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心
学习中心

市场资讯及洞察

每日财经快讯
圣诞周行情分析

热门话题

尽管上周美股三大股指周线全部扩大跌幅,道指标普均下破十周均线,纳指勉强撑住5周均线,但下跌原因显而易见,美联储利率决议透露的2025年降息节奏变缓成为主要影响点,GDP的超预期彰显美国经济强势,股市很难大幅下跌,周五的走法就快速令市场看到了反弹希望,加上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数据没有进一步反弹而低于预期,市场的短期回落似乎仅仅围绕通胀因素展开。然而当初美联储首降并非因为通胀达标,而是因为就业数据的困境,之前也提到过,目前就业情况在美联储看来重要性是超过通胀数据的,通胀的反弹十分缓慢,目前4.5%的利率上限跟没有降息的澳联储持平,长期效果是足以让通胀缓慢回落的。本周由于没有重大金融数据影响市场,加上圣诞假期缩短了整周交易时间,因此股市整体会显得较为平稳,预期不会和上周一样大涨大跌,标普有望重回十周均价以上,只不过目前K线均线和MACD等技术指标均不利好股指周级别走向,仅有上周五出现的超卖信号提前暗示了股指大反弹。

板块方面周五普涨,仅国际铀价跌破整年最低支撑,美铀ETF继续小幅下跌,美铀股也普跌收盘,进一步分化了核电技术和铀矿资源的走势,美国的发展将更依赖自身核技术,特朗普关税政策预期对美国自身用铀产生很多压力,国际环境错综负责,哈萨克斯坦2025铀矿减产,澳大利亚迟迟未能取消铀开采禁令,俄罗斯已经限制对美铀矿出口,加拿大很可能因为美国对其关税增加而限制铀矿出口当作反制筹码。综合分析国际铀资源供应,2024年回落一整年的铀矿极有可能在2025年迎来大反弹,而核技术更是优于铀矿的选择。AI方面,2024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已经开始体现效果,2025年将会是AI应用层爆发的一年,诸多AI应用题材股都是不错的埋伏对象,不必拘泥于短波段,可以大胆长持。特斯拉暴涨后回调还在继续,技术面显示上周仅仅开始回调,因为不必着急加码。英伟达回调一个月有余,周五的拉升并未给出反转信号。高科技巨头们的表现短期难以复制特朗普刚当选时候的走势,目前AI中小型成分股的表现会更好一些。量子计算是纯炒作题材,博弈性极强,注意风险。比特币概念短期也没有很好的外部环境助推了,鲍威尔打压性发言后比特币短期很可能被压制在10万以下。

美元周五因核心PCE低于预期而回落,108的高位终究很难站住,金价因此大幅反弹重回2600平台,美元震荡短期区间106至108,而黄金处于2600至2700的价格都是较为符合市场环境的。恐慌快速被消化后回落,本周也较难更上一层楼。油价振幅较小,美油依然被压制在70美元以下。外汇方面美元回落助推了非美货币反弹,但澳元依旧乏力,澳美涨幅不大,未能站上0.63平台,而日本因为对加息的模糊态度令日元继续贬值,美日和澳日均继续小幅上涨。美元人民币也被验证了7.3平台的超强压力,目前也回落至7.28平台,短期依然看不到逾越的可能。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Xavier Zhang| GO Markets 高级分析师

Xavier Zhang
December 23, 2024
中央银行
在垃圾时间里寻找新赛道,2025年澳洲经济展望

热门话题

转眼间,2024年的最后几周已经到来。回顾这一年,从数据看,全球MSCI股票市场平均回报率达到两位数。尤其美股连续两年涨超20%,相反结果澳股却总觉得差了一口气。以下是我们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和展望:1. 澳洲央行(RBA)利率:预期 vs 现实年初的时候,市场预计到2024年底澳洲会降息三次。然而,通胀顽固,澳洲央行不得不按兵不动以压制通胀。尽管如此,在12月的会议上,央行终于放出了鸽派信号,这种审慎的态度也为2025年的政策调整打下了基础,也预示着澳洲央行的关注点正从控制通胀逐渐转向刺激经济增长。

2025年市场普遍预计首次降息会在4月左右,最快可能在2月,最晚则可能推迟到5月。不管具体时间如何,基本共识是:一旦开始降息,很可能会有一连串的调整,到2025年底,现金利率可能会降至3.6%。2.强劲的劳动力市场今年澳大利亚的就业市场表现堪称亮眼。首先是创纪录的就业率:就业和劳动力参与率屡创新高,特别是女性的参与率表现突出。这主要是由于2020年疫情期间移民政策开闸放水、企业在疫情后的恢复期也不敢大刀阔斧的裁员,以及公共部门(如教育、医疗和酒店业)都在持续招聘,这些对就业市场形成了有力支撑。但是要注意2025年的澳洲大选可能是一个分水岭。如果新政府上台或财政政策转向紧缩,可能会对就业增长带来压力。相反,如果就业数据突然转弱,央行可能不得不加速降息。3.工资增长放缓但仍是焦点今年早些时候,工资增长曾创下新高,甚至达到“有记录以来最强”的水平。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增速开始放缓。虽然名义工资上涨,但与通胀水平差不多,实际工资几乎没有增长。进入2025年,工资问题仍将是政策讨论的核心:第一,最低工资增长紧随通胀水平(预计将超过3.5%);第二,工业关系改革增加了工资增长的刚性;第三,企业协议中工资增幅加快,平均已达到4%;第四,没有生产率的同步提高,这种工资压力可能会影响央行降息的步伐。

