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心
学习中心

市场资讯及洞察

经济动态
为什么说澳元加息反而是好事

热门话题

​我们知道,从2022年第一次加息到现在,澳洲已经经历了超过10次加息。即使现在的利息已经超过了4%,但是在美国没有完全确认停止加息之前,我们谁也不敢保证澳元是最后一次加息。在过去的一年里,澳洲房贷用户如果是贷款60万的,每月对比加息之前还款金额已经超过了1200澳元,而贷款120万的,自然还款增加幅度更大,每个月超过2500澳元。根据澳洲统计局的数据,澳洲有超过30%的人口银行账户里的现金只能维持3-6个月的生活。换而言之,如果这些民众的储蓄率不增加,那在半年后他们的银行存款将会逐步见底。

另外随着超过10次的加息,澳洲的信贷总量在今年8月开始也出现了下降。因为由于贷款的利息太高。不论是民众还是商家,都尽量选择能不贷就不贷,能少贷,就少贷的方式。那按理说,这样一来,经济肯定不好了,就业也应该差了,但是每个月的数据还是非常给力。即使失业率有轻微的增加,在增加了10次以上加息后,澳洲目前的失业率目前依然只有3.7%, 另一方面,物价上涨依然超过5%,高于央行2%的目标。这说明澳洲的经济目前的情况依然很热,民众虽然面临还款压力,但是经过疫情两年超低利息和政府发钱,目前澳洲普通家庭的存款金额几乎创下了澳洲历史最高。如果我们按照疫情之前是2.5%, 疫情2年是0.5%,那现在即使上升到4.5%并且保持2年,综合疫情2年的低利息,4年平均水平也就是2.5%,和2019年一模一样。换句话说,其实民众虽然最近12个月的还款压力有所上涨,但是如果平均到4年来看,2020到现在的总还款数除以48个月,几乎没有改变。

所以,其实过去4年如果你一直都在还贷的话,你的总还款数和疫情之前没有变化。但是不可否认,过去2年,我们生活,交通,娱乐和几乎所有的开支都在上涨。大家有没有发现,咱们身边,包括我们自己,都在抱怨物价上涨太快了,怎么还要加息,本来钱已经不够用了,这加息,房贷增加以后,手里的钱就更少了。但是今天我要说的是,其实加息并非是坏事,反而,这说明,咱们现在经济,社会情况还不错。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加息的目的:根据官方解读,加息是中央银行或普通商业银行对现行的某种利息率进行有目的的提高的行为,通常是为了实现某具体目标而做出的举措。一般而言,加息的直接目的,是迫使商业银行以更贵的成本向中央银行借贷,进而迫使银行之间的拆借利息(例如银行隔夜拆息、银行同业拆息)提高,来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短期融资的成本,并进一步增加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成本,以此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活动。长话短说,只有当央行觉得目前的经济依然过热,并且失业率偏低,换而言之民众和社会可以抵挡住加息带来的冲击的情况下,才会决定加息。虽然加息会伤害到消费,冷却经济,但是也同时可以给物价降温。所以连续的加息,在大部分发达国家经济体里,通常意味着其经济严重过热,需要紧急降温。

澳洲过去一年10次的加息,就是10次的降温冷却。但是这个度非常重要。因为过度的冷却将会意味着整个经济和消费失去活力。而判断零界点最好的方法,就是查看失业率,工资增长数据,以及物价数据。当失业率上升,物价回稳,就是央行停止加息的时刻,也是经济由热转冷的时刻。换句话说,加息停止了,之后就是降息开始准备了。而降息,是为了刺激经济。换而言之,当加息停止的那一刻,就是经济衰退的开始,只是衰退只有到一定程度才会引发央行降息刺激经济。所以说,虽然过去1年澳洲连续10次的加息让我们的房贷增加了不少,但是从侧面,这说明澳洲的经济的强劲,失业率低的惊人。也许年薪百万的工作很少,但是养活自己的工作真的是随处可见。不夸张的说,你随便走进一家零售店或者餐馆或者咖啡店,几乎100%他们都会缺人。在某些行业和岗位,雇主依然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而愿意出比疫情前多20%的薪水。我在很多年前就一直重复我的观点:加息不可怕,因为只有经济好,央行才敢继续加息。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是当加息真正停止的那一刻。也许降息可以帮助我们节省一些房贷和月供,但是降低背后意味着经济的衰退和工作的流失。

