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心
学习中心

市场资讯及洞察

中央银行
利率决议后,澳元交易方向如何把握?

热门话题本周二澳联储利率决议意外加息至3.85%。澳联储上个月已经暂停加息一次,且此前公布的2023年1季度澳洲通胀数据已经拐头,市场此前普遍认为支撑继续加息的动力不足,澳联储ASX利率观察工具也可看到市场对澳联储本次维持利率的预期达到100%。

Source:ASX RBA Rate Tracker加息前市场的预期差为投资者带来交易机会,周二消息公布后至收盘澳元/美元货币对上涨1.1%%,爬上0.67关键位置后盘整。而澳洲ASX200指数则是重挫,下跌0.82%。

美元“强势” 澳元被动美联储利率决议加息25个基点。澳联储此前的决议一定程度上肯定也是受到美国方面利率决议预期的影响,澳洲在政策上一直较为被动,采取谨慎跟随策略。但是澳洲的经济依赖商品出口,尤其是中国的经济修复情况。因此,澳币即便受到唱鹰之下的美元“强势”影响,澳洲本国经济以及中澳贸易对澳币或将形成重要的支撑。观察美澳十年期国债利差与澳币走势可以发现,除2020年新冠疫情扰动外,美澳息差最大的2019年7月,差值达到84.2个基点的情况下,澳元/美元为0.69。而目前息差仅为14.8个基点,澳元/美元围绕0.67盘整。因此,目前澳元处于较低位置,且加息周期尾端美澳利差的收窄将会进一步提供支撑。

中澳贸易缓和 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喜人新冠疫情以来冰封的中澳贸易关系自去年12月起便有破冰迹象,4月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红酒征收的高额关税开启重新评估,且三年来澳大利亚首个商业代表团将访华,汇丰澳大利亚、澳洲电信、澳新银行等澳洲高质量公司都派出代表。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澳大利亚对华出口达到268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20%。中澳贸易关系的修复已经得到实质性的体现。而中国方面,4月公布的一系列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均超过了市场预期,反映出期待已久的中国经济强增长。因此,中国作为澳洲重要的贸易伙伴,其经济修复提振澳洲经济增长,进而为澳元提供支撑。澳洲本国经济仍具韧性 移民潮或贡献增速昨日公布的三月澳大利亚零售销售月率(季调后)为0.4%,高于预期0.2%。该指标是消费开支的重要指标,并与消费者信心指数有关,被认为是澳大利亚经济的速度指标。该数据优于预期对澳元有看涨效应。同时,澳洲还通过调节移民数量来为本国经济增加消费力、税收及劳动力,这可以有效稳定经济增速,缓解劳动力市场。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澳大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2023年将放缓至仅为1.6%,随后在2024年增长1.7%,对澳大利亚的增速预测值略高于美国和加拿大。本次澳联储利率声明中,GDP预测为今年1.25%,2025年中达到2%。因此我们认为,尽管澳大利亚不免受到全球经济放缓影响,但具备较好的韧性。

短期、长期交易趋势:澳币/美元、澳币/日元本周是消息较为密集的一周,喜忧参半的数据叠加银行业危机的扩散,美联储紧缩周期接近尾声的观点甚嚣尘上。因此消息面对澳元/美元货币对带来的扰动,可能提供入场的机会,关注澳币0.67美元这一关键位置。技术面上,根据斐波那契回撤工具来看,澳元/美元自今年高位回调后,目前看向0.67039阻力位置,如果突破看向0.67904打开上行趋势动能。但需警惕美元的强势可能短期内继续压制澳元,在0.65640至0.67039区间内运行。但是就如今天文章分享的,澳元下行的空间并不大。因此长期趋势看,澳元/美元的盈亏性价比是较高的。此外,近期我们也关注到相比美国方面在加息上的“鹰晴不定”,日元的弱势更加具备确定性,因此相比澳元/美元货币对,澳元/日元同样存在交易的机会。日本方面,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的首次货币政策会议上鸽派发言,宣布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将保持不变,基本上承诺将利率维持在当前或更低的水平。因此,在短期确定日元疲软的定调下,澳币/日元可能迎来交易机会。技术面上看,澳元/日元已经突破200日均线,但同时需警惕前期上涨带来的回调。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Cecilia Chen | GO Markets 分析师

Cecilia Chen
May 4, 2023
股票和指数
新能源汽车成本战来临,特斯拉反而调涨售价?

