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及洞察
.jpg)
摘要
IEA 最新月报显示,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放缓但仍具韧性。尽管库存持续回升,但 OECD 库存整体仍低于五年均值,市场对供应中断高度敏感。OPEC、IEA、EIA 均上调非 OPEC 供应,未来可能出现“松中带紧”的供需结构。原油价格在供应宽松预期与地缘扰动之间反复震荡,波动率下降但敏感度上升。油市表现也可能通过风险偏好外溢至能源板块、商品货币及相关市场。
一、全球原油供需前景:IEA 月报核心要点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原油月报显示,全球石油需求虽较去年降温,但整体依旧保持韧性 [1]。先进经济体消费表现好于预期,有效抵消部分新兴市场的疲弱需求。IEA 预计 2025–2026 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保持温和增长。然而在供应方面,如果 OPEC+ 维持当前产量政策且需求不出现明显下滑,全球石油市场未来数个季度可能重新进入“边际紧平衡”状态。IEA 同时指出,高油价、全球经济放缓、电动车渗透等因素正在逐步压制需求增速,使油市呈现出“短期紧平衡、长期温和宽松”的结构。
二、多机构观点对比:OPEC、EIA 与 OECD 数据
三大机构对于未来市场平衡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源于对非 OPEC+ 供应增长和需求韧性的不同假设。总体来看,市场普遍认同未来供应将更加充裕,但对于过剩的规模和时间点存在分歧。

图 3:三大机构对 2025-2026 年需求与供应增长的预测对比,显示供应增长普遍超过需求增长,预示市场将进入供应过剩周期。
OPEC 的观点相对乐观。OPEC 预计 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约 130 万桶/日,2026 年略高至 140 万桶/日 [2]。与此同时,OPEC 在最新报告中连续上调非 OPEC 供给预期,并首次将 2026 年市场从“短缺”调整为“小幅过剩”,反映其判断未来供应增长可能快于需求。
EIA 的判断更偏向供应充裕。EIA 上调了美国页岩油产量预测,指出 2025 年美国原油产量将创历史新高。同时,全球供应预期被上调至日均 1.06 亿桶,高于全球消费的 1.041 亿桶,意味着未来库存可能持续累积 [3]。EIA 预期 2025–2026 年库存增加将对油价形成中期压力。
OECD 库存虽然持续回升,但仍低于五年均值。IEA 数据显示,今年全球观测库存前八个月净增约 2 亿桶,但 OECD 商业库存仍比五年均值低约 6700 万桶。整体来看,库存虽然恢复,但仍处历史偏低区间,使油市对供应中断的敏感度依旧很高。

图 1:OECD 商业原油库存近 5 年对比最新水平,显示库存虽有回升但仍低于五年均值。
三、原油价格走势:WTI 与 Brent 如何消化预期
2023 年下半年,布伦特因供应紧张和地缘冲突预期一度突破每桶 90 美元。然而进入 2024–2025 年,随着供应回升和库存恢复,油价整体震荡下移。近期价格承压主要来自供应过剩预期强化以及美国库存意外上升。

