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及洞察
%20(1).jpg)
震荡中的信号,港股能否迎来真正的底部?
10月,恒生指数延续回调格局,全月累计下跌948点,月初触及27,381点高位后快速回落至25,145点,跌幅达到61.8%的黄金比率水平,随后虽反弹至26,588点,但未能持续突破,显示短期受均线压制,向上动力有限。内地9月制造业PMI创半年低位且低于预期,加上全球宏观因素如美元走强、通胀压力持续,使恒指多次受挫,市场情绪谨慎。

进入11月,恒指夜期先行反弹69点,显示短期市场情绪略有回暖。此前美联储降息预期和中美贸易谈判利好消息已陆续落地,提供有限支撑,但短期缺乏新利好刺激,恒指重返高位可能性有限。若A股走势改善或科技股业绩超预期,恒指未来两个月仍有机会向今年高位27300点挑战。
本周一盘中,恒指回到26,000点附近震荡,显示市场仍在观望。技术面上,强势股指数微升,弱势股指数下降,优质板块仍具一定抗跌能力。整体来看,港股短期延续震荡整固格局,预计仍在25,300至26,300点区间震荡整理。

市场个股表现
从板块来看,科技股受业绩不及预期及全球芯片需求疲软影响出现回调;高股息蓝筹如银行、公用事业等抗跌板块成为资金避险首选;部分资源类个股受金属价格反弹支撑出现阶段性上涨;房地产板块风险仍存,部分开发商财务困境对市场情绪形成压制。总体而言,港股呈现“震荡筑底”态势,反映出市场在基本面、政策面及宏观因素间的博弈。
主要影响因素
- 美联储政策预期主导资金流向
多位美联储官员暗示降息窗口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开启,短期推高风险资产包括港股和A股的资金流入。然而,美国通胀仍保持黏性,政策宽松节奏不确定,使市场短线资金频繁进出,缺乏持续上涨动力。对于港股而言,这意味着短期资金流入可能只是“阶段性反弹”,而非趋势性上涨。 - 内地经济复苏分化,港股估值修复受限
中国10月制造业PMI略低于荣枯线,显示复苏力度仍不足。尽管政策持续宽松,如专项债加速发行、房地产融资边际放松,但企业盈利恢复仍需时间。港股估值虽处历史低位,但市场仍在等待更强的基本面催化。投资者可关注政策落地力度及企业盈利改善的信号,这将决定港股后续的估值修复空间。 - 地缘局势与全球风险偏好
中东紧张局势持续,提升全球避险情绪,推动黄金、原油价格上行,部分风险资产承压。港股短期可能面临外资重新配置至美元或避险产品的压力,削弱流入力度。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也让南向资金趋于保守,进一步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 - 宏观经济数据与市场情绪
美国通胀压力仍存,市场对降息预期降温,加息预期增强可能导致资金流出香港,从而对港股形成下行压力。中国经济数据虽显示复苏,但房地产市场调整拖累整体增长,使市场短期内难以形成强劲上涨动力。 - 行业特定新闻
中国科技行业监管政策仍是市场关注焦点。虽然监管有所缓和,但未来可能出台的新规仍对科技股产生压力,导致板块短期承压。投资者应关注科技股业绩发布及政策变化,以判断其中长期投资价值。 - 地缘政治因素
中美关系紧张、贸易摩擦及技术竞争仍在,对市场情绪形成影响。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港企盈利前景,从而影响港股表现,尤其是出口导向型及高科技板块。
结构性机会与市场影响
尽管港股整体震荡,但结构性机会逐渐显现:高股息、现金流稳定的金融与公用事业板块受机构青睐;科技股短期承压,但AI、半导体及互联网龙头中长期前景仍被看好;新能源与资源板块受能源转型及金属价格上涨支撑;内地消费和旅游板块若政策落地,有望迎来补涨。
如果政策与市场流动性同步改善,恒指有望逐步筑底并展开估值修复;反之,若全球通胀回升或地缘风险加剧,市场可能继续维持震荡格局。短期来看,恒指预计将在25,300至26,300点区间震荡整固,投资者应关注内地经济数据、科技股业绩及全球宏观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总体而言,港股正处筑底期,中长期投资价值逐步显现。投资者应保持审慎,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结合板块机会进行合理配置,以应对潜在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Alena Wang | GO Markets 墨尔本中文部


