大概率发布会对股价的提振有着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Xavier Zhang | GO Markets 高级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