图 2:WTI 与 Brent 价格从 2025 年初的高位回落,近期在 60–70 美元区间震荡。
尽管地缘事件偶尔推升价格,但反弹难以持续,因为供应宽松的结构性预期迅速重新主导市场。WTI 与 Brent 的期限结构一度出现小幅 Contango,显示短期供应充裕压制近端价格,而远月因长期需求预期而保持相对坚挺。整体来看,油市呈现低波动、弱趋势但对消息高度敏感的特征。
四、驱动油市的关键变量:地缘政治与供应端不确定性
运输通道风险仍是油市最大的潜在冲击点之一。全球三分之一海运原油经过霍尔木兹海峡,一旦受阻便可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衍生品定价显示断供概率虽低,但属于典型的“低概率、高冲击”事件。
OPEC+ 的政策滞后性也带来结构性波动。减产会压低库存、推高价格,但高油价又刺激非 OPEC 增产,使市场重新宽松。美国页岩油增速放缓进一步加剧供应端的不确定性,削弱其作为“摇摆产能”的角色。此外,俄罗斯、伊朗等国因制裁和冲突导致出口波动,更加剧油市敏感性。
五、油市变化的外溢影响
能源板块通常与油价同方向变动,但反应速度较油价更平缓。油价对风险偏好的溢出效应也容易影响澳元等商品货币。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往往提升商品出口国的贸易条件与风险情绪,而价格下跌则可能压制相关货币表现。
六、原油市场风险提示
- 数据发布风险: EIA 每周库存、IEA 与 OPEC 月报可能导致短线波动。
- 地缘政治风险: 产油区冲突、海运通道中断、制裁变化均可能影响供需平衡。
- 宏观风险: 利率政策、美元走势及全球经济增速变化都可能改变需求前景。
结语
IEA 最新展望显示,全球油市进入“边际紧平衡”阶段:库存修复但仍偏低,供应端不确定性大于需求端。在这种结构性环境下,油市会对政策、地缘事件与供给变化表现出高度敏感。理解供需框架、关注库存趋势与识别关键风险,将是未来判断油市走向的关键。
参考资料
[1]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25, October). Oil Market Report - October 2025. https://www.iea.org/reports/oil-market-report-october-2025
[2] OPEC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2025, November). Monthly Oil Market Report. https://publications.opec.org/momr
[3] EIA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25, November). Short-Term Energy Outlook. https://www.eia.gov/outlooks/steo/


热门话题
我在上周的文章中,说到,摩根之所以预测澳洲股市未来表现会比之前好的一个没有明说的原因,就是对于中国解除,或部分解除疫情限制措施的预判。在上周大家都把这个关键的时间点放在了明年3月后,也就是两会之后。但是在上周四,航班熔断取消的消息就率先抵达了市场。引发几乎所有股市和非美货币的大反弹。正式验证了我的预测:未来任何与中国放松相关的政策,都是目前金融市场里最大的利好消息。在上周六我们在墨尔本举办的大型线下峰会中,澳洲知名的趋势技术分析大师戴若顾比回到了一个现场朋友的问题用的回答很经典,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现在的一位朋友问道:顾比先生,您觉得明年什么时候可以考虑买入恒生或者澳洲的股票或股指呢?顾比回答道:我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买,我无法预测时间。因为我看的从来就不是时间,就像我们过马路,当我们迈出脚跨出去的时候,需要等到信号灯变成绿色。而不是因为红灯已经很久了,我们感觉差不多应该变绿了,因为如果这时走出去,依然很有可能会出现意外和车祸。所以我做出交易决定的背后不是时间来决定的,而是图形走势信号来决定的。说到交易信号。根据顾比自创的符合平均线来看,目前澳洲200大盘指数的走势几乎刚好达到了W双底之后的边缘。即将突破W型之前的左边价格。当然,也许你会认为这只是圣诞节之前的传统圣诞行情的延续,或许你认为加息周期没有结束,股市只是阶段性反弹。但是不论你主观怎么看,如果我们按照信号灯理论,或者按照更加简单的海龟交易法中什么都不懂的海龟来说,只要出现买入信号你就买入,出现卖出信号就止损或卖出。如果你真的可以坚持这么重复操作,根据之前海龟交易法书中作者自己的统计,那些对交易和金融一窍不通的人,如果完全死板的按照说明操作,都可以做到超过90%以上那些成熟交易者的回报率。