但是,又但是了。还是那句话,澳洲和其他发达国家不同,澳洲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个巨大的人口阀门,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增加移民数量。从而无中生有的创造出大量的消费和吃住行的需求。但是,还有一个但是。昨天澳洲总理终于和中国领导人见面握手了,这是过去6年来第一次中澳领导人见面。抛开政治不谈,这样对于两国企业和经济来说都是个利好。我在上周说过,中国5个月后将会决定是否取消红酒关税,那现在都握手了,你觉得5个月后取消的机率是不是更大了?那TWE和旅游股航空股是不是要看看了?免责声明:GO Market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Mike Huang
November 6, 2023
股票和指数
浅议伯克希尔哈撒韦三季度业绩

热门话题巴菲特旗下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于4日发布了三季度报告。经营利润跃升四成,投资亏了241亿美元,手握现金创新高。简言之就是替人投资的钱亏了,但丝毫不影响自己赚钱,这也是资金管理的魅力所在。其主要原因是重仓股苹果的股价疲软令伯克希尔出现较大幅度亏损。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932.1亿美元,市场预期891.8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69.04亿美元。第三季度归母净亏损127.7亿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7.98亿美元。据统计,伯克希尔今年三季度的亏损额在公司历史上位列第四,排在2020年一季度亏损497.46亿美元、2022年二季度亏损437.55亿美元和2018年四季度亏损253.92亿美元之后。刚刚还在感叹巴菲特抄底日本股市,用对日本发债的钱买日本商社的股份稳赚不赔,这三季度财报一出来,可见盘子太大了,某几个部分的盈利还不足以对冲其他地方的亏损。

关于持仓方面,截至9月3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持有市值达到3186.21亿美元,主要分布在消费行业(1822.60亿美元)、工商业(743.99亿美元)和金融业(619.62亿美元)。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苹果(市值1568亿美元)、美国银行(市值283亿美元)、美国运通(市值226亿美元)、可口可乐(市值224亿美元)以及雪佛龙(市值186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五大重仓股中有四只下跌,导致公司的投资亏损了241亿美元。其中,苹果下跌了11.61%,美国银行下跌了3.77%,美国运通下跌了14.06%,可口可乐下跌了6.3%,而雪佛龙是唯一上涨的股票,上涨了8.19%。此外,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组合中还包括两家公司,卡夫亨氏和西方石油,它们在公司中的持股比例相对较高。伯克希尔持有卡夫亨氏的股份比例为26.5%,市值为109.48亿美元,持有西方石油的股份比例为25.3%,市值为145.41亿美元。此外,公司还增加了大量债券的投资,目前持有的短期国债金额达到1264亿美元,相较去年年底的930亿美元有所增加。另一个关键亮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储备再次创下新高,达到了1572亿美元。这一增长部分归因于利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公司难以找到有意义的交易机会以投资这些现金。虽然近年来伯克希尔加大了收购力度,但巴菲特和他的投资团队仍然难以找到满足他们标准的大规模交易,这导致了现金积累的增加。在疫情期间犹豫不决之后,伯克希尔公司购买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以及以1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lleghany保险公司。由于缺乏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巴菲特依然依赖股票回购来回馈股东,并认为这些措施对股东有益。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股价持续上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回购速度有所减缓。公司在第三季度的股票回购额为11亿美元,前三季度的总回购额为70亿美元。作为一贯的做法,伯克希尔·哈撒韦强调投资者不必过于关注其股票投资组合的季度波动,而应更注重实体业务的经营利润表现。总的来说,尽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在经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承认了疫情、地缘政治风险和通胀压力对业务的负面影响。公司指出,政府和私营部门采取的措施以减轻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以及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中断和政府应对通胀的举措,对其经营业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这些事件的长期经济影响目前难以合理估计。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Xavier Zhang | GO Markets 高级分析师