Accenture plc (NYSE: ACN) announced Q2 of fiscal 2024 earnings results before the US market opened on Thursday. Irish-American professional services company reported revenue that fell slightly short of analyst estimate of $15.847 billion at $15.8 billion. Earnings per share reached $2.77 for the quarter vs. $2.661 per share expected.
Company overview Founded: 1989 Headquarters: Dublin, Ireland Number of employees: 733,000 (2023) Industry: Professional servic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ulting Key people: Julie Sweet (Chair and CEO) CEO commentary "In an uncertain macro environment, we remain the trusted partner to our clients for reinvention with a record 39 clients with quarterly bookings of over $100 million. We also extended our early lead in generative AI with $1.1 billion in new booking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And we are investing to serve the needs of our clients and expand our growth opportunities with $2.9 billion of capital deployed in the first half in strategic acquisitions.
Thank you to our more than 740,000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for your dedication to delivering value for our clients," Julie Sweet, CEO of Accenture said in a note to shareholders. Stock reaction Share price fell by around 9% on Thursday to $346.12 a share – the lowest level since January. Stock performance 5 day: +0.59% 1 month: +2.46% 3 months: +9.09% Year-to-date: +8.42% 1 year: +40.04% Accenture stock price targets Guggenheim: $425 Redburn Atlantic: $445 Morgan Stanley: $417 Stifel Nicolaus: $395 Piper Sandler: $394 Citigroup: $430 Robert W.
Baird: $375 Bank of America: $419 Royal Bank of Canada: $374 Mizuho: $426 UBS Group: $400 BNP Paribas: $440 BMO Capital Markets: $385 Wedbush: $360 TD Cowen: $360 Barclays: $390 JP Morgan Chase & Co.: $341 Accenture plc is the 44 th largest company in the world with a market cap of $238.53 billion, according to CompaniesMarketCap. You can trade Accenture plc (NYSE: CAN) and many other stocks from the NYSE, NASDAQ, HKEX and ASX with GO Markets as a Share CFD on the MetaTrader 5 platform. To find out more, go to "Trading" then select "Share CFDs".
GO Markets offers pre-market and after-market trading on popular US Share CFDs. Why trade during extended hours? Volatility never sleeps.
Trade over earnings releases as they happen outside of main trading hours Reduce your risk and hedge your existing positions ahead of a new trading day Extended trading hours on popular US stocks means extended opportunities Sources: Accenture plc, TradingView, MarketWatch, MarketBeat, CompaniesMarketCap


热门话题
经历了一轮大幅度暴跌之后,市场波动把投资者和投机者们都吓坏了,包括我。果断砍了仓,结果有很多订单平在地板上。这一波神操作,把日本央行也吓到了。副行长立马表态,“不会在市场不稳定的时候加息,目前需要坚定地实施宽松政策。”市场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也验证了我昨天分享给大家的想法:这次的暴跌,源于日元套利盘离场以及欧洲老钱的全球资产保值(抵御之后的降息货币)。所以,最终表现在亚洲盘,日本股市和汇率波动最大,其次是亚洲盘的澳元和纽币,而美股和美国华尔街代表的资产标的,波动较小,美国经济数据差,但是距离衰退还有很久,美国市场算作正常调整。在日股和日元双双起舞,带崩全球市场之后,日本央行顶不住了,“放鸽”投降 。我估计可能华尔街给日本央行打电话了,说不要把日本的问题,波动到美国市场。然后,内田真一发表讲话了,讲话期间,美元兑日元大幅度走高,几句话,美日从145上升到147,涨幅超过2%。市场喊话:直接从“ICU”冲进“KTV”,此前受到影响的科技股“七姐妹”,Meta,特斯拉,谷歌,微软,亚马逊,英伟达,苹果,大部分也开始回升。大家如果有想抄底的,最近到9月,都是不错的机会,可以适当关注一些值得长期配置的股票。