虽然我知道,咱们很多朋友判断未来都是依靠宏观,新闻,和对于时事政治的判断。但是过去的100年时间里,图形技术派和宏观经济派一直是金融市场里相互看不上,相互觉得对方是错误的两方。我也不是什么大师和专家,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了解宏观经济与局势可以帮你用来吃饭吹牛,或者帮你长线投资增加胜算。而看懂技术图形可以帮你更多的在日常,短线交易中增加赢率。今天再说一下有关FTX和数字货币的看法。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有关FTX的新闻,我就不多说了,昨天Xavier写的文章里也很好的阐述了目前问题的关键。今天我只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观点来说说我的看法。大家知道,我本人一直以来都不太喜欢数字货币。并非我土或者跟不上时代。而是我觉得数字货币有几个逻辑和执行上的硬伤:1.数字货币的存在的发展势比会挑战目前世界主要流通货币,例如美元欧元的地位。但是由于数字货币背后没有有效的国家和等值黄金来做背书,因此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创造的数字货币,我很难被说服一定是这个币价值会高于那个币。2.私人交易所。私人交易所,是数字货币最大的风险。由于没有政府监管,因此例如黑客攻击,挪用客户资金,无法取款等事件层出不穷。而这次FTX在短短一周时间里从一个百亿美元级别的特大型交易所,说倒闭就倒闭。更让人对于数字货币心存疑虑。要通过数字货币赚钱,你得克服多少困难啊:1.判断币种正确。2.有足够大的心脏可以承受波动。3.祈祷自己的数字钱包不会被盗。4.祈祷自己选择的交易所不能倒闭。而FTX已经是世界第二大数字货币交易所了,如果连几百亿的老二,都能在一周内说倒就倒,那这个虚拟世界里,还有什么是不会倒的?更加重要一个新闻让我对数字货币更加怀疑是:两周前美国抓获了一名10年前从知名暗网里盗取别人数亿美元价值的比特币的嫌疑犯。而澳洲新闻里说的被抓获原因,竟然是美国的FBI使用了加密货币跟踪技术。

天哪,这加密货币不是匿名,无法跟踪吗?要是连这些基本的属性都没有了,我更不敢相信其未来还能一直升值了。当然,我知道有很多朋友肯定有一千种反驳我的理由。但是这么说吧,如果哪一天,我们去买中饭时,可以用手机这么一刷,就可以用数字货币来支付饭钱,那我就绝对会开始买了。但是现在呢?开一个数字钱包,简单还是复杂?设定密码,简单还是复杂?从数字钱包里转款去另一个地方,简单还是复杂?所有这一切流程和步骤,都在阻碍数字货币的大众化普及。正像我说的一样,哪天我们去买奶茶,买中饭,吃火锅,买菜都可以用手机搭一下直接选择用狗狗币,猫猫币支付了,那数字货币才能真正普及和被大众接收其价值。在这之前,那都只是一个愿景,一个美好的期望。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热门话题
一场突如其来的断崖式崩盘,在虚拟货币市场掀起大地震。自5月LUNA币爆雷后,虚拟货币市场总市值蒸发超万亿美元。现在头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之一的FTX也宣布破产了,FTX危机也正在拖垮整个币圈。本周,比特币价格一度跌至2020年10月以来最低点15465.7美元,这意味着本周比特币最大跌幅超过26%。BTC123数据显示,最近24小时虚拟货币市场有超过10万投资者爆仓,近17亿元持仓资金蒸发。

1月11日晚,FTX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在特拉华州地区执行破产程序。目前,因恐慌情绪蔓延,用户开始在FTX大量赎回虚拟货币和法币,挤兑危机迫在眉睫,FTX宣布暂停用户提款。尽管Tron孙宇晨表示如果能够达成协议,Tron准备向这家虚拟货币交易所提供数十亿美元的援助以挽救陷入绝境的FTX。11月9日凌晨,币安创始人赵长鹏曾表示,FTX首席执行官来向其求助,币安与其签订了非约束性的收购意向书。但在提议收购的几小时之后,币安因考虑到对FTX尽职调查的结果以及其涉嫌不当处理客户资金和面临美国监管部门调查的消息,币安决定不再推进对FTX的收购计划。

对币安来说,收购真的是进退两难,如果履行,很可能加重公司资金短缺的程度;若不履行,FTX这种体量的交易所破产对虚拟货币市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华尔街投资机构纷纷清仓避险,FTX的流动性风波,已促使越来越多金融机构投资者清仓虚拟货币资产。不过,已经踩雷FTX的投资者只能无奈认亏,其中包括知名投资机构红杉资本、淡马锡和Paradigm。红杉资本在FTX的国际和美国业务上投入约2.14亿美元,淡马锡持股比例为1%,估算投资金额为2.05亿美元。Paradigm持股比例为1%,估算投资金额为2.15亿美元。老虎环球、软银集团、常年位列加拿大前五大养老基金的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等也投资了FTX,此次或将一道受损。另一个更坏的消息是,FTX破产旋涡令监管部门对从事虚拟货币资产交易的个人与公司的从严监管将更快来临。继日本金融厅要求FTX在日本的业务分支立即停业、纽约曼哈顿联邦检察官展开调查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在调查FTX前CEO是否违反证券规则。白宫新闻秘书Jean1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拜登政府已经了解虚拟货币行业近期的情况,并将继续监测形势发展,白宫认为虚拟货币市场需要“适当的监管”。