4.股市高歌猛进,但隐忧渐显2024年,澳大利亚股市的估值倍数飙升,反映出市场对利率见顶和降息即将到来的乐观情绪。ASX 200的未来市盈率达到了澳大利亚银行业在2024年主打一个再创新高,涨幅远超市场25%。尤其是联邦银行(CBA)过去12个月股价甚至飙升了40%。这主要是因为被动投资资金(如ETF)和养老金持续流入,为银行股提供了有力支撑。2025年银行业可能面临来自中国经济前景、全球风险资产表现的变化,以及养老金监管的潜在压力。然而澳联储降息对于分母端的改善可能形成一定股价支撑。5.银行业交出惊喜答卷澳大利亚银行业在2024年主打一个再创新高,涨幅远超市场25%。尤其是联邦银行(CBA)过去12个月股价甚至飙升了40%。这主要是因为被动投资资金(如ETF)和养老金持续流入,为银行股提供了有力支撑。2025年银行业可能面临来自中国经济前景、全球风险资产表现的变化,以及养老金监管的潜在压力。然而澳联储降息对于分母端的改善可能形成一定股价支撑。

6.铁矿石意外具有韧性铁矿石价格在2024年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期,每吨价格比市场预测高出20美元以上,这主要归因于成本曲线的优势和下半年需求的恢复。往期周二的文章分析过很多次了,铁矿石表现与中国政策密切相关,2025年也不会是例外。同时,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可能对澳大利亚这个资源出口国带来新的冲击。在我们挥别2024年澳股和经济的低迷,展望2025年,投资者和交易者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需要在盈利增长的挑战、选举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全球经济和政策变化的交汇点中寻找机会。成功的关键在于看清宏观信号,把握各行业的独特机会。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Evan Lucas (Christine Li 整理)| GO Markets 墨尔本中文部

Flora Fan
December 20, 2024
每日财经快讯
科技巨头的年终盘点:2024年表现与2025年预期

热门话题

2024年,全球科技股在高利率和经济不确定性中依旧有着亮眼的表现,以英伟达(NVIDIA)、苹果(Apple)、特斯拉(Tesla)和亚马逊(Amazon)为代表的科技巨头表现亮眼,尤其在人工智能(AI)、芯片、电动车以及云计算领域的突破成为市场焦点。今天我们就从这几个公司为切入点来总结一下科技板块在2024年的表现和对2025年的展望。

英伟达(NVIDIA):AI芯片浪潮中的绝对赢家2024表现:英伟达在2024年延续了其在AI芯片领域的霸主地位,Blackwell GPU需求持续超预期,推动数据中心业务爆发式增长。2024财年第三季度,英伟达总营收达到181.2亿美元,同比增长206%,远超市场预期。而在股价方面,英伟达股价在2024年累计上涨超过150%,跻身全球最具价值公司行列。2025年展望:英伟达计划在2025年大规模交付Blackwell GPU,预计将进一步推动AI产业链的优化和增长。但同时英伟达也面临着市场份额的竞争,比如这个月尤其是这周涨势喜人的博通,在2024年全年AI相关收入飙升220%,达到122亿美元,股价今年也有超120%的增长,而反之,英伟达自上周五以来下跌进入了调整区。苹果(Apple):创新与挑战并存2024表现:苹果在2024年发布了备受瞩目的iPhone 16系列,并积极推进Apple Intelligence的AI功能,但产品延迟交付影响了市场预期。与此相反,苹果的服务业务(如iCloud、Apple Music)依旧保持稳定增长,Q3财报显示服务收入达到22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近30%。尽管苹果的股价在2024年波动较大,但累计还是上涨约30%2025年展望:苹果将在2025年逐步完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并加速与iPhone、Mac等硬件设备的融合,推动AI功能的全面落地。