热门话题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的消息,特斯拉的Model 3和Y车型目前全线上涨了2000元。在这次上涨后,特斯拉Model 3的售价为23.19万元,Model Y的售价为26.39万元。特斯拉美国官网的数据显示,Model 3的售价上涨至40240美元,高性能版本的售价上涨至53240美元。此前,Model 3的售价为39990美元。自去年以来,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价格战。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在年初对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价,下降幅度在2至4.8万元之间。进入4月份后,特斯拉再次掀起了一波全球降价潮,引领其他新能源车企纷纷跟进。在价格战如火如荼之际,特斯拉却选择逆势上涨,令人不解。

特斯拉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了233.3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4%。公司的GAAP净利润为25亿美元,同比下降24%;non-GAAP净利润为29.3亿美元,同比下降22%。汽车业务的收入为199.6亿美元,同比增长18%;汽车毛利率为21.1%,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了11.8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公司的汽车产量为44.1万辆,同比增长44%;汽车交付量为42.3万辆,同比增长36%。特斯拉从今年初开始全球大幅降价,本季度汽车平均售价约为4.72万美元,比上一季度下降了10%。上一季度,特斯拉的表现可以总结为“降价增量”,全球降价导致了销量增加,但利润下滑。可以看出,这一战略导致了毛利率和净利润同比降低。特斯拉方面解释称,未充分利用新工厂、原材料、大宗商品、物流和保修成本的增加、车辆平均售价的降低、4680电池生产成本的增加都导致了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下降。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降价潮的背景下,选择此时涨价或对下季度的销量产生一定影响,但利润率应该会上升,而整体净利润如何走向当前还看不出趋势。未来我们应该关注的看点有哪些呢?特斯拉计划在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 Cybertruck,这款备受期待的电动皮卡预计将持续推动市场需求。据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周三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Cybertruck最初预计于2020年推出,但已经推迟了三年多,预计今年夏天开始生产,但大规模生产将要等到明年才开始。特斯拉的FSD(全自动驾驶系统)是Autopilot的高级版,除了具备车道居中、交通感知巡航控制、自动变道、半自动导航、自动停车以及远程召唤汽车等基本功能外,还能实现全自动驾驶。近期有传闻称特斯拉将在国内开展大规模FSD测试,但特斯拉中国方面并未回应此事。随着FSD的推广,特斯拉可望实现更高的持续收益,因为FSD可提高用户的黏性。总体来看,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进入“成本战”与“智能战”的趋势下,涨价对于特斯拉来说一定会有在销量上的影响,但此影响是否会传导至净利润中还未可知;而智能化方面,FSD的加入也会成为特斯拉汽车配件中的一个亮点,长期或提高用户粘性。接下来,我们可以动态关注特斯拉的销量情况以及FSD真正投入使用后的效果来作为特斯拉股价的前瞻性指标。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Yiduo Wang | GO Markets 助理分析师

 

Yiduo Wang
May 3, 2023
地缘时事
美国三家银行倒闭了,为什么还没有发生金融危机?