曾几何时,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风靡一时,大炒特炒的时候,我陷入过深思。因为早年独了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对其分析的国际金融运行体系将信将疑,大概的想法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没书中说的那么夸张吧?但银行霸权的确在国际金融构架成形后就一直掌控着实际控制权。那么问题来了,数字货币的出现的确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中本聪颠覆传统的布局引发的效应迟早能够彻底带来世界货币体系的全面改革,但是这是跟银行抢饭碗的举动,这是直接颠覆传统货币体系的举动,银行真的能够任由它肆意发展壮大吗?我们明显处于两者刚刚起纷争的时代,数字货币何时能够胜出谁也无从知晓,亦或许它很长一阵子都会被压得喘不过气,那么我们现在去投资它的意义何在?我们更多的是在为全新的货币体系战胜传统银行家们助力而已。马斯克追求创新,大力支持数字货币发展;巴菲特和芒格追求价值,认为数字货币一文不值,谁对谁错将有时间去验证我们能的,就是尽量在货币体系前进的潮流中守住自己的那份资本,在别人狂欢的时候保持沉稳,才可以在别人哭泣的时候留住沉稳。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Xavier Zhang | GO Markets 专业分析师


NIO Inc. (NYSE: NIO) announced Q3 financial results before the market open in the US on Thursday. The Chinese automaker fell short of analyst estimates for the quarter. The company reported revenue of $1.827 billion (up by 26.3% from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vs. $1.836 billion estimate.
Loss per share reported at -$0.297 per share vs. analyst estimate of -$0.147 loss per share. ''NIO delivered 31,607 vehicles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2022, representing a solid growth of 29.3% year-over-year and achieving a record-breaking quarterly delivery. Following the delivery of our new product lineup based on NIO Technology 2.0 catering to different market segments, we have witnessed strong growth momentum in user demand and robust foot traffic, especially after the debut of ET5s in stores from September, and expect the ET5 delivery will support a substantial acceleration of our overall revenue growth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22. To meet the growing user demand and shorten the waiting time, we have been working closely with supply chain partners to accelerate production and delivery,'' William Bin Li, founder, chairman and CEO of NIO said in a press release after the latest numbers were announced.
NIO expects revenues of between $2.442 billion and $2.703 billion in Q4, which would be an increase of between 75.4% to 94.2% from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Shares of NIO were up by over 10% on Thursday, despite missing Q3 estimates as the company looks to accelerate production and delivery to meet growing demand in Q4. Stock performance 1 month: -18.74% 3 month: -50.12% Year-to-date: -67.22% 1 year: -75.39% NIO price targets Morgan Stanley: $31 HSBC: $28 Goldman Sachs: $56 Barclays: $34 Mizuho: $42 Citigroup: $31.3 B of A Securities: $26 UBS: $32 Barclays: $19 Deutsche Bank: $20 NIO is the 23 rd largest automaker in the world with a market cap of $17.71 billion.
You can trade NIO Inc. (NYSE: NIO) and many other stocks from the NYSE, NASDAQ, HKEX, ASX, LSE and DE with GO Markets as a Share CFD. Sources: NIO Inc., TradingView, MetaTrader 5, Benzinga, CompaniesMarketCap


热门话题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在周三宣布,其母公司Meta将会进行裁员,人数将达到11000人以上。今年的这波大裁员,也是这家巨头公司最大规模的裁员。裁员的比例占到了总员工人数的13%,其中也将会冻结招聘延长至明年的第一季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削减可自由支配的支出。

此次裁员是跨部门和跨地区进行的,招聘和业务团队等领域的影响比其他领域更大。但是有知情人士进行透漏,此次裁员并没有怎么波及的部门包括从事与虚拟世界相关项目的工程师,共享虚拟世界Metaverse可能将是扎克伯格最后的押宝。38岁的扎克伯格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说道,:我(扎克伯格)将对这些决定,和为什么走到这一步进行负责。我知道这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对受到影响的人我表示非常抱歉。”