特斯拉(Tesla):在压力中前行2024表现:特斯拉在2024年面临了电动车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但通过降价策略还是维持住了市场份额,Q3财报显示,特斯拉交付量达到43.5万辆,略低于市场预期。但与此同时,特斯拉在AI自动驾驶方面取得突破,FSD(完全自动驾驶)Beta版本进入更多市场试点。股价方面,特斯拉全年累计上涨约50%,主要受AI技术落地预期和新产品发布的推动,美国大选的结果也在某些程度上推动了特斯拉的股价上涨。2025年展望:特斯拉预计在2025年大规模交付Cybertruck,将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但在全球电动车价格战中,特斯拉需要在保持利润率和市场份额之间找到平衡。亚马逊(Amazon):电商与云计算双引擎驱动2024表现:亚马逊在2024年电商业务表现稳健,第三季度AWS收入同比增长12%,达到234亿美元。在高通胀环境下,亚马逊通过提高物流效率和Prime会员服务优化,吸引了更多消费者。而得益于电商复苏和云服务的增长前景,2024年亚马逊的股价累计上涨60%。2025年展望:AWS将继续加大在AI领域的投入,推动生成式AI技术与云服务的深度整合。但亚马逊同样面临着全球电商市场的紧张竞争,在这种局势下,亚马逊还要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和成本结构。

在我们了解了这些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之后,我们可以看2025年科技股的发展风向依旧良好,但是潜在风险与机遇我们也不能忽视:1. AI泡沫风险AI领域虽然是市场热点,但部分科技公司的估值已处于高位。2025年,如果AI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一轮市场调整。2.供应链与地缘风险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芯片短缺问题,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仍是科技巨头面临的重要挑战。3.加息周期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对于加息减息的不确定也会造成市场的不稳定情绪,尤其对高估值科技股产生压力。4.新兴市场的机遇科技巨头在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丁美洲)拥有广阔的增长空间,这将是2025年各大公司重点发力的方向。2024年,全球科技巨头凭借AI、电动车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维持了强劲增长。展望2025年,科技巨头们将面临更多创新突破和市场竞争的挑战。在政策和经济环境逐步明朗的背景下,科技股依然有望引领全球资本市场,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领域。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Yoyo Ma | GO Markets 墨尔本中文部

Flora Fan
December 19, 2024
Central Banks
Oil, Metals, Soft Commodities
2024 and 2025 what happend and what will

2024 – Where did that go? As we sit here and review the last weeks of 2024, it has dawned on us that 2024 was the year of wanting everything and getting nothing. Now that might sound like a ridiculous statement considering equities across the MSCI world are averaging double digit returns for 2024.

In fact in the US they are on track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of 20% gains or more. So we certainly gained something, but what we have come to the realisation is that 2024 was a year of anticipation and more anticipation and more anticipation but nothing being delivered particularly here in Australia. So let us put forward our reasoning. 1.

RBA Rates – Pricing v the reality The start of 2024 it's hard to believe that three rate cuts were fully priced in to the cash right by December this year. The pricing versus the reality facing the RBA in 2024 was one reason that we have probably seen muted movements in currencies and bond markets. We do need to commend the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RBA) for navigating what has been a perplexing year in 2024.

As mentioned, we start the year influenced by global central banks for multiple rates, driven in particular by the U.S. Federal Reserve. However, by mid-year, pricing shifted so dramatically it moved through 189 basis points to be factoring in not one but up to four rate increases as inflation remained in a state of suspension as sticky components slow the rate of change and has seen underlying inflation holding at 3.5% and above.

Despite this the RBA held rates steady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has now adopting a dovish tone at its December meeting. This is key – its 2024 cautious approach is seeing 2025 pivotal shift and the board is now making it clear that its focus of managing inflation risks is starting to switch to addressing growth concerns. Market forecasting has easing beginning at the April meeting, the range from economists is February through to May 2025.

Whenever it starts, the consensus between the market and the theorical world is the same – one cut will bring several and come December 2025 the belief is the cash rate will be as low as 3.6%. 2. Labour Market The other factor that has keep the RBA on the sidelines has been employment. IF we were to look at employment in isolation it should be championed.

Underemployment, underutilisation and unemployment as a whole is – strong. It has completely defied expectations in 2024, with employment levels reaching record highs and participation levels for the population and women in particular also at records.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part of the reasoning for this is robust immigration, cautious corporate behaviour toward redundancies and then the big one public sector hiring.

Surges in hires for education, healthcare, and hospitality, drove public sector resilience, offsetting weakness in private sectors like manufacturing, mining, and financial services. What could force a change here is the 2025 Federal election – a minority government or even a change of government could lead to fiscal restraint and dampen employment growth, while a surprising downturn in job data could prompt the RBA to expedite rate cuts and increase the amount of cuts as well. Something traders will need to have their fingers on. 3.

Record level Wage Growth Wage growth, a key concern earlier in the tightening cycle, moderated in 2024, easing pressure on policymakers both on the fiscal and monetary side. At one point their wages were growing at levels not seen since record began. However, it did coincide with an inflation level of a similar rate meaning real wages were flat.

Looking into 2025, wages remain a concern for rate watches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Minimum wage has consistently follow the inflation rate with a premium suggesting the will increase exceeding 3.5%. Industrial relations reforms over the past 2 years have embedding wage rigidity. Finally accelerating wage increases in Enterprise Bargaining Agreements are now averaging 4%.

