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心
学习中心

市场资讯及洞察

经济动态
圣诞前奏月零售361亿

热门话题周二, 澳大利亚统计局公布2023年11月零售季调后销售额361.8亿澳元,同比增长2%,高于预期的1.2%。

消费者在10月减少支出可选消费的支出而留待年末的折扣季购物狂欢。上月10月该数据录得负值,为-0.4%,9月则为1%。环比来看,2023年11月对比去年同月零售销售增长2.2%。环比趋势来看,今年在加息环境下,零售销售的环比增长趋势呈现下行,自2022年8月录得19.4%环比增长后断崖式下跌(澳联储同年5月开启首次加息)。这是由于加息收紧了市场流动性,在通货膨胀与信贷紧缩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减少零售支出也在意料之中。

今年年底的黑五购物狂欢自然是本次录得优于预期数据的主要推手。今年各商家线上线下营销活动较往年较早开始布局,物流速度有所提升,以尽全力刺激消费。但是投资者需要降低对于12月零售数据的期待,相关专家表示黑色星期五的销售往往会蚕食周边月份的支出,自 2019 年以来每年经季节性调整后的零售额都会出现下降。即 11 月支出猛增,12 月支出大幅下降。2022 年,11 月支出增长 1.5%,但 12 月支出下降 4.2%。2021 年,11 月份支出增长 6.6%,但次月支出下降 4%。因此预计 12 月的零售额将会下降。另外零售商的反馈似乎也印证该观点。在今年加息的缩进裤腰带消费节奏下,尽管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创纪录销售,澳大利亚零售商协会表示部分零售商反馈圣诞节的销售情况不佳,销售额和客流量下降了两位数。12月零售销售数据甚至可能以外低于预期,投资者需提前关注。那么今年消费哪家强?从行业分类来看,家庭用品零售增长 7.5%,其次是百货商店(4.2%);服装、鞋类和个人配饰零售(2.7%)。黑色星期五销售的成功得益于消费者为应对加息环境下的生活成本压力而寻求折扣。此外,11 月份,食品相关行业均出现上涨,咖啡馆、餐馆和外卖食品服务以及食品零售业均上涨 0.4%。

降息、消费与经济增长零售数据对于判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指导作用,因为零售销售直接反映出消费者支出的增减变化。目前市场认为美联储已经停止加息,而澳洲央行通胀控制较其他央行略有落后,此为澳洲后续加息留下一定空间。因此销售数据的支撑之一是宏观环境,而这也与经济紧密相关。如果澳联储软着陆并考虑降息,零售支出可能会因此增加利好经济。反之,如果利率将在更长一段时间居高不下并且通货膨胀反攻,那么生活成本和经商成本仍将居高不下,投资者可转而关注澳元,与美国息差之下澳元将得到支撑。尽管较宏观与投资环境尚不完全清晰,非必需品零售商的股价已在提前计价购物狂欢与降息。S & P/ASX 200 非必需消费品指数上涨,近一年上涨12.78%。

其中Wesfarmers、JB Hi-Fi作为主要零售商近一年涨幅超20%,而 Coles、Harvey Norman、Myer则录得跌幅。投资者可以根据2024年宏观情况与经济数据关注相关股票题材,如果您需要对于澳股更为详尽的了解,欢迎联系GO Markets分析师为您进行一对一市场资讯分析,开启澳股交易之旅。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Cecilia Chen | GO Markets 分析师

Cecilia Chen
January 11, 2024
Shares and Indices
Oracle revenue falls short of Wall Street estimates – the stock is falling

US software and hardware manufacturer, Oracle Corporation (NYSE: ORCL), announced results for its fiscal 2024 second quarter after the market close on Monday. Company overview Founded: June 16, 1977 Headquarters: Austin, Texas, United States Number of employees: 164,000 (2023) Industry: Enterprise software, business software, cloud computing, computer hardware, consulting Key people: Larry Ellison (Executive Chairman & CTO), Jeff Henley (Vice Chairman), Safra Catz (CEO) The results Oracle reported revenue that fell short of analyst estimates of $12.941 billion (an increase of 5% year-over-year) for the quarter vs. $13.052 billion expected. Earnings per share (EPS) reported at $1.34 per share, above analyst estimate of $1.327 per share.