目前市场的基准步调是:担心经济衰退,担心政治风险,担心很多,但是,钱印出来了,印了很多,不会消失,稍微放放水,未来就是泛滥成灾,所以,又没有那么担心,一切都靠纸币支撑,付出的是最廉价的成本。所以,市场出现异动不可怕,只要有政府和央行兜底就可以。另外,也再次看出来,新的进场机会,在于几个指标:1. 美国股票指数没有下跌。美国股市代表的是国际产业资本,全球范围内大部分富豪群体的主要资产都在美国股票市场中,包括很多美国政客。华尔街的收入也主要来自于美国股市。因此,我们要看的是WS30和NDX100这两个指标,是否会创出新低。如果在恐慌期间,没有创出新低,或者晚上美国开盘,有明显的拉盘迹象,出现大阳线,那么意味着美国股市代表的美国经济,还是比较稳健的。

2. CHF,或者USDCHF。如果这个货币对下跌,意味着欧洲的老钱们对美元资产失去兴趣,开始回归欧洲,选择货币稳定性最高的瑞士法郎。作为中立国,瑞士法郎在全球购买力,一直很稳定。看一下1980年至今的AUDCHF汇率走势就知道了,AUD兑CHF购买力夏经75%。USDCHF买张涨是有利息可以拿的,如果资本放弃了利息,放弃了套息交易,意味着损失了年化3-8%的无风险收益。但是,老钱们看的不是几个点的相对无风险收益,如果美元贬值,未来他们所谓的无风险套息收益,实际购买力在全球范围来看,可能也会下降。他们看重的是100元的购买力,经历100年,能够买的黄金还是那么多,能够买的土地还是那么多,在任何国家的货币贬值和通胀背景下,购买力要最稳健。如果这两个产品没有大的暴动,只有澳元汇率,日元汇率,或者局部地区的股市和比特币发生大的波动,那就不能够被认为恐慌继续蔓延,或家具加剧。当然,局部地区的产品或货币波动,是正常的,风险情绪或者说对未来经济和货币政策差异化的担忧,引发的抛售,是合理的。快速的下跌,是好于无休止的缓慢下跌。大家在一个没有波动的缓慢下行市场里才是最难受的。

总之,在最近2个月时间,很多标的会因为大波动,迎来不错的买入机会,包括汇率,股市等等,大家做好准备。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Jacky Wang | GO Markets 亚洲投研部主管


热门话题
资本过山车,惊心动魄,各种闪崩再现。
先看澳洲,澳联储官员说圣诞节之前不会降息,我认为这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圣诞节是消费旺季,通胀在这个时候可能会小幅度上升,所以圣诞节之后降息,能够缓解通胀压力对于降息行为的冲击。所以,在圣诞节之前,我认为澳元大概率还会上涨一次,澳元兑人民币可能会重新回到4.75上方,这对目前的价格来说,前景不错。
需要换汇的朋友,或者所著锁住汇率波动的投资者,以及希望能够在澳元价值回升过程中获利的投机者,这三个月都是比较不错的机会,毕竟央行在兜底,澳洲大概率在美国降息之后再降息,逻辑上澳元反弹是大概率事件。
本次市场下跌最早的迹象出现于USDCHF这个产品,以及AUDJPY也产生了预警。为什么呢?因为瑞士法郎和日元有避险作用,它们的避险体现在Oled money那里,所以我们普通投资者不会通过这两个货币区去避险,而CHF瑞士法郎避险,主要对索罗斯,罗斯柴尔德这类欧洲老钱有需求,他们的诉求是,保持资产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所以,我们追求的是增值,大幅度增值,他们追求的是,是国际社会中的购买力保值,并不是在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对保值。所以,CHF的异动,从一周前就开始发生了。

这幅图是NZDCHF这个产品,从1980年的最高点2的汇率,跌到现在0.5,新西兰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了75%。所以,如果欧洲的老钱,在1980年就很有的人,把钱换成了瑞士法郎,那么当时的100万瑞士法郎,只能换50万,到现在,可以换200万,相当于涨了4被倍购买力。这就是为什么,old money喜欢买入CHF的原因。对于AUDCHF,则更惨。澳元兑瑞士法郎在1980年,是2.5,目前只有0.55,跌幅比NZDCHF还要大,超过了75%。所以,对于百年以上的资本,他们更看重的,是长期的国际购买力保值。