其中也阐述了从COVID-19开始,一步步发生问题的原因。“在疫情期间,世界迅速转向在线端,电子商务的激增氤氲而生了表现超凡的增长。有很多人都预测这可能将是一个永久增长,即便是后疫情时代也是如此。”而扎克伯格也是这么认为了,于是在在线端,和虚拟端进行了大幅度的投资。但是可惜的是,没有像预期那么快的发挥作用,或者说是,没有预期的那么快。种种原因表明,这家科技巨头在将业务转向元宇宙后面临了巨大的的财务压力。此次裁员对比推特来说是仁慈了不少,被解雇的员工将获得 16 周的基本工资。他们还将获得每服务一年的额外两周的工资和六个月的健康保险。虽然裁员幅度没有推特那么大,但是人数确实是推特的几倍。自从扎克伯格创立FB 以来,这家硅谷的公司就一直在扩招,到了今年9月底,峰值来到了87314人。此次裁员消息也不禁让人感到唏嘘,对于一家野心巨大而又看上去有无限可能的公司来说,很有可能将是一次命运的转折点。近年以来,Meta 斥巨资收购了Instagram,WhatsApp等公司,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群体,并且在2021年市值超过了一万亿美元。[caption id="attachment_274830" align="alignnone" width="1920"]

03[/caption]时至今日,Meta的市值已经来到了2690亿美元。其中有一些问题也是其自己造成的,首先就是面对新兴公司Tiktok 的处理方式上。TikTok 这样的新竞争对手非常吸引吸引年轻观众,而 Meta 的服务就开始了逐渐“失宠”。在全球经济放缓和数字广告的下降的同时,Meta的主要收入来源开始骤降。上个月,Meta 公布季度利润下滑 50%,销售额连续第二次下滑,但是其支出飙升了 19%。从市场上来看,Meta的股票今年下跌了大约 70%。第二就是新业务Metaverse,准备构建的“元宇宙”。其中投入超过数十亿美元,这个做法可以说是野心勃勃,很大可能性会改变目前的格局。但是,风险也是巨大的。首先就是大众没有那么快接受。其次就是目前存在科技壁垒,有相当一部分的科技问题并没有攻破。最后就是目前世界经济环境不稳定,美国处于加息周期中,很多人在疲于奔命“拼”生活,没有空闲资金来购买这些新兴产品,也没有时间关注这些科技发展的如何。

综合来看,在Meta自己本身财政压力的情况下,高额押注元宇宙项目,其实具有非常大的风险,虽然在个人看来,这个项目有着非常棒的前景,但是就目前情况,达成我们所期待的元宇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更需要时间。而这两项,可能也是Meta公司,或者扎克伯格最缺少的东西了吧。不管未来结果如何,我们也将是这次时代豪赌的见证人,甚至参与者,抓住机会,珍惜时间,享受人生吧。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Neo Yuan | GO Markets 助理分析师


热门话题
2022年11月9日,NAB国民银行公布了2022年财年的财报,虽然面临着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但是NAB在存款领域、资产负债表领域表现不错。相比于2021年,NAB的经营收入都有所增加,在派息比例上也同比增加了18.9%。而对于银行业来说,NAB的股本收益率比较高,2022年达到11.7%,超过去年的10.7%和2020年疫情的8.3%。

本次财报中比较突出的部分,是对于银行内部员工的培养和培训,包括在客户服务,专业能力以及风险意是培养等多方面提升团队综合能力,并获得4800个行业内的技术认证。并且在内部重新设计了系统Nab One,使团队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NAB在行业内的口碑大幅度提升,其在零售业务,中小生意业务,以及机构业务中位于澳洲同行业领先地位,大部分业务占据第一或第二的位置。NAB的业务增长带你来自于生意贷款,其中中小生意贷款增速较快,增速超过12%。住房贷款增加7.1%。而储蓄方面,商业储蓄增加17%,居民储蓄增加11%,并且商业储蓄大于居民储蓄。所以在经济周期活跃的时候,NAB的表现大概率优于其他银行。而在经济衰退风险加大的2022-2023年,该数据对股民来讲,就显得略有风险,坏账率攀升的可能性增加。但目前来看,经济不景气,企业存款动力更强,减少扩张,资金更充足。因此总体来讲对NAB是利好和利空都有。