CEO commentary "Demand for our Cloud Infrastructure and Generative AI services is increasing at an astronomical rate. As a measure of that demand, Oracle's total Remaining Performance Obligations (RPO) climbed to over $65 billion—exceeding annual revenue. Our cloud businesses are now at nearly a $20 billion-dollar annual revenue run rate, and cloud services demand continues to grow at unprecedented levels.

Business is good and getting better," Safra Catz, CEO of the company highlighted the growth of the company in a statement to investors. Stock reaction Shares were up by 1.34% at the end of trading on Monday at $115.13 a share. The stock fell in the after-hours trading by around 9% after Oracle missed revenue estimates for the previous quarter.

Stock performance 1 month: 0.86% 3 months: -9.14% Year-to-date: +40.85% 1 year: +41.65% Oracle stock price targets Morgan Stanley: $107 Evercore ISI: $135 BMO Capital Markets: $130 Piper Sandler: $130 Guggenheim: $150 Berenberg Bank: $110 Mizuho: $150 HSBC: $144 JP Morgan: $100 Barclays: $147 UBS Group: $135 Citigroup: $138 Oracle Corporation is the 26th largest company in the world with a market cap of $315.22 billion. You can trade Oracle Corporation (NYSE: ORCL) and many other stocks from the NYSE, NASDAQ, HKEX, ASX, LSE and DE with GO Markets as a Share CFD. GO Markets now offers pre-market and after-market trading on popular US Share CFDs.

Trade the pre-market session: 4:00am to 9:30am, normal session, and after-market session: 4:00pm to 8:00pm, Eastern Standard Time. Why trade during extended hours? Volatility never sleeps.

Trade over earnings releases as they happen outside of main trading hours Reduce your risk and hedge your existing positions ahead of a new trading day Extended trading hours on popular US stocks means extended opportunities Sources: Oracle Corporation, TradingView, MarketWatch, MarketBeat, CompaniesMarketCap

Klavs Valters
January 10, 2024
经济动态
千万不要看《繁花》:真的教你赚钱

热门话题繁花开局美国道琼斯从100点涨到1000点,用了60年,中国上证从100点涨到1000点,只用了一年。繁花第一集的时间,恰逢1992年前后,美国道琼斯3000点,中国上证1000点。时至今日,美国道琼斯37000点,上涨12倍,中国上证不足3000点,上涨接近3倍。

美国股民的财富,在同样的时间段内,超过中国股民4倍。意味着老美1992年人均GDP 2.5万美金,用一年GDP价值投资美股,不计算复利的情况下,至今是30万美金,虽不富有,但是却能买一套房子。也意味着咱们的股民,1992年人均GDP366USD,用一年GDP价值投资中国A股,同样不计算复利,至今上涨3倍,是8000人民币,公平点的来说,在繁花拍摄的上海,能买0.1平方的房子。2024年刚冒头,就扎心。同样,是躺平。同样,是用1992年的财富。追赶,很难,像极了初中生数学题中的追赶问题。A先跑出去了,速度很快。B在后面追,跑的慢。B在提速,按照10%的速度,A也在提速,按照3%的速度。跑了一段时间后,B的速度降到5%。问何时能追上。进步是同时发生的。我们看到了国产手机,追逐苹果的过程,看到了国产电动车,追逐特斯拉的过程,希望国货能够继续强大,中国企业能够更加强大,GDP上来了,经济发展上来了,我们追逐的速度也会提上来,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好。