Without corresponding productivity gains, these dynamics could challenge the RBA’s assumptions, complicating the path to rate cuts. 4. Gravity defying markets Earnings multiples of the ASX 200 and its sector have soar in 2024. It’s a reflect of the optimism bordering on exuberance about peak interest rates and an imminent easing cycle.

The forward P/E ratio of 17.9x is well above the 10-year average of 16.0x and significantly above its historical average of 14.2x. Looking into 2025 – yes, these multiples are stretched, but when put into a global context it is understandable and even defendable. For example - Australian equities trade at a 21% discount to the S&P 500’s multiples and expectation for the US market in 2025 is one of further expansion.

Thus to sustain these levels robust earnings growth are needed to close the P/E gap. A 17.0x multiple down from 17.9, would meet expectations. 5. Banks being banks?

One area that we note has not just defy expectations but also logic is Australian banks. The banking sector was the standout performers in 2024. The sector outpaced the broader market by 25%, not hard when you look at CBA which has surge 40% in the past 12 month.

It’s even more remarkable when you compare it to the material sector, it has outperformed its cycle peer by 50.2%. The surge in passive investment flows (exchange traded funds and the like) which is growing at record levels, alongside superannuation sector contributions, fuelled this robust performance considering the Big 4 and Macquarie sit inside the top 20 and make up 45% of the ASX 20. However, this dominance is likely to face challenges in 2025.

Key factors to watch include China’s commodity and economic outlook, shifts in risk asset performance, and potential regulatory scrutiny of superannuation’s ties to bank equity. Couple this with stretched bordering in snapping valuations – the risks underscore the sector’s sensitivity to macroeconomic and policy developments going forward and overdone investment. 6. Iron Ore – heavy lifting Iron ore defied the forecasts in 2024.

The expected collapse never truly eventuated buoyed by cost-curve dynamics and stronger-than-expected demand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year. Prices exceeded consensus estimates by upward of US$20 a tonne and, provide a tailwind for materials. But and it is a major but China remains a pivotal factor.

Broad-based policy stimulus announcements in late 2024 lifted sentiment, but execution and clarity remain uncertain. China is looking to stimulate itself in 2025 and that will determine whether materials can close the performance gap with commodity prices in 2025. The other big unknown for Iron Ore – Trump 2.0 and his future tariffs on Australia’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Signing off 2024 was a year defined by shifting dynamics across monetary policy, sector performance, and macroeconomic trends. As we move into 2025, investors and traders will face a complex landscape shaped by earnings growth challenges, election-related uncertainties, and potential shifts in global economic momentum and policy. Successfully navigating these factors will come from understanding the macroeconomic signals and sector-specific opportunities they will present.

Mike Smith
December 19, 2024
每日财经快讯
澳洲经济2025年展望

热门话题

2025年的澳大利亚经济在疫情影响淡出后已恢复常态增长,但全球经济格局与地缘政治因素仍对其外部环境构成挑战。特朗普的再次上台可能使美国在对华政策上继续保持高压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同时重振传统能源产业与制造业,对全球供应链与大宗商品需求模式产生一定影响。加上特朗普上任后新的政治经济格局形成,我们给出以下澳洲宏观经济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与对外关系澳大利亚身处亚太区域,经济高度依赖对华资源出口(铁矿石、煤炭、天然气等)。如果中美关系在特朗普任期内再度紧张,澳大利亚对华出口或面临政策性不确定性。然而,2023-2024年中国内需转型与基建升级仍保持资源需求稳健,中印等亚洲新兴市场对澳大利亚资源与农产品的采购仍较积极。2025年澳大利亚GDP增速预计在2.0%-2.5%区间,相较2023-2024年略有提升但不及疫情前中枢。二、货币政策与利率走势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在2023/2024年期间已结束连续加息周期,2025年初进入政策观望期。随着全球通胀压力缓和,RBA可能在2025年维持相对中性的货币政策立场。2025年现金利率目标区间约在3.5%-4.0%之间,相较2022-2023年的快速加息高点略有回调或保持稳定。若特朗普政府采取减税、基建刺激并导致美国通胀回升,美联储可能再次小幅收紧,美国与澳大利亚利差变化或影响澳元走势。三、汇率走势(澳元美元)2025年澳元兑美元汇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全球风险偏好、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中国需求与美国货币政策。中美关系紧张若拖累中国经济增速,或压制大宗商品价格并不利于澳元。然而,若特朗普政策导致美国财政赤字扩大与美元中长期疲软,加之澳大利亚经济基本面稳健,澳元仍有望在0.65上方区间震荡。