热门话题各位相信一定已经从各大媒体上知道了美国又有一家银行出事了。这次是一家叫做第一共和的小银行,宣布被美国监管机构托管。这也是继硅谷银行和Silvergate出问题之后,第三家美国小银行出现问题。大家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想法一定是:美国到底怎么了?是不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要重演了?今天我来简单回答一下这些问题,顺便谈谈我的看法。首先,虽然三家银行出现了问题,甚至未来可能还会有小银行出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三家银行的大部分储户的存款并没有丢失,美国的监管机构在出了问题之后都在第一时间安排其他银行接手,或者干脆自己做担保来提供存款保护。因此至今为止,虽然时不时经常会出来一个新的小银行出现问题,但是不论是股市还是债券市场,目前都没有出现太大的震荡。不论是股民,还是其他的债主,都没有出现恐慌性的抛售,为啥呢?除了美国监管机构快速出手搞定善后工作以外,更加重要的一点,其实市场大家都知道这次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这些银行自己的问题。和2008年当时出问题有着根本不同的是,这次这几家小银行出现问题,其实主要是因为购买了大量美联储发行的低息国债。和硅谷银行类似,很多小银行在2020到2022年初之间“听信美联储谗言”购买了大量当时在美元几乎零利息背景下发行,为了救市的美国国债。但是没有想到美联储从2022年开始快速加息,使得这些低利息票面的国债的市场价格快速下跌。轻则下跌3-5%,多的甚至达到了7-9%。而各银行每一家都至少买了几百亿美元的国债,因此一旦抛售,那他们至少要亏损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金,多的可能要亏上百亿。那为啥每次出事的都是这些小银行呢?难道花旗,摩根没有买国债吗?它们当然也买了。而且买的会更多。但是因为它们有其他资产可以流通变卖,家底厚,所以不用急着出手。就像我之前给大家分析硅谷银行的文章一样:这些目前亏钱的国债,只要不兑换,硬抗,撑到到期,就可以拿回100%票面价值,还有一丢丢的利息收益。所以对于大银行来说,就当是买了个垃圾股被套牢了几年,暂时不能割肉。但是只要之后利息下降了,这些手里的国债的价值就能回升。如果最差情况,就硬抗5年,或10年,直到这些国债到期,就可以直接拿回票面价值。

因此,之前三家银行倒闭或者被接管的最大原因并不是它们的内部腐败或者投资失败。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美国所有的银行都被美联储鼓励下购买了大量的低息国债,而目前的高利息环境又让这些低息国债价值大跌。当它们扛不住,不得不割肉兑换时,就会出现问题。但是只要不卖,或者抗住撑到国债到期,就没事。所以这本质上就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只要有银行或监管机构帮忙兜底,用其他资产顶住取款压力,这些剩下的国债可以撑到到期,危机就解除了。并不是2008年当时本质上是有大量次级贷的贷款人根本无力还贷,所导致的根本性危机。那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有至少3家小银行出问题了,澳洲的小银行会不会也出问题呢?答案虽然不是100%,但是应该说基本上出问题的可能性很小。首先澳洲现有的银行品牌就很少,除了澳洲最大的几家银行以外,就连美国的花旗都放弃了澳洲的零售银行业务。在澳洲还有分行做零售客户的国外银行大部分都是实力强劲的品牌,例如汇丰和中银。就连欧洲最大的几家例如渣打,巴黎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都不做零售业务,觉得不赚钱。所以澳洲其实并没有很多美国这样的小银行。也许有很多Credit Union,也可以理解为信用合作社,但是它们绝大部分都没有持有大量的美元国债,也没有持有太多澳洲国债,因此这些小机构并没有因为利息大幅提高而导致手里的国债资产高速贬值所带来的兑付危机。

相反,我反复强调,今天再强调一次,澳洲和其他欧美国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依然是个移民大国。如今就连美国也已经基本关闭了移民口,只留个超级有钱,或者超级有才华的人。但是澳洲依然是全球发达国家里相对条件较为宽松的移民国家。更重要的是,由于澳洲的土地空间大,因此给它自己的移民阀门留下了很大的灵活空间。换句话说,就像今年,如果经济不好,澳洲移民就大放水,多个10万20万人,轻松可以把原本下滑的消费和住房经济再次提振。这就是移民国家的优势。而由于澳洲主要银行最大的资产是来自于澳洲当地的民用和商用物业的贷款合约。因此如果移民增加所带来地产经济提前有所起色,那也会顺便同时带动银行板块的起色。高利息时代,银行本来就可以有更大的盈利空间,如果地产还能提前恢复,那澳洲的银行板块绝对要赢麻了。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Mike Huang
May 2, 2023
Forex
Oil, Metals, Soft Commodities
Market Analysis 1-5 May 2023