根据Chatgpt简单的计算,澳元国际购买力下降了75%。那么为什么说一周前市场就出现了异动呢?是因为AUDCHF这类产品,从7.15日就开始下跌了,并且在8.1日之前,下跌幅度已经超过了5%,这对于货币对是比较少见的。
因此,这一次下跌,市场恐慌,我认为背后的推手,是欧洲的国际资本为主,他们在全球布局,以轻资产+杠杆的形式,游走于股市,汇市和债市,他们的出售手,往往伴随着,快速的波动,股汇债同时震动。不了解他们操作模式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之前索罗斯的很多战绩。

还有一个因素可以验证这一逻辑,就是美国股市并没有太大波动,我认为这种波动幅度是相对正常且合理的,毕竟之前涨了老多老多倍,还不如人家回调么。加速回调,是一种智慧,能够快速释放紧张情绪,并且压缩降息来临可能造成的资产价格继续走向泡沫的概率。而美盘的时候,美国资本相对比较淡定,通过各类金融工具,做空保护,但是并没有继续空欢喜恐慌性砸盘,大部分的下跌,产生在澳洲时间段,也就是亚洲盘。
所以,抛售美国股票的,可能是因为日本央行加息准备撤退回到日本的国际资本和日本财团,他们要抓紧换日元,还钱去。所以,最近日元涨幅很大,很快,因为满了慢了,就会拜拜白白损失好多好多钱,他们跟日本银行借的,可不是几个亿这种,而是填很多很多零。所以,预期变了,风险结构变了,对于套息的资金和欧洲老钱们,他们的投资逻辑快速转变,造成了这次恐慌。因为他们的资金,需要真实在银行成交,而他们的量,是完全可以影响市场的,银行收到指令换汇,是必须要在指定时间换完的,所以,巨大的波动就演变成连锁反应。但是,我不认为这是坏事情,因为很多资产,不敢买,但是,现在给了机会,最简单的就是,澳元兑人民币,4.6附近和以下的位置,长期看,就是财富大礼包。祝愿大家投资顺利。

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Jacky Wang | GO Markets 亚洲投研部主管


热门话题
昨天才刚刚是周一,但是澳洲的股市几乎已经要疯了。说实话,周一通常大家都比较忙,我一顿瞎忙直接忽略看市场,直到下午同事过来和我说,日本熔断了,我还很惊讶?难道日本又地震了?还是出意外了?一问,没有天灾,也没有意外,就是纯纯的一个暴跌。很单纯,不靠灾难,不靠意外。日经指数暴跌12.4%,直接触发熔断保护机制。澳洲股市从上周五到本周一两天一共下跌6%,创下2020年疫情结束以后最大2天下跌记录。美股在昨晚肯定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

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大规模的下跌呢?总结来说就是两个原因:这个原因,和那个原因。开个玩笑。其实现在说原因,都是马后炮。但是我们还是要简单装模做样分析一下的,毕竟世界各国各大银行证券机构都分析了,咱们也要跟一下的。我简单看了一下,各国媒体给出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1. 日本央行加息去杠杆,导致日元连续升值,那传统之前在日本借钱,放去美国或其他国家国家存定期买国债,不但赚利息差还能赚日元贬值的钱收益率会大幅下跌,甚至会开始亏。2. 美国股市在过去12个月的疯狂上涨,期间过程里没有有效的回调来释放筹码和压力。导致大家都在大的回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3. 巴菲特在周末公布的最新持仓报告里显示其大量卖出美股股票,换成现金持有,使得很多投资者跟风交易。总结来说,其实这次下跌我认为就是一个正常的获利出逃以后的大回调。我们知道美股在过去10个月已经连续上涨超过30%了。中间仅仅有过1周左右的小回调,但是不论是时间还是幅度,都不能算一个合适的回调。因此上周五发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不理想其实就是一个借口。用这个新闻来炒作美国衰退概念,从而触发出逃和回调。毕竟没有哪个股市可以永远不变一直上涨的。之前上涨的人需要有借口和理由卖出套利。原来没有来得及买入的人需要等待机会可以进场。机构需要话题,市场需要变化,如果这个市场永远就是一个方向上涨,停,再上涨,那就没有新意了。只有出现大回调之后,才能有下一次更高的上涨。就像拳击手一样,一次出拳之后,需要把手收回来,才能有下一次的进攻。