Xavier Zhang
November 6, 2023
经济动态
印度经济分析(一):独特的经济体百年之变

热门话题当我们谈论印度,你会想到什么?是其绚丽的宫廷、还是世界闻名的咖喱?但印度不仅仅是这些。最近我深入挖掘了“印度经济解析”这一主题,其中的深度与复杂性令人叹为观止。首先来看看印度基本方面介绍。地理和人口:印度是世界上面积第七大、目前人口超越中国成为了人口第一大的国家。多样性:印度拥有多种宗教、语言、习俗和文化,是一个真正的“大熔炉”。印度有22个官方语言和多达2000多种方言。宗教:印度是佛教、印度教、锡克教和耆那教的发源地。同时,它也有大量的穆斯林、基督徒和其他宗教信仰者。历史和文化:印度文明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从古代的哈拉帕文明到莫卧儿帝国,再到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有着丰富和多样的历史遗迹。经济:印度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之一。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都在迅速增长。社会挑战:尽管经济增长迅速,印度仍面临许多社会挑战,如贫困、不平等、基础设施不足和健康问题。教育和科技:印度是全球最大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的工程和科学人才。其IT和软件服务业是全球领先的。

从古老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追溯印度经济的源头,看到其如何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步演变到现今的新兴经济体。18世纪之前,印度经济GDP占世界的百分比一直名列前茅。一直可以保持在20%以上。独立前的经济体系:工业革命的大发展下,英国开始在全球殖民,特别是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从一开始的贸易,变成了殖民。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的经济主要是为英国的需求服务的。工业化的进程被抑制,使得印度长期依赖农业。独立后的自主经济计划:二战之后,印度独立后,为了摆脱过去的经济结构,开始推动工业化,并实施五年计划。这种自给自足的模式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90年代。但是有一个问题:许可证制度。接下来会重点进行讨论。1991年经济自由化:印度经历了外汇危机,主要还是苏联解体,最大的出口老大哥,没了。再加上债务问题。这迫使其实施广泛的经济改革,如放松外资限制、降低关税和取消许多行业的许可制度。真正意义上推行经济自由化。其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环节:许可证制度。许可证制度是在印度独立后,特别是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推行的。它是由当时的政府为了管理和控制工业生产、投资和扩张而引入的。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资源浪费、确保社会公正、平衡区域发展、保护小企业免受大企业的竞争,并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想法很好,现实很残酷,虽然这一制度初衷是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但它却抑制了创新、效率和竞争。由于过度的行政干预和复杂的流程,它对私营企业的增长和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同时,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非常容易产生腐败,也更容易产生垄断。回到时间线上。21世纪以来,印度经济持续增长,GDP更是接连干掉了英国法国,成为了第五大经济体,特别是在服务业和信息技术领域更是发光发热。印度也荣幸地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外包工厂。全球主要外包业务集成,约一半以上。主要原因:1.劳动力成本低2.有大量的IT人才。3.普遍会说英语,但是听不听得懂,也是看运气。数据来看,印度是全球外包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控制着大约55%的IT外包市场份额。印度的IT和BPO(商业流程外包)行业在2020年前的几年中的年度出口收入达到了约1500亿美元。

从这些数据不难分析出,印度的人口结构也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点。从人口方面来看,印度是一个非常年轻化的国家,人口中位数差不多是28岁。相较于美国和中国的38岁来说真是年轻不少。而且人口已经突破了14亿,真正的人口第一大国。但是也有一个问题,人口足够多了,有那么多岗位吗?就像孟买的Dhobi Ghat,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式洗衣场所,每天有成千上万的“Dhobis”(洗衣工人)在那里为孟买的居民和酒店洗涤衣物。这个洗衣场所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成为了孟买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这也突出了一些问题,那就是极度廉价的劳动力和工作岗位的缺乏。

最后看看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印度是一个农业国家,拥有世界上第二大农业产出。尽管如此,农业对GDP的贡献比例已经显著下降。到2022年前,农业约占印度GDP的15%左右,但却雇佣了约40-50%的劳动力。在过去几十年中,服务业在印度的经济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信息技术(IT)和软件服务领域,印度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外包目的地。到2022年前,服务业约占印度GDP的50-55%。在过去几年中,随着政府推动"制造业在印度"(Make in India)等计划,制造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到2022年前,工业和制造业大约占印度GDP的30-35%。分析了印度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也了解了印度的经济结构,我们在下一期,会和大家继续分析,印度经济结构中,有哪些问题?是否有一些我们不是很了解的因素变相的抑制或者推动着印度的发展?我们下期见。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Neo Yuan | GO Markets 分析师

Neo Yuan
November 3, 2023
Central Banks
Fed Pauses, Markets Rally: But What's Next?