XAUUSD Analysis 1 – 5 May 2023 The gold price outlook is positive in the medium term. Although last week's closing of the buying pressure bar would indicate a loss of buying momentum due to the weekly selloff. But the price is still moving in a narrow range above the 1960 support or the recent high on the Weekly timeframe. resistance 2000 and can continue to rise to test resistance 2070, which is a key resistance at the weekly time frame level and is the price that gold has ever reached the highest in history.

Forecasting the price of gold in the short term, the price will swing between the 1960 support and the 2000 resistance to either sideways or retrace at that level until the price has a clearer direction. If there is an increase The resistances to watch are 2000 and 2012 respectively, but if there is a decline, the 1976 and 1960 support are the key support that should be monitored closely. GBPUSD Analysis 1 – 5 May 2023 The GBPUSD outlook is bullish in the medium term.

At present, the price has risen to test and corrected sideways at the key resistance zone where it formed a Double Top pattern on the daily timeframe 1.24470 with strong buying momentum continuing. When looking at the buy pressure candlestick in the Weekly timeframe, the price also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a sell pressure candle clearly visible. Indicates the clarity of the uptrend in both short and medium term as the price can finally break out to stand on the resistance 1.24470.

Forecasting that price There is a very high probability that the price will move within the cap between the support 1.24470 (where the price has broken out) and the resistance 1.26660, the next resistance at the daily timeframe level, to form a new high. higher the key support levels are 1.24470 and 1.22700, respectively, which are support levels at the H4 and Daily time frames that are expected to pull down to test. If the price is unable to stand on the resistance 1.26660 and continue to rise However, most investors keep an eye on the Nonfarm Payrolls (Nonfarm Payrolls) report and report beyo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Unemployment Rate) on Friday, May 5, this coming. This will have a direct effect on the GBPUSD price direction.

EURUSD Analysis 1 – 5 May 2023 EURUSD Price can be viewed both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As EURUSD is currently sideways around 1.09900, which was the previous high on the Weekly and Daily timeframes and is starting to lose buying momentum based on the weekly buy candlestick. The past has been left down in the form of Pin Bar (significantly).

This is because last week's closing price was lower than last week's high. After adjusting up to test the latest High before having selling pressure down during the week. Forecasting that price There can be both up and down directions in the short and medium term like the Daily timeframe, since the loss of buying momentum last week has made the trend or price trend less pronounced.

If the EURUSD can be sideways and can stand on the 1.09900 level without breaking out first. The next target for price to test is the 1.11650 resistance to create a new high higher than the previous high.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the price will set down to test the support area of ​​1.08800.

However, most investors keep an eye on the Nonfarm Payrolls (Nonfarm Payrolls) report and report beyo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Unemployment Rate) on Friday, May 5, this coming. This will have a direct effect on the EURUSD price direction.

Weerapat Wongsri
May 2, 2023
中央银行
第一共和银行倒下了,恐慌指数交易机会来了吗?