所以,这次的下跌在我看来就如同是长期天晴,好不好?好,长期暴晒会导致土地干旱,河流枯竭,空气干燥,皮肤晒伤。我们需要下雨来调节湿度,需要下雨来滋润土地,需要下雨来降低气温,需要下雨来给心情一些音乐。所以,别怕,跌跌更健康。好了,本篇完。但是篇幅有点短,那只能再加点个人干货:说说暴跌之后意味着什么。我一般不喜欢废话太多,昨天我看了很多英文媒体的文章,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按照字数支付稿费,反正就是废话多。我喜欢开门见山,简单直接:暴跌之后,美联储要开紧急会议了,大家推测,如果再跌2、3天,美国可能9月会直接加息0.5%。来提振股市和经济信心,因为就周五一个非农就业人数,就突然搞得市场风向马上变了,说美国经济有可能不行了,要衰退了,要这,要那了。往轻了说,这就是纯粹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大家等回调等的望穿秋水,好不容易抓到一个坏消息,那不得使劲用。但是另一种阴谋论的说法,就是说过去20年来,每次美联储要降息之前,美股都会很“懂事”的暴跌,要不然,不下跌,留出空间来,怎么能证明美联储降息以后起到了表率作用呢?因此如果9月要降息了,那8月赶紧的表现表现。但是对于咱们澳洲的朋友们来说,日本熔断,澳洲暴跌,其实从另一个方向考虑,并不是坏事。哪个方向呢?—— 从你的房贷月供来考虑。我们知道前几周,澳洲市场都在传言说澳洲物价太贵了,所以还有可能要加息。我已经多次反驳,这基本不可能。澳洲联邦政府都作弊也要降物价了,央行还会这么傻吗?极大概率是不会的。在昨天暴跌之后,ASX的央行降息概率已经从之前的5%可能性提高到了20%,虽然依然概率极低,但是也说明市场判断,股市下跌会加速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到来的时间。

但是经过上周五和昨天这一波下跌,如果本周再来上个几天暴跌,那基本上澳洲是99%不会加息了。毕竟本来澳洲央行还觉得澳洲经济比老美健康多,挺得住再来一次加息。但是如果股市一周暴跌10%,那要是止不住,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得嗝屁。所以如果把股市暴跌,和物价压不下去来对比重要程度的话。那毫无疑问,澳洲央行会把稳定股市放在压倒性的地位上。而会伤害股市的加息计划,就自然会不再考虑。所以今天咱们话题总结:日本熔断了,澳洲暴跌了,美国也要大回调了。怎么办?不用害怕,这只是一个本应该早就来的回调。只有充分,有效的回调了,才会有更多资金进场,股市才会继续上新高。第二,欧美股市的暴跌,将会再次压低澳洲加息的可能性。如果说本来还有20%可能性会加息的话,现在一暴跌,估计95%肯定不会加息了。其实从澳元债券的收益率,以及澳元和美元的表现来看,市场现在已经觉得,澳洲加息是几乎不可能了,如果下跌继续,那降息将会来的更快。

多说一句,一个标准,正常,充分的回调,永远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天暴跌就完了。这肯定是一个先暴跌,再反弹,再更多暴跌,如此反复2-3次之后才能充分到位。所以现在市场还在寻找底部,在底部确认之前,大家不要着急。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热门话题
周五的非农未能挽救持续下跌的美股,同样的现象也将在澳股发生。今年以来每次非农周都是美股大涨周,无论非农数据多高,都未曾拖累股市,要是遇到非农比预期还低,那就业市场适度降温正好能够满足美联储的降息期许,自然也继续助推美股上涨。而这一切在刚刚过去的周五被彻底改变了。让我们解读下其深层原因。