As expected, there was no change in the U.S. interest rate, with the decision to keep rates at 5.5% having been previously telegraphed and already priced in. As is always the case, markets dissected the statement and the subsequent press conference by Fed Chairman Jerome Powell to look for clues about what future Fed direction may or may not be. The language didn't change much, with the usual word tweaking.

There was a suggestion that the pace of U.S. economic growth remains "strong," rather than "solid," which was the terminology used last time. Additionally, there was a reiteration that inflation is too high, and that it would be a mistake to assume another pause in December's rate decision is a "gimme." Despite this slightly hawkish tilt, there is a generally increasing market belief that there will be no further rate hikes this year. The CME FedWatch, based on the 30-day fed funds futures, now suggests a 17.1% chance of a December rate hike, compared to a 28.8% likelihood before the FOMC meeting.

Of course, there is significant data still to come this week, with Non-farm payrolls on Friday. A "hot" number may once again raise expectations of a Fed response at their next meeting. However, markets rallied to start a new month after three successive months of losses, with growth stocks unsurprisingly outperforming.

The Nasdaq saw gains of 1.64%, and there were 3:1 advancers vs. decliners across the whole market, as bond yields and the USD pulled back again from recent highs. With earnings continuing to generally outperform expectations, and many suggesting stock prices are now at value, the stars may be aligning for a pre-Christmas rally. However, it remains difficult to call with optimism.

Big data and big earnings this week and next, U.S. government funding battles likely to resurface mid-month, and the ongoing conflict in the Middle East are all still very much on the market's mind. The general risks remain high, but green shoots of opportunity may be on the horizon after the recent turmoil.

Mike Smith
November 2, 2023
地缘时事
日央行维持负利率

热门话题周二(10月31日)交易时段,日央行公布利率决议,维持负利率政策:基准利率在-0.10%不变,仅小幅调整了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YCC)。

日央行提高了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YCC)的灵活性,即允许10年期日债收益率升至1%以上。但这一措施不及市场此前预期,使得日元迅速走低。美元/日元上涨势头明显,消息当日上涨1.75%至151.66,一度接近去年10月的最高点151.94。

不久前,市场一直在猜测日本央行是否会对其YCC政策进行调整。一些机构,包括瑞银,曾预测日本央行可能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来缩小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利率差距,甚至取消对收益率曲线的控制。今年以来,日元是表现最差的主要货币之一,兑美元汇率下跌了超过13%。尽管如此,疲软的日元和高于目标水平的通胀并没有足以让日本央行下定决心放弃其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困局: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or维稳汇率去年以来,日本一直陷入所谓的“不可能三角”政策困境。这意味着,日本央行必须在低利率下刺激经济和工资型通胀,同时努力维持汇率稳定,以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侵蚀国内购买力和减缓国内复苏。因此,日本央行面临了两难选择:是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还是维稳汇率?显然,日本央行选择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尽管这导致汇率大幅贬值,日本央行坚守其量化宽松政策,坚决捍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目标。如果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政府和私人部门的融资成本都将大幅上升,这可能使过去10年来日本央行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努力付之东流。日本每年依靠发行大规模国债来刺激经济,而国债总额已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超过250%。如果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政府融资成本将增加,日本央行资产贬值。此外,国债收益率的失守可能会带来“股债双杀”的风险。尽管今年以来日元汇率大幅贬值,但日本金融市场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日经225股指表现强劲今年以来涨幅实现超20%,而对比澳洲ASX200下跌1.66%。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宽松的流动性支持。

未来:充分存在调整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未来,存在调整货币政策的可能性。美银曾指出,在美国利率波动减弱之前,日本政策制定者可能需要采取外汇干预和额外的债券购买等措施来缓解日元和日本国债的疲软。然而,仅仅依靠外汇干预无法持续支撑日元的下跌,日元的走势将主要受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影响,因为这将影响美元汇率,从而影响日元。目前,不断下跌的日元汇率已经给日本央行带来了潜在风险,因为日元的疲软推高了进口商品的成本,这可能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不利于日本央行实现其2%的通胀目标。