回到剧情本身,第一集,因为我只看了第一集,后续记得追我的公众号文章,每周三发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国运当前,老法师爷叔说:今天的太阳,晒不到明天的衣服,时间决定一切。这句话很有哲理。看剧的人,一看而过,但我喜欢研究剧里的成功人物,他们的成功,就是社会的缩影和印证。这句话你品一品,就是成功的核心。时间是最重要的。曾经我和中国打工皇帝唐骏聊过天,他2002年获得中国区微软总裁职位,2008年10亿年薪接任新华都总裁。我当时问他,成功需要哪些要素,他想了十几秒,回答我说: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第一位的。后面是水到渠成的。他所讲的,和繁花剧情里爷叔讲的,是一样的道理。唐骏和我说,人要活得精彩,我很羡慕你,因为你很年轻。年轻就拥有一切可能。还是,时间决定一切。如果我们按照美股的投资回报率20%年化,再谈谈时间的重要性(美国纳斯达克2023年涨幅超过50%)。我们在60岁投入10000,过了一年,资金是12000,如果我们在30岁就投入10000,过了30年,资金是237万。让时间成为我们的朋友,时间为我们创造财富。今天的太阳,晒不到明天的衣服。今天永远不晚,明天充满未知。爷叔问胡歌:什么是生意?胡歌回答:生意是一买一卖,将本求利。爷叔问:你有本金吗?你对现在的形势了解么?你对现在的政策了解么?什么是生意?过去的生意,是一买一卖,现在的生意,已经变的更加多元,更加复杂。越复杂的生意,赚的越多。例如比特币,你需要了解区块链,了解芯片,了解显卡,了解算力。第一批赚到钱的,赚到大钱的,都是做IT的程序员。他们研究的,是复杂的事情,所以他们能赚到钱。简单的生意,例如餐厅,利润小,不复杂,所以上市公司里面做餐厅的就少,几千万家餐厅,可能只有几家上市的。那么,大家想赚大钱,中产想再往上面走一走,富豪想让自己的财富传承下去,应该怎么做?找个时间,来和我聊聊,我们这个证券行业,别的不多,就是见的高净值多,投资移民多。和他们直接认识很难,但是我们是很温柔的,欢迎大家来多聊一聊。最后,我在19年底,说澳洲奶茶不是个好生意了。因为喝奶茶的人,就那么多,如果奶茶店一天的客流量少于400,就亏钱。假设每天喝奶茶的人,是1万人,奶茶店数量大于25家,就会有店铺亏钱。再进入,就不合适。当然,我视频里讲的更详细。

投资和做生意一样,不管你是做什么行业的,都要研究这个行业的龙头,就是上市公司。美国的,澳洲的,中国的,你要把上市的这些公司研究透,才能知道自己的公司,自己的职场,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如果看好一个行业,但不确定,可以找到这个行业的股票,进去一点。比如宠物市场,Chewy,比如加密货币市场Coinbase,比如英特尔。这些股票的走势,就代表了这个行业中最优秀的企业的发展。简单,轻松。手里有票,观察行业公司,像爷叔讲的,了解政策和市场,看明白了,再行动。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Jacky Wang | GO Markets 亚洲投研部主管

Jacky Wang
January 9, 2024
股票和指数
当前市场梳理及投资标的选择

热门话题2024年刚过一周,以美股为主导的市场以回调迎接首周,尽管周五三大股指止跌小涨,但本轮连续上涨后标普冲新高失败证实了前压力短期难以逾越。在新年伊始,我们有必要综合梳理下当前市场环境。