热门话题在一个多月前席卷美国并且令市场恐慌暴涨的银行业危机在纽约签名银行和硅谷银行轰然倒地后似乎进入平稳状态,银行板块近期也不再暴涨暴跌,但第一共和银行从上周向外界公布了自己岌岌可危的财政状况以来,连续几天的暴跌令其周跌幅达到75.39%,其金融市场处境持续恶化,如今美国市场对其希望渺茫。第一共和银行也成为了硅谷银行后又一家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的银行。报道称,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正在与包括摩根大通和PNC金融服务集团在内的多家大型银行进行收购谈判,要求他们在五一开盘前提交对第一共和银行的最终收购报价。

一旦第一共和银行被接管,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储户最高承保额为二十五万美元,未投保的存款无法保证获得全额赔偿,而目前第一共和银行大量存款超过这一保额上限,第一共和银行预计也难逃挤兑潮。第一共和银行目前正采取各种措施尝试挽救,包括增加保险存款比例,减少美联储借款,降低贷款余额等措施改善资产负债表。另外该行只能通过大幅减少高管薪酬,减少办公用房支出,和大幅裁员等措施节约总开支。那么第一共和银行何以走到今天这一步呢?其在成立不到40年时间里一度跃升到美国第14大银行,其2020年7月市值超过170亿美元,成立35年复合增长超过了25%每年,但其几十年的成果在短短几周内就消耗殆尽,不由令人唏嘘。第一共和银行的衰败主要还是受美联储激进加息政策等的因素影响,美联储政策和监管难辞其咎,同时很多美国区域性的中小银行目前正面临着与第一共和银行类似的困境。回顾当时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相继关闭后,第一共和银行也面临较为严重的挤兑风险,当时为避免其跟着倒下,美国11家大型银行向其注资了300亿美元保护期流动性,而今天看来那样的输血并没有令其度过危难,根据其发布的一季度财报,这家银行一季度流失的存款规模超过了1000亿美金,这一数据远比市场预期的糟糕。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还下调了包括美国合众银行以及夏威夷银行等十多家美国区域性银行的评级。穆迪表示银行管理资产和负债面临的压力日益明显,美国许多银行的存款是否具有较高稳定性存疑。华尔街日报点出美国的银行业目前正遭受银行关闭,高通胀和美联储激进加息政策带来的强烈冲击,金融体系目前十分脆弱,外界担心第一共和银行危机本次可能殃及更多美国区域性银行。向来股价波动极小的银行股今年在危机下变得不堪一击,暴露了银行业在美联储政策冲击下的内在局限性,它也比不得普通的实体公司,在运转困难的时候出售还有跟收购方谈论价格的余地。银行的存在根本上源于客户的储蓄,挤兑发生后银行失去了储蓄也就无法继续存在了。毕竟没有一家收购方想收购一家处于破产管理状态的银行,没有保险的存款还是持续性大量外流,这有点像传染病,一家银行导致另一家银行倒下,另一家再殃及更多家银行,挤兑发生后的恐慌并不能在短时间消除,尤其是那些拥有大量未投保存款的银行。

5月已经到来,美国银行业的不稳定性或带来衍生品交易的大量机会,几周前的银行危机曾令恐慌指数持续两周每天震荡超过15%,从20之下跃升至27以上,令短线交易者拥有了大把交易机会。本次第一共和银行的倒地或许无法像上一波银行危机一样直接带动连锁反应,但配合着本月美债上限危机的激烈化,两党口水战必将引发媒体炒作,届时不仅是恐慌指数,就连国债,美元指数,黄金,以及美元外汇货币,都将受到剧烈的影响,容易造成不可预知的大波动。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Xavier Zhang | GO Markets 专业分析师

Xavier Zhang
May 1, 2023
股票和指数
3nm时代来临:台积电芯片发展史及其股价风云变幻

热门话题近期据报道,Apple 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A17 Bionic 和 M3,制造全球和台积电首款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 3nm 芯片。但是呢,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有报告称,台积电正在努力生产足够量的芯片以来满足苹果的需求。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的良品率(通过质量控制测试的芯片所占的百分比)尚未达到足够水平。