四、房地产市场2023-2024年受加息抑制,澳洲房价曾经历温和回调。但2025年在利率趋稳、人口增长(移民回暖)、租赁需求坚挺以及长期住房供给偏紧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将趋于企稳甚至小幅回升。首府城市(悉尼、墨尔本)房价在2025年或有3%-5%的平均涨幅。租金市场仍偏紧张,投资房产回报率上升。但需警惕若国际贸易环境再次恶化,或中国需求下降,引发经济信心走弱,对房市产生间接影响。五、股市表现与行业分析2025年澳大利亚股市在全球风险偏好平稳、RBA政策中性及企业盈利温和增长的条件下,有望小幅上涨。ASX 200指数在2025年或较2024年底点位上升5%-10%。行业分析:矿业与能源:若中美关系紧张拖累大宗商品需求增速,矿业股表现或较2021-2022年逊色,但基础建设需求仍支撑铁矿石价格在合理区间维持。能源股在特朗普促进传统能源政策下或受益于油价温和走高。金融与银行业:在利率回稳及贷款需求平稳增长下,银行股保持稳健盈利。监管趋严与国际资金流动变化对银行息差有影响,但总体稳中有升。科技与新兴产业:尽管澳大利亚本土科技企业少于美股市场,但数字化、清洁能源转型仍带来结构性机会。消费与零售:疫情后消费模式回归常态,薪资增速与就业稳定支持内需,零售股稳健增长。

在股票市场的具体配置中,给出以下标的参考(一)银行与金融服务行业逻辑与数据推理:

  1. 宏观逻辑:2025年澳大利亚经济增速温和(2.0%-2.5%),通胀回落至2%-3%区间,RBA利率在3.5%-4.0%区间稳定,这意味着银行业的净息差(NIM)相对2022/2023年已不再受频繁加息周期扰动,更趋稳定。
  1. 负债端与资产端数据参考:随着房市在2025年企稳小幅回升(预计房价上涨3%-5%),按揭贷款需求温和增长,企业信贷在经济正常化下保持约5%-7%的年增长。银行业可获得稳定的息差与低坏账率(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5%-0.7%之间)。
  1. 行业龙头财报信息(假设2024年数据):

澳洲联邦银行(CBA):2024年净利润假设约100110亿澳元(参考2022年实际约100亿澳元左右),2025年在贷款总额小幅增长及信贷质量保持稳健下,净利润可温和增长3%-5%。股息率约在4%-5%,分红稳定。西太平洋银行(WBC):2024年净利润假设约6070亿澳元,2025年可在稳健的经济环境中维持中个位数增长。推荐标的:CBA(ASX:CBA):作为澳洲最具实力与品牌效应的银行,资本充足率高(CET1比率>11.5%),2025年预期股息率约4%-4.5%,市盈率约15-16倍,估值合理。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若投资者寻求相对估值较低的银行,可考虑澳新银行(ANZ)或西太平洋银行(WBC),2025年息差改善有望带来盈利增长。

(二)矿业与资源行业逻辑与数据推理:

  1. 宏观背景:2025年美国特朗普政府有可能在能源和基础建设上有所倾斜,但全球经济增长中枢仅温和提升。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继续消化铁矿石、煤炭与液化天然气。由于地缘风险与潜在关税措施不确定,资源价格较20212022年周期性高点有回落但仍处于历史中等偏上水平。铁矿石价格假设维持在90110美元/吨区间(20222023年的高点曾达120150美元/吨)。
  2. 数据参考:BHP集团(ASX:BHP)2024财报假设:净利润约150180亿美元(2022财年真实数据约300亿美元高点,已在20232024年因价格回落减半),2025年在价格稍有企稳、产量稳定基础上,净利润可持平或小幅增长2%3%。股息发放趋于常态化,股息率约5%左右。力拓(Rio Tinto,ASX:RIO)类似逻辑,2025年利润稳中微增,股息分配稳定。

推荐标的:BHP(ASX:BHP):作为全球多元化矿业巨头,业务不局限于单一矿种,拥有铁矿石、铜、镍等多元资产组合。铜在全球能源转型中需求向好,弥补铁矿石价格周期性下滑风险。2025年股息率预期约4%5%,市盈率约1012倍,估值不贵。RIO(ASX:RIO)同样可考虑,但弹性略低于BHP。

(三)能源与清洁技术行业逻辑与数据推理:

  1. 传统能源:特朗普政府可能放松对化石能源的限制,有利于全球油价维持中高位。假设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在7080美元/桶区间,较2023年有所稳定。澳大利亚的天然气与煤炭出口保持稳健,对相关企业盈利有支撑。
  1. 清洁能源:澳大利亚政府中长期政策倾向可再生能源发展,2025年太阳能与风能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对锂矿(电池金属)、镍钴等供应链需求较旺。
  1. 数据参考:

Woodside Energy(ASX:WDS,伍德赛德能源):2024年净利润假设约5060亿美元(受20222023年高油气价推动),2025年油气价略有回调但仍稳健,净利润微降或持平。股息率仍有3%4%。Pilbara Minerals(ASX:PLS,锂矿商):2024年销量与价格稳定增长。2025年全球电动车需求拉动锂价稳健,预计营收增长10%-15%,净利润增长放缓但仍有正向扩张空间。市盈率可能较高(20倍以上)但符合增长预期。推荐标的:稳健型:Woodside Energy,分红稳定、受大宗商品价格支撑。 成长型:Pilbara Minerals(PLS)或其他锂矿股,从电动化趋势中获益。2025年电池金属需求仍旺,锂价虽较2022年峰值低,但相对历史仍高位。

(四)消费与零售行业逻辑与数据推理:

  1. 宏观背景:2025年澳大利亚失业率较低(4%-4.5%)、薪资增速回暖(年薪资增幅3%-4%),有利于消费市场稳定。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温和,消费品需求结构稳固。
  1. 数据参考:

Woolworths(ASX:WOW):作为澳洲最大超市连锁之一,2024年净利润假设约1720亿澳元(参考历史数据,2022财年净利润约15亿澳元),2025年受消费回暖,净利可增长5%-8%。股息率约3%,市盈率较高(20倍以上)但业务稳定抗周期。Wesfarmers(ASX:WES):旗下拥有零售(Bunnings、Kmart)及化工、能源、肥料等多元业务。2025年多元化业务抵御经济周期波动,利润增长5%左右,股息稳定。推荐标的:Woolworths(WOW):适合寻求防御性投资的投资者,在经济中后周期具有较强抗波动属性。 Wesfarmers(WES):适合偏长期投资,布局零售与多元业务,2025年利润稳健增长。

(五)科技与新兴产业逻辑与数据推理:

  1. 宏观背景:虽然澳大利亚科技板块规模不及美国,但在2025年数字化转型和线上服务仍是趋势。随着云计算、数据分析、线上支付与教育科技的发展,一些本土科技公司可获得成长机会。
  1. 数据参考:

Xero(ASX:XRO),云会计软件企业,2024年营收假设年增15%-20%,净利润转正或稳步提升(2022/2023年Xero处在快速扩张与扭亏阶段)。2025年中小企业采用云端财务管理比例提升,Xero付费用户增加5%-10%,净利率改善23个百分点。市盈率仍高,但成长前景较优。WiseTech Global(ASX:WTC),全球物流软件提供商,2025年受益于供应链数字化趋势。2024年营收增长20%-25%假设,2025年延续15%-20%增速,净利率上升,高估值(3040倍PE)有业绩增长支撑。推荐标的:成长型:Xero(XRO)与WiseTech Global(WTC),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

(六)数据对比与选择逻辑总结数据维度参考:估值水平(PE):银行股(CBA、WBC)约15倍左右,资源股(BHP、RIO)1012倍区间,消费股(WOW、WES)20倍上下,新兴科技股(XRO、WTC)30倍以上。股息率:资源股与银行股股息率较高(4%-5%),消费股中等(约3%),科技股低(<1%或暂无股息)。成长性:科技与电池金属(锂矿)具备较高成长性,银行、资源稳健或周期性较强,消费品中等成长且防御属性高。风险偏好匹配:保守投资者:优先银行(CBA)+消费(WOW)+部分资源(BHP)。 平衡投资者:增加部分清洁能源金属(PLS)或基础材料(BHP、WES)。 成长导向投资者:配置XRO、WTC等科技成长股,以较小比例参与高潜力领域。

(七)额外逻辑验证

  1. 特朗普因素对行业的潜在影响:

若中美关系趋紧,资源需求增速可能放缓,铁矿石价格承压,因此资源股增长有限,但BHP等多元化巨头抗风险能力较强。若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可能打压澳元和新兴成长股估值,需选取质地优良、盈利已现改善的公司(如Xero在20242025年完成盈利转正)以降低估值收缩风险。若美国强化传统能源,有利能源价格稳定,Woodside这类能源股保持稳健收益。

  1. 宏观数据和上市公司财报关联:

GDP增速2.0%-2.5%,失业率4%-4.5%,薪资增长3%-4%,支撑消费与金融业稳定扩张。利率3.5%-4.0%,通胀2%-3%,为银行保持合理净息差、零售需求不被高利率过度压制创造条件。铁矿石价在90110美元/吨,较历史高位回落,但仍盈利丰厚。BHP等矿企在过去几年资本开支谨慎,债务水平低,成本控制良好,仍可产生充裕现金流。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5年略高于2023年(假设增长510个点),支持零售龙头稳定销售。在2025年的澳大利亚经济环境中,比较推荐的是,在银行、资源、消费、清洁能源与科技等领域找到相对明确的投资逻辑。通过将宏观指标(GDP、失业率、通胀、利率)、行业前景(资源价格、消费趋势、数字化进展)与企业财务数据(利润增速、估值、股息率)相结合,可筛选出CBA、BHP、WOW、WES等稳健标的,并在PLS、XRO、WTC中找出潜力股。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Jacky Wang | GO Markets 亚洲投研部主管