在上周五刚刚公布的非农数据高于预期,基本扑灭了市场渲染的美联储三月开启降息预期,好在失业率继续保持在3.7%低于预期,股指能在周五立足不跌,已经是万幸。难道股市一月会转跌进入大回调吗?其实也不尽然。三大股指在连涨九周后有一周回调其实是很正常的,特别是道指已经冲上新高,纳指离前高尚有较大空间的情况下,标普首次尝试未能冲破前高也是合理的。历史上每次从市场预计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到开启正式降息的前几次时段内,股市的压力都是非常大的,很明显这是一个投资者心态博弈的过程,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大部分焦急的投资者容易陷入缺乏耐心的短波段习惯,以至于市场稍有震荡就会放大抛盘效果。不过就目前来看,恐慌指数还是体现出了空头谨慎的一面,整体上市场还是非常乐观的,但这种乐观情绪会随着经济数据不断更新而消磨殆尽。比如说本周即将公布的CPI数据,预测值不降反升,越发说明鲍威尔定下的通胀不回到2%不会降息的规矩越来越难在短期实现,而每一次的反向数据,都会让投资者丧失耐心。因此本周的股指也很难呈现出大幅上行的走势,很可能周级别陷入震荡甚至继续回撤。目前美联储隔夜逆回购数据明显处于震荡下行,最新隔夜数据回到了7000亿美元每天以下,在降息前,美联储至少还可以动用这7000亿美元每天的流动性去缓冲市场,除非市场出现较大暴雷事件,否则在隔夜逆回购数据清零前,在通胀回到2%目标位置前,美联储很难快速降息。另外一点,每年的一月二月都是美国上市公司财报密集公布的时间段,当前股指的上行特别是纳指上涨都是得益于权重高科技股的带领,而这些企业的财报一般市场要求极高,容易出现不符合预期的意外情况,以致于造成股价暴涨暴跌,反映到市场就是股指的震幅加大,恐慌指数变动较大。

因此,目前市场整体信心是良好的,技术面也没有出现中期的转向信号,股指大幅上冲压力巨大难以在短期实现,短期震荡下行寻找支撑底的可能性更大。从心态上讲,投资者做好的市场将扩大震荡的心理准备,不仅仅是美联储政策无法短期兑现预期,更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在一月二月影响市场。落实到投资标的,2024年上半年需要在美联储降息前保证投资标的的稳定性,而不是尝试高回报,因为当前的市场形势还没有转牛,整个不确定性很强。无论是高息环境是否会造成经济衰退无法实现软着陆,还是通胀无法短期回到2%目标区间,都会是美联储降息道路上的重要绊脚石。首先低风险高稳定性的产品是国债回暖类产品。在过去两个月时间,美国远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回落20%,这也是未来两年周期框架下的大趋势,因此债券的票面价值回升,让过去两年大幅回落的国债ETF有了很好的反弹机会,比如TLT,TMF以及TLT长期看涨期权。其次是半年前就在分析的美元指数空势,之前106位置的空单硕果累累,而美元阶段性震荡下行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上周准确预测了美元短期不大可能跌破100关口,美元短期会迎来一定的反弹,但越是反弹就越会出现较好的做空机会,如果美元能够回到103至105平台,那么中期空至100以下的思路将有很大的胜算。最后是股票板块方面,美股依然以AI相关的高科技龙头为最稳健选项,澳股依然是核能相关的铀矿股最为靠谱,短期能源反扑明显,煤炭和天然气短线都有不错的机会。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Xavier Zhang | GO Markets 高级分析师