NAB继续开展数字贷款渠道,减少贷款总成本,同时继续深耕商业贷款相关领域。公司账户开户数量持续快速增加,在过去一年的时间跨度中,增速超过20%。在住房贷款领域,随着竞争逐渐激烈,NAB更注重用户体验和便捷性,为客户和broker开发更简单的操作软件和定制的贷款产品,通过分层LVR等功能去实现不同用户和broker的需求。在2022年第三季度之前,房屋贷款增速都是正向增长,但是到了第四季度,预计房屋贷款需求会相比于上一季度下降40%。目前,NAB有70%的个人账户通过APP或线上完成开设,这一比例从2020年的62%一直稳定攀升。前台人工转账总量持续下降,为后续NAB降低运营成本继续推进。但是,随着薪酬上升,通胀走高和投资加大,对NAB来说,2023年依旧压力较大。预计明年投资15亿澳币。对于房产市场,NAB预计会从高点回落共计20%,在2022年结束会下降5%左右。加息对现金支出的压力增加。DLVR大于90%的高违约金额大约是10亿澳币,未来对于贷款金额总额将会继续下调,进一步缩进信贷。

总的来说,NAB会进一步丰富贷款组合,降低整体风险,并对未来房产市场价格回落和经济衰退做更严格的风控。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Jacky Wang | GO Markets 亚洲投研部主管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NYSE: DIS) reported the latest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fourth quarter and fiscal year ended October 1, 2022, after the closing bell in the US on Tuesday. The biggest entertainment company in the world missed both revenue and earnings per share estimates (EPS) for the quarter. The company reported revenue of $20.15 billion for the quarter (up by 9% year-over-year) vs. the $21.268 billion estimate.
EPS reported at $0.30 per share (down by 19% year-over-year) vs. the $0.558 per share expected. Revenue reached $82.722 billion for the fiscal year that ended October 1, 2022 – up 23% from the previous year. EPS reported at $3.53% per share, up by 54% from 2021. ''2022 was a strong year for Disney, with some of our best storytelling yet, record results at our Parks, Experiences and Products segment, and outstanding subscriber growth at our direct-to-consumer services, which added nearly 57 million subscriptions this year for a total of more than 235 million,'' Bob Chapek, CEO of Disney said in a press release. ''Our fourth quarter saw strong subscription growth with the addition of 14.6 million total subscriptions, including 12.1 million Disney+ subscribers.
The rapid growth of Disney+ in just three years since launch is a direct result of our strategic decision to invest heavily in creating incredible content and rolling out the service internationally, and we expect our DTC operating losses to narrow going forward and that Disney+ will still achieve profitability in fiscal 2024, assuming we do not see a meaningful shift in the economic climate. By realigning our costs and realizing the benefits of price increases and our Disney+ ad-supported tier coming December 8, we believe we will be on the path to achieve a profitable streaming business that will drive continued growth and generate shareholder value long into the future. And as we embark on Disney’s second century in 2023, I am filled with optimism that this iconic company’s best days still lie ahead,'' Chapek added.
Shares of Disney were little changed at the end of the day on Tuesday, down by 0.53% at $99.94 a share. The stock fell by around 9% in the after-hours trading after missing Wall Street estimates for the previous quarter. Stock performance 1 month: +7.30% 3 months: -7.61% Year-to-date: -35.50% 1 year: -42.95% Walt Disney price targets Keybanc: $143 UBS: $135 Rosenblatt: $134 JP Morgan: $145 B of A Securities: $127 Arete Research: $263 Credit Suisse: $157 Wells Fargo: $145 Goldman Sachs: $140 Walt Disney is the 50 th largest company in the world with a market cap of $182.12 billion.
You can trade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NYSE:DIS) and many other stocks from the NYSE, NASDAQ, HKEX, ASX, LSE and DE with GO Markets as a Share CFD. Sources: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TradingView, Benzinga, CompaniesMarket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