本次非农数值11.4万增幅刷新了过去两年的增幅新低,根据对每个月修正值必下修的规律,下个月给到修正值很可能会接近10万甚至更低,加上美国这几年涌入两千万非法移民,简直人口进入非农统计,非农数据的水分本来就很大,实际美国的就业情况肯定更加低迷,不得不令市场担心这样的一个就业情况是否预示着美国后续的衰退已经很近了。我们知道美联储的两大职责所在,控制通货膨胀,控制失业率。这次的利率决议鲍威尔已经表态通胀并不是美联储仅需要考量的标准,美联储同样需要维持就业市场的稳定。尽管反弹到4.3%的失业率在美国历史上并不算高,但考虑到经济数据的滞后性,美联储不得不尽早做出防范,以免失业率暴涨的刹车届时像控制通胀那样变得十分棘手而难以刹住车。这就造成了非农数据一出来,市场判断美联储9月已经不是降不降息的问题,而是降息多少个基点的问题。甚至有机构还是预测今年美联储将降息三次合计100个基点。

个人觉得降息100个基点在今年是过分激进了,也是没有依据的猜测,美联储降息力度还需要考量首降后经济数据的反应。我们上面提到的非农造成的降息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是利多股市的,只不过过低的就业数据造成的衰退担忧完全占据了主要层面,进而大大利空了股市。而这个原因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股市持续下跌的更深层次理由是比较复杂的。另一个市场整体回调的原因是日本的第二次加息,令避险资金的偏好出现了动摇,本在美国国债的避险资金有了趋向日本的苗头,国债收益率开始随着美国降息预期的增加而暴跌,我们可以看到之前曾重点关注过的远期国债标的TLT近几天开始放量大涨。这里更有美元走低的影响,因为特朗普曾在采访时表态美元对日元的离谱上涨给了日本产品特别大的竞争优势,影响了美国本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他若上任,首先要降低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以及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那次发言后美元对日元的走势几乎就是单边下跌,一路从超过160到目前的跌破150,美元对人民币也从7.2平台跌到了7.1大平台。第三点对股市造成巨大影响的就是美股财报季的放大效果。由于高科技龙头股占股指的权重太高,而市场对这些都高科技巨头的期望值也特别高,就算业绩表现不错,分项细节以及业绩展望等任何部分只要有略微不完美,股价就立马暴跌回敬,这点我们从今年4月份财报季就得到的验证,理由也很简单,2023年高科技龙头股涨了太多,催生出的3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就一度有三家,当时微软,苹果和英伟达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离谱的涨幅令当下的获利盘极易因细微原因而止盈避险。

最后一点使得美股继续回撤的原因就是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后,连续几年的8月9月和10月都是股指艰难时期,股市大幅回调就连续发生在这三个月,从投资者心态上灌输了一种恐慌。而历史上美股下跌最狠的时候,也是每次利率政策转向的时候。越是实体经济遇到的问题,才越逼迫美联储开启降息进程。因此在当前市场预计9月份降息板上钉钉的前提下,8月股市持续回调似乎成了一种默认的情绪化操作。就业数据暴雷,汇市巨震显示出避险资金转向,美股财报季造成的动荡,以及市场情绪上积累的恐慌,合力造成了美股持续下行。从以上综合分析看,新的一周国际金融市场没有重大的足以影响市场走向的消息待公布,那么美股惯性下跌会成为大概率事件,澳股也将跟随下跌。从技术面分析,纳指标普均以及破位转下行趋势,过去四月份的三周回调转反弹现象很难在当前重现,做好仓位保护才是最首要的任务。从中长期看,货币政策转向后极易形成牛市的到来,今年的圣诞行情,或许会比去年更加猛烈,看看伯克希尔刚刚周末公布的现金持有量为2769亿美元就可以看出巴菲特老爷子目前的态度了,大量持有现金避开三季度的波动,等待机会的出现。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Xavier Zhang | GO Markets 高级分析师


热门话题
苹果公司预计,即将推出的人工智能功能会在未来几年里面让Iphone大放异彩,并帮助公司销售进行复苏,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库克,在周四的电话会议上讨论第三季度业绩时表示,这个即将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会让人们有新理由去换新手机。这将是一个关键的升级周期。虽然这样说,但是高昂的售价和真正的实用性也是这个不确定因素。