先来简单聊一聊台积电。台积电(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TSMC,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台积电一直在不断研发和优化半导体制程工艺,助力全球电子产业的持续发展。由于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台积电能够为客户提供更高性能、更低功耗和更小尺寸的芯片。对于芯片来说,对于任何给定尺寸的芯片,晶体管布局越密集,芯片的功能就越强大。在2020年的5nm工艺席卷全球后,大家都在紧紧地盯着台积电的下一代工艺,也就是最新的3nm技术,简称为N3。N3技术的到来,预示着台积电的工艺傲视全球,其竞争对手三星在尺寸工艺上开始落后一到两年,而因特尔更是连车尾灯都看不到。台积电的 3nm 工艺预计将用于苹果的 A17 芯片,用于两款 iPhone 15 Pro 机型,而非 pro 机型将使用较旧的 A16 芯片。我们还期待在未来的 Mac 中看到用于 M3 芯片的相同 3nm 工艺。

当然,期待的背后还是有不少阻力的,第一就是刚刚提到的良品率,Arete Research 高级分析师布雷特·辛普森 (Brett Simpson)认为,目前N3的良品率在55%,还暂时没有达到标准,台积电有望按计划每季度将良率提高 5个百分点左右。按照这个速度,有望看到苹果在2024上半年开始为N3芯片定价。不禁也开始期待起来3nm工艺是不是又可以刮起新的科技进步的风暴了。苹果,高通,联发科等等的厂商的新一轮战斗也即将开始。

(Source:Arete Research estimates.)说到芯片进步的历史,其实从台积电芯片的发展可以粗略总结为4个阶段。

  1. 1980-1990年代:
  • 成立初期,台积电采用1.0微米(1000纳米)制程工艺生产芯片。
  • 随后,逐步发展为0.8微米(800纳米)和0.6微米(600纳米)工艺。
  • 到了1994年,台积电成功实现0.35微米(350纳米)制程工艺,并生产了当时领先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
  1. 2000年代:
  • 2001年,台积电成功研发0.13微米(130纳米)制程工艺。
  • 2005年,台积电率先推出90纳米制程工艺。
  • 2006年,台积电进入65纳米时代。
  • 2008年,台积电采用40纳米制程工艺,并实现量产。
  • 2009年,台积电开始研发28纳米工艺。
  1. 2010年代:
  • 2011年,台积电正式量产28纳米工艺的产品。
  • 2014年,台积电成功研发16纳米FinFET工艺,并开始量产。
  • 2016年,台积电率先推出10纳米制程工艺。
  • 2018年,台积电实现7纳米制程工艺量产,这一工艺广泛应用于高性能处理器和GPU等领域。
  1. 2020年代:
  • 2020年,台积电宣布5纳米制程工艺量产,该工艺在性能和功耗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提升。
  • 时至今日,3nm开始量产,2nm提上了日程。

从上面可以看出台积电与摩尔定律(Moore's Law)有着密切的关系。摩尔定律是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于1965年提出的,指出集成电路(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从而使得电子产品的性能不断提升,价格逐渐降低。台积电的制程工艺从早期的1.0微米(1000纳米)发展到现在的5纳米、3纳米,晶体管尺寸的缩小与摩尔定律的预言相吻合。随着技术的发展,尺寸的缩小逐渐面临物理极限,摩尔定律的增长速度在未来可能会减缓。然而,台积电和其他半导体公司仍在继续研究新的制程工艺和设计方法,以延续摩尔定律的精神,持续推动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最后还是来看看台积电的股价吧。

(Source:Tradingview.)在大周期范围内,台积电股价还是在这个反弹的阶段,虽然有回撤,但是还没有跌破黄金比例的0.618。

(Source:Tradingview.)日线级别来说,在近日跌破了上升趋势线,并且完成了回撤,目前有一定的向下动能,72.85的价格将是目前的主要关注点。若是跌破,将大概率继续下跌。反之支撑不破,是很好的入场时机。科技大发展的时代全面来临,在近期的ChatGPT上也体现了新的摩尔定律,也就是AI的摩尔定律,在之后的文章中也会和大家进行分享。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Neo Yuan | GO Markets 分析师

Neo Yuan
April 2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