Xavier Zhang
January 8, 2024
股票和指数
欧美股市,一边担忧经济衰退,一边逼近历史新高

热门话题随着美国联储不断放出消息声称美国的加息已经基本结束,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又开始了下一轮竞猜游戏:究竟美国什么时候会开始降息呢?我们都知道,从2022年到现在的这18个月的加息周期里,美元加元新元等货币的利息上涨达到,甚至超过了5%,澳元自己也上涨了接近4%,按理说,这么大的利息上涨,不但会给过热的经济立即浇上一盆冷水,同时也会对股市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随着资金的借贷成本增加,进入股市的热钱也会相应减少,这按理说,加息,意味着经济过热,那就是泼冷水,既然泼冷水,那股市就应该下跌回调。但是事实上,股市仅仅在美国加息的前6个月有比较大的回调,而从2023年5月开始,美股也好,澳股也罢,包括日本股市,都出现了强劲的上涨。截至2023年年底,美国的科技板块全年涨幅超过了20%,日本股市更是上涨超过了23%,澳洲自己也上涨超过10%,多个国家的股市逼近,甚至达到了历史最高。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班里某些学习顶尖,但是整体喜欢吹牛的同学经常说的:啊呀,我过去一周都在玩,没有看书,这次考试肯定没戏了。结果出来,又是全班第一。你说这是不是招人恨?从加息开始,到现在说停止,开始考虑降息,美国用了快18个月,其他国家肯定需要更久。但是是不是意味着,降息就是刺激经济,刺激股市,股市就会上涨了呢?实际情况要远比书本上的简单因果关系来的复杂。经济学书本上写:经济过热,物价太高,就需要加息来冷却,但是加息可以降低物价,但是也会伤害经济,因为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成本,因此投资者信心会有损失,因此股市会下跌。同样,当经济要开始冷,甚至有衰退风险的时候,央行和政府就会刺激经济,通常会降息或减税,来降低借贷成本,增加民众可支配的钱,这样理论上会提振股市信心。然而...不论是央行还是政府,在判断经济是冷还是热的时候,除了看GDP和物价数据以外,另一个关键数据就是就业数据。

现在的情况就是,物价下去了,但是就业人数不但没有减少,美国那边还在增加。这你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说好事,那就业增加,意味着经济不错,才能创建足够多的岗位。但是说不好,那经济不错,就不用急着降息了,也意味着原来预计可能几个月就会降息,现在可能要等半年,甚至更久了。而对应的股市,在当时失业人数增加的时候不断上涨,而到了最近一次,失业变少了,反而开始下跌,因为经济不够差,意味着降息就会推迟。所以,往往书本上的简单知识,在实际中很有可能和真实世界并不匹配。准确的说,在短时间范围里,经常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但是如果从长时间来看,3年,5年,10年,20年,那不论是美国,澳洲,还是其他西方国家,股市基本上和其经济好坏是保持一致的。用比较官方的话来说,12月份的就业数据为美国2023年的劳动力市场写出了一个较为满意的答卷,尽管劳动力市场明显放缓,但是对于2022年刚刚加息时的担忧和疲软,2023年面对着整一年的加息,能有这样的成绩相当不容易。而就业,就意味着收入和消费,就业不断增加,就意味着收入不断增加,也意味着未来的消费会增加。而当前美国通货膨胀已经放缓,因此不断增加的就业岗位,也为避开衰退,实现经济软着陆提供了更多的概率。

那作为美国的小弟澳洲,当年加息的时候比美国晚3-4个月。按照原本市场预期,澳洲的降息也会在美国开始之后3-4个月。这要假设澳洲的物价下跌的速度和美国一样。但是现实是,美国加息的幅度要远大于澳洲,因为澳元的物价虽然有上涨,但是没有美国这么严重。所以这个3-4个月的时间点,我认为是不够的。就是因为美国热的快,冷的也快,所以加息和降息的时间间隔会短。但是澳洲热的慢,冷下来也同样慢,因此澳洲央行停留在中间不动的时间会长于美联储。但是我们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虽然美国和澳洲的降息时间可能会往后推,但是这也意味着,现在的情况还不是那么差,就业还行,而物价也没有完全恢复到2%的目标,因此之前太热的经济虽然被强行冷却了很多,可依然还是温的,这时如果马上重新降息加热,很有可能会导致物价再次上涨。我记得美联储和澳洲央行都反复强调过同一个观点:他们必须要完全确认通货膨胀已经下降,才会考虑开始降息。所以,未来几个月中任何时候如果物价再次出现反弹,都会延迟降息的时间表。我再表达一下我在2020年当时全球都在担心经济危机时的观点:经济危机,往往是来自于意料之外,通常是在最疯狂的时候就是最容易发生的时候。而一旦大家都在担心危机来临,做好准备以后,这时通常危机不会发生,但是缓慢,但是阴雨绵绵的经济退步,是有可能的。就和夏天酷热之后容易爆发雷阵雨,而秋冬时节更容易遇到阴雨天是一个道理。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Mike Huang
January 8, 2024
经济动态
2024年,澳洲经济展望