Flora Fan
December 18, 2024
地缘时事
2025年投资报告

热门话题

2025年即将来临,给大家一个宏观概况。报告将从宏观经济趋势、政策环境、地缘政治、行业主题和市场结构等多个角度入手,对2025年的主要投资机会、潜在风险以及市场波动概率进行详细评估与展望。

第一部分:2025年全球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将在前几年动态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呈现出新的均衡。经历了2020年代初期新冠疫情、供应链重组、全球通胀与货币政策收紧周期之后,全球经济在2023-2024年期间已逐步企稳。然而,不平衡的增长、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技术迭代以及绿色转型仍将是决定2025年经济走势的关键因素。1. 宏观趋势与全球增长率预期: 发达经济体:美国在经历了2022-2024年的加息周期与高通胀阶段后,2024年底至2025年初可能处于相对温和的货币政策环境。美国通胀水平在2025年有望回落至2%-3%区间,GDP增速料在1.5%-2.0%之间。欧元区于2024年已基本走出能源价格飙升与供应链紊乱的影响,但结构性问题和地缘政治因素(如俄乌局势余波、对亚洲与中东地区能源依赖重塑)仍将限制增长,预计欧元区2025年增速约为1.0%-1.5%。 新兴经济体: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在2025年将继续担当全球增长引擎。中国在2024/2025年间加速推动制造业升级、绿色能源转型以及内需扩大。2025年中国GDP增速有望在4.5%-5.5%区间。印度方面,人口红利、制造业承接与数字经济发展使得其增速有望维持在6%-7%区间。拉美与非洲的经济增长将更趋分化,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国受益于新一轮全球能源与矿产需求,而其他国家仍面临结构性改革与宏观不稳定。整体来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约为3%-3.5%,高于2024年的中位水平,但尚未回归疫情前的高增长态势。2. 货币与财政政策环境: 各主要央行在2025年将逐渐从紧缩转向中性甚至略宽松的政策立场。美联储2025年上半年可能保持利率在较为中性的水平,10年期美债收益率维持在3.0%-3.5%区间。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则可能在通胀受控后略微放松政策。财政政策层面,美国可能在2025年大选前后注入一定财政支撑,欧元区强调绿色投资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与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将继续通过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刺激内需与科技创新。

3. 地缘政治与贸易格局: 2025年全球化格局更趋区域化。美中在科技、供应链领域的竞争仍在持续,但经贸往来并未完全脱钩。欧盟在能源转型与对华关系中寻求平衡。俄乌冲突进入长期博弈阶段,影响已内化为欧洲战略转型的中长期因素。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相较2023年有所降低,但仍是市场潜在波动源。第二部分:2025年主要可交易产品类别展望在GO Markets经纪商平台上,可交易产品包括外汇货币对、股票指数、商品、贵金属、能源、加密货币以及相关差价合约。2025年这些市场的机会与风险将主要来源于上述宏观因素与行业趋势。一、外汇市场1. 美元指数(USDOLLAR):2025年美元的强势地位相对2024年将有所回落。由于美联储在2025年转向更为中性利率政策,加上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仍然较高,美元可能面临温和贬值压力。然而,美国经济仍具韧性且全球风险偏好增加时投资者可能减少对美元的避险需求。2. 欧元/美元(EUR/USD):随着欧元区经济逐渐企稳、能源危机余波减弱,2025年欧元对美元可能相对坚挺。3. 英镑/美元(GBP/USD):英国在2025年可能仍面临Brexit后续影响与经济结构调整,增长相对脆弱,但若英国央行适度宽松以刺激内需,英镑对美元在美元整体走弱背景下亦有望小幅走强。4. 澳元/美元(AUD/USD)与纽元/美元(NZD/USD):澳新两国受益于大宗商品需求回暖与对亚洲的贸易联系。2025年若中国与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旺盛,澳元与纽元有望稳中有升。AUD/USD或有机会向0.70靠拢。概率预期:AUD/USD站稳0.7上方的概率约60%。

二、股票指数(指数CFD)1. 美国股指(标普500、纳斯达克100、道琼斯工业平均):2025年美国股市在温和增长与企业盈利稳步提升的背景下,估值相对合理。科技股在AI、云计算与绿色科技的推动下仍具增长潜力,大型价值股受益于稳定的经济基本面。预计标普500有望较2024年底点位上涨5%-10%,纳斯达克100在科技创新推动下或涨10%-15%,道指则相对稳健,上涨5%左右。概率预期:标普500全年涨幅5%-10%的概率约50%,纳斯达克100领先标普500表现的概率约65%。2. 欧洲股指(德DAX、英FTSE、法CAC): 欧股在2025年仍将受到地区增长乏力与结构性问题掣肘。但欧盟强调产业链自主与绿色能源转型,将利好新能源、半导体与电动车供应链企业。德DAX或增长3%-8%,法CAC5%-10%,英FTSE受英镑升值与经济结构因素影响,上涨幅度相对受限在0%-5%。概率预期:DAX涨幅5%左右的概率40%,CAC表现略优于DAX的概率50%,FTSE受限于英国经济增长乏力,平淡表现概率60%。3. 亚太股指(中国A50、日经225、澳洲ASX200):中国在2025年经济增长与内需回暖、科技产业升级利好股票市场,A50指数有望实现8%-15%的涨幅。日本在结构性改革与宽松货币政策延续下,日经225或继续走高5%-10%。澳洲ASX200受大宗商品与本地经济稳定驱动,上涨5%-10%。概率预期:A50涨幅超过10%的概率约40%,ASX200涨幅5%10%的概率60%。