尽管中国市场的销售表现不佳给总体业绩带来了一些阴影。到6月29日为止的这个季度,苹果的收入增长了5%,达到858亿美元,超过了分析师预测的845亿美元。但在中国,销售额下降了6.5%,至147亿美元,低于华尔街预测的153亿美元。尽管如此,苹果的股价在财报发布后的盘后交易中波动,截至纽约时间下午6:30,股价上涨了超过1%。今年到目前为止,苹果的股价已经上涨了13%,投资者希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推动销售。

(Source:FactSet)关于中国市场的担忧重新浮出水面,包括正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还有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在放缓等等。苹果将销售下降主要归咎于美元走强的影响,并表示其在中国的基础业务实际上比以前更健康。三个月前,苹果高管表示,销售放缓更多是由于其他产品销售疲软,而非iPhone表现不佳。苹果预计,9月季度的总销售额将与刚结束的季度持平,增长约5%,而华尔街的预测为4%。高管表示,这段时间的亮点将是服务业务的两位数增长。我们来看看这次财报是什么情况: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1.40美元,超过了分析师预期的1.35美元。6月是苹果通常较慢的时期之一,因为许多客户都在等待秋季新iPhone的推出。

(Source:Bloomberg)苹果的旗舰产品iPhone的销售额为393亿美元。尽管这一数字比去年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华尔街的预期。三个月前,公司没有预测6月期间的iPhone收入,这表明其对动荡的智能手机市场仍有所顾虑。苹果的iPad业务得益于新型号的发布。公司在5月推出了包括配备M4芯片的更昂贵iPad Pro和更快、屏幕更大的iPad Air在内的重大升级产品。位于加州库比蒂诺的公司报告,该类别的收入为7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超过了66亿美元的预期。苹果之前预计,iPad在6月期间的增长率将达到两位数,这一目标已轻松实现。在过去几个月,一些客户和学校一直在等待新型号的发布,从而推迟了iPad的购买。此外,苹果还在开发配备更快处理器的入门级iPad和iPad mini版本。这些新版本在未来几个月发布时可能会促进更多的升级。

公司还在上季度推出了Apple Intelligence,并在6月的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新的AI工具。但这些技术预计在10月之前不会向客户发布。苹果还没有解释如何通过这些功能创收,除了刺激对兼容设备的需求外。包括App Store、Apple Music和TV+流媒体平台在内的服务业务继续成为增长的驱动力。上季度,该业务产生了242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4%。服务收入略低于华尔街的预期240亿美元。不过,该业务正面临来自监管机构的压力,他们正在寻求对App Store进行改变,认为其在行业中具有反竞争性。这最终可能限制苹果从订阅和应用下载中获取收入的能力。Mac收入增长2.5%,达到70.1亿美元,得益于返校购物季的开始。这与华尔街的预测一致。自去年年底以来,苹果还没有对Mac进行重大变动,但在3月为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增加了M3芯片。据报道,苹果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向更强大的M4芯片过渡时,更新所有Mac系列,这些计算机可以更好地处理AI任务。可穿戴设备、家居和配件——包括AirPods、Apple Watch、Apple TV机顶盒、Beats耳机和HomePods——曾经是一个高飞的类别,但现在仍在苦苦挣扎。该业务带来了81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下降2.3%。不过,这比78亿美元的预期要好。苹果对最近的智能手表系列仅进行了小幅更改,而且一项专利纠纷迫使其从一些型号中移除血氧功能。公司也有几个季度没有更新其AirPods。

但好消息是,苹果计划今年秋季为一些手表型号提供更大显示屏,同时对其低端和中端AirPods进行改造。即将推出的iPhone 16系列应该会激发一波需求。但新型号不会有重大设计变化。公司iPhone 16的营销宣传将更多地围绕Apple Intelligence的支持、更快的处理器、为低端版本增加一个Action按钮以及在最新的Pro型号上增加一个相机控制按钮进行。苹果的财报总结来说有好有坏。目前主要的押注点还是在于苹果人工智能的推出可以加强iPhone的销售。公司对未来的展望依然乐观,预计将继续看到健康的增长,尤其是在服务和高端产品部门。但是这种乐观能持续多久,苹果的押注是不是可以推动其业务销售还有股价增长,我们还需要等产品出来实测。虽然苹果智能是机遇其他人工智能进行的嵌入,但也算是近些年苹果为数不多的创新了吧。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Neo Yuan | GO Markets 悉尼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