热门话题2023年,我们经历了30年来加息最快的一年,而2024年,利率可能依旧保持在4%上方。一边是生活成本被推高,10澳币以下的盒饭基本消失了,悉尼和墨尔本市中心午餐价格已经攀升至18澳币左右。房租价格居高不下,并创出历史新高,相比于疫情前的最高点,上涨了50%。家庭可分配收入下降超过10%,消费领域的流动性吃紧。房价在2023年逆势上涨,平均涨幅高达5%,股市也高歌猛进,澳洲大盘上涨10%,美国纳斯达克大盘上涨53.8%。再次印证了一个逻辑:全球财富的头部所有者,在2023年将资金聚集在美股上,再次实现了富豪财富50%以上的增长速度。木头姐的基金回报超过66%。同时,2023年对数字货币也是丰收的一年,比特币价格上涨超过1.5倍。所以,美股和数字货币市场,依旧是值得澳洲家庭进行资产配置的标的。

2023年虽然一路加息,但是从资产价格来看,并没有受到重击,反而创出新高,科技股以英伟达为例,股价连续翻倍。而在实体经济领域,各大行业重新洗牌,而劳动力市场依旧充满动力。通胀增速减缓,但是很不幸的是,之前涨了价格的商品或资产,很难降低。所以如果要回到疫情前的家庭实际购买力,我们还是需要比疫情前拥有超过50%的收入,才能够打平这两年政府印钱导致通胀和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影响。我们的家庭经济再一次被收割。如果不读懂经济和社会结构背后的底层逻辑,我们的家庭财富,就会在不断地加息,通胀,资产价格上涨的人为干预中,不停地被稀释。而在2024年上半年,预计开始首次降息,降息幅度不会很大,需要考虑到房贷的系统性风险和通胀复燃的可能性。因此,4%的利率水平我预计会持续到2024年10月份,且货币政策依旧保持紧缩。所以,大家可以关注此前受到加息影响导致股价低估的一些股票,在未来6个月的时间,资金可能从涨了几倍的大盘股或科技股,逐渐回流到此前估值被低估的行业或股票,包括制造业。

对于工薪阶层,澳洲依旧是蓝领的天下,澳洲矿业和制造业工人薪资平均增加了5.5%,并且保持平均每年3%的增速,交通运输业和能源行业也是紧随其后。而在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的过程中,新能源领域也带来很多投资和创业机会,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观看我们Youtube之前采访的新能源创业者的视频。随着新能源的商业化和家庭化,石油价格难以继续维持高位,一旦中东局势缓和,或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稳定2-3年,那么石油的实际需求量将会显著下降。中长期不建议大家购买石油相关股票或期货。2024年,对于家庭和企业而言,较高的利率将限制借贷,增加资金成本并鼓励储蓄。对于政府而言,较高的利率将迫使其尽早重新评估财政前景。赤字上升和利率上升的恶性循环将加剧人们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当下的澳洲和美国政府,敢于面对过去长期积累下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负面作用,同时直面中国消费力减弱以及主要经济体老龄化的压力,因此为了下一代,甚至下几代人,在新的生产力没有产生全球性商业价值之前,会保持相对谨慎的货币政策,但可能会在经济有压力的时候,继续负债搞基建或其他短期可以盈利的政府项目。全年,对澳币依旧看好,澳元兑人民币大概率会触碰到4.9,并维持高位震荡。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回落。房产价格在2024年5-6月出现小幅度回落,持续至年底,因为降息落后于市场预期。市场经济结构面临新的行业洗牌,且会在2024年淘汰大量无法继续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企业。而2024年风险较低的投资,依旧是进行组合性的分配。主要围绕:人口老龄化,生命科学;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和数字货币领域;稀有矿物质,国家战略资源,或澳元、加元;对被低估的港股进行小比例配置。想要了解更具体的策略或配置方案,欢迎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免费为大家做2024年的投资解读。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Jacky Wang | GO Markets 亚洲投研部主管

Jacky Wang
January 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