三、商品与贵金属1. 黄金(XAU/USD): 2025年黄金将受益于全球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地缘风险隐忧以及投资者对实物避险资产的中长期配置需求。但在美联储不再激进加息的背景下,实际利率上行压力减轻,有助于金价企稳甚至上涨。黄金可能在2025年于2200-2800美元/盎司区间震荡。2. 工业金属(铜、铝等): 全球绿色转型与电动车需求提升将带动铜等有色金属需求。2025年铜价有望上行5%-15%。 概率预期:铜价上涨超10%的概率约40%,若中国及印度需求不及预期,铜价涨幅收窄至5%以下概率30%。

四、能源(原油与天然气)1. 原油(WTI、Brent): 全球经济扩张提速与OPEC+继续保持供应谨慎,将支撑2025年油价。WTI可能在65-85美元/桶区间,Brent在70-90美元/桶区间。概率预期:WTI保持在70-80美元区间的概率50%,若地缘局势缓和、供应增加,油价跌至65美元以下概率20%。2. 天然气: 欧洲对天然气依赖度在2025年已重新配置,LNG供应稳定,但仍存在价格波动。天然气价格相对于2023年左右的高位已大幅回落,2025年保持相对稳定,波动区间收窄。概率预期:天然气价格稳定、波动较低的概率约60%,若冬季严寒或供应意外中断,天然气价格短期飙升概率20%。

第三部分:2025年投资主题与策略建议1. 资产配置分散化: 在2025年,宏观环境更趋均衡,但不确定性仍存。建议投资者在外汇、股指、商品、贵金属及加密货币间保持适度分散。地缘政治与政策调控可能改变市场预期,多元化有助于降低组合风险。2. 关注新兴市场与亚洲主题: 中国与印度等亚洲经济体在2025年增长强劲。与其相关的货币对(如AUD、NZD)、商品(有色金属)、股指(中国A50、印度股市相关指数)具有较好配置价值。3. 布局新技术与绿色转型板块: 全球政策引导下,绿色能源、清洁技术、电动车、半导体与新材料企业或有超额收益机会。欧美与亚洲股指中的相关板块值得关注。4. 谨慎对待加密货币与监管环境: 尽管加密货币在2025年可能进入更成熟阶段,但监管框架趋严与传统金融机构参与度上升会使价格波动减小,同时也使得短期炒作空间受限。建议理性配置,避免过度杠杆。

第四部分:风险与对冲策略1. 地缘政治风险对冲: 若2025年地缘局势再次紧张,可考虑通过买入黄金或VIX指数相关产品进行对冲。外汇市场上,美元与瑞郎仍可作为避险货币选择。2. 通胀与利率风险对冲: 若通胀意外重返高位或利率出现意外波动,债券期货、贵金属、商品期货与外汇套期保值手段可降低组合敞口。3. 流动性与信用风险:尽管2025年资金面整体中性,仍需警惕个别国家或企业的信用风险事件。可通过分散投资标的与选择高流动性交易工具(如CFD)快速调整仓位。总结与展望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整体处于疫情后格局重塑阶段的中程:全球经济实现温和复苏,美欧日中政策更趋稳定,新兴市场贡献更多增量动能,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相较2024年有望下降但仍是潜在不确定性因素。货币政策趋稳为风险资产提供温和环境,股指、商品以及外汇市场均可能呈现出相对有序的波动格局。黄金仍是重要的避险与多元化配置工具,加密货币逐步走向合规与成熟,但波动依旧存在。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应采取分散化与灵活性的投资策略,注重风险管理与对冲工具的运用。在GO Markets等平台交易时,可根据宏观周期、政策信号与技术图形进行多品种配置,捕捉全球市场转折与趋势性机会。以概率为参考,灵活调整仓位与杠杆,通过对冲手段平衡潜在市场突发事件对组合的冲击。总之,2025年的全球金融投资环境既不是极度宽松的旧时代,也不是高风险高波动的新常态,而是一个渐趋成熟与多极化、需要精细化策略与风险管控的时代。投资者若能及时识别趋势、用好风险管理工具,仍有机会在国际市场获得稳健的回报。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Jacky Wang | GO Markets 亚洲投研部主管

Flora Fan
December 1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