因此,投资者普遍认为,鉴于经济依然强劲,通胀持续高于目标,日本央行最终将不可避免地采取政策正常化措施。摩根大通预计,日本央行今后可能会采取更积极的态度,最早在明年春季可能会考虑负利率政策的调整。而一旦调整YCC,日元将引来上涨,日本股市也将获得利好。美元/日元在决议公布后迅速走高,目前汇价来到了去年10月高点151附近,多头需关注日线美元/日元能否站稳在150.00关键位置上方。反之,如果美元/日元收于50日均线下方,短期内空头可能会阻碍消息面的利多效应。不过,美元/日元变动将仍主要取决于日本央行会议对货币政策调整程度。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Cecilia Chen | GO Markets 分析师

Cecilia Chen
November 1, 2023
地缘时事
也门沙特叙利亚黎巴嫩介入,巴以战事升级

热门话题超过3500名儿童阵亡,我们表示遗憾与愤怒。自10月7日战争爆发以来,死亡人数可能已经超过万人。100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经过三周多的猛烈空袭,以色列地面部队已进入加沙。图中1和2的少量部队,数十辆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在直升机和无人机的配合下,已开进加沙城北部的半农村地区。同时,图中3的部队,以色列坦克军团停在加沙城以南的道路上,切开加沙地区,将加沙分为南北两部分。

10月19日,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了一连串巡航导弹和无人机,五角大楼称这些导弹和无人机在红海被一艘美国驱逐舰拦截,随后也门与沙特边境爆发了冲突。这个组织趁乱介入,可能导致沙特的国家政策发生变化。2019年的时候,胡塞武装使得沙特石油减产超过30%。2015年美国干预也门战争后,胡塞武装开始定期袭击沙特阿拉伯。胡塞武装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并会加入对以色列的袭击。他们声称拥有一种名为“Toufan”的液体推进剂导弹,射程可达 1,350-1,950 公里。随着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争升级,冲突将蔓延到整个地区,吸引更多敌视以色列的势力加入。有混战加剧的可能性。22日以来,以色列袭击了黎巴嫩和叙利亚。叙利亚与以色列接壤,许多伊朗支持的民兵在该区域活动。而伊朗和美国也有矛盾。10月27日,美国袭击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和伊朗支持的组织在叙利亚使用的两个设施,并空袭了叙利亚。10月30日和31日,火箭弹和两架武装无人机袭击了伊拉克西部的艾因阿萨德空军基地,即美军基地。所以,参与的国家变成了沙特,也门,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在对待以色列问题上,美国还是坚定的支持者。不过美国内部也出现分歧,由议长迈克·约翰逊(Mike Johnson)领导的众议院共和党周一公布了一项价值 143 亿美元的以色列援助计划,该计划在如何处理冲突援助问题上与拜登政府分歧。但是不管怎样,美国大概率会通过对以色列的支持法案,只是金额问题。RTX股票走势如下:

加沙的无奈,相信大家通过抖音、TIktok、YouTube、Facebook、小红书等渠道都能看到。从数据上我们也能明显感觉到,压迫下的人民反抗只是时间问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允许自己的民众在监狱里生活,贫困率逐年递增,全员陷入没有水没有食物的日子。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对于巴勒斯坦,这个形容很贴切。没有这次冲突,世界也不会聚焦在全球最大的监狱这里,联合国也不会支持加沙人民,进行人道主义救援。但是,生命的代价确实残酷。谨希望未来战事能够在联合国的支持下,逐渐缩小规模,不要扩散。此次事件我们也能够看出来,国家的强大,真的是前辈们靠着血与泪打拼出来的。珍惜当下的和平。

各国利益错综复杂,尤其是还有美国这类背后有其他想法的大国。所以,战事短时间内难以平息,黄金就不能做空。对于投资者们来说,我们可以用买黄金赚到的钱,捐赠给联合国,这届联合国,虽然依旧没什么实权,但是我们看到的立场,是客观公正的。我们没办法阻止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支持公平的和平的一方。联合国捐赠链接:https://crisisrelief.un.org/澳洲的朋友,捐赠的金额是可以抵扣税务的,大家可以咨询自己的会计师。从战争中,我们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劫富济贫。我们黄金赚到的钱,还是要捐一些出去的,捐的时候,喊出那句孩时的心声,为了我们的和平,为了世界的和平。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Jacky Wang | GO Markets 亚洲投研部主管

Jacky Wang
October 3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