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心
学习中心

市场资讯及洞察

每日财经快讯
科技股大回调,可以“抄底”吗?

热门话题

近期科技股出现了较大的回调,先是从欧洲的光刻机巨头ASML股价暴跌10%开始,接着是美国市场的英伟达跌了6%,AMD更是下跌了10%。这场芯片股的大跌也拖累了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下跌2.7%,创下自2022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尽管如此,英特尔和GlobalFoundries的股价却逆市上涨。

其中不难看出,市场上面两极分化严重,一派觉得科技股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另一派觉得科技股还能继续坚挺。那么目前科技股面临些什么问题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1. 首当其冲的就是高息环境问题,其实科技股面临了相当大的压力。高利率尤其对科技股不利,因为这些公司的估值往往依赖于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而高利率会降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

为什么科技股在这两年高利息环境还可以上涨快速?目前大型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关键。如果说利率长居高位不变,虽然盈利是关键,但高利率可能会对那些高估值、信贷敏感的长期成长股产生较大影响。由于美联储和国际买家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减少,利率可能会维持高位或者继续上升。2. 此外,科技公司虽然一直以强劲的盈利增长领跑市场,但现在这种差距正在缩小。随着其他行业的盈利增速加快,投资者可能会开始寻找那些更便宜的盈利增长机会。这种变化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他们开始寻找那些价格更合理、增长潜力更大的股票。

3. 市场也正在发生轮动,投资者正在从科技股转向其他板块。根据美国银行的模型,美国和欧洲目前都处于经济复苏的初期阶段。历史数据显示,在这种阶段,价值股往往表现优于成长股。如银行和能源等周期性股票在经济复苏阶段通常表现更强劲,而科技股在这样的环境下通常表现不佳。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这些模型都是机遇几十年前的理论知识所构建的,时代在发生改变,金融思维也应该与时俱进。曾经的很多金融理论或者发生过的事情,逐渐变为一种参考,还是需要在新时代下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所以在周期性问题上来说,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但是不会有想象中那么大。4. 尽管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最初推动了部分科技公司的股价飙升,但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可能会扩散到其他行业。这意味着,投资者可能会逐渐将资金转投那些虽然不属于科技板块,但能从AI中受益的公司。一些非科技公司通过将AI融入其业务流程,可能会实现持久的利润提升。最后呢就是一些其他因素,最直接的就是美国大选,政策和行为很可能带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总结来说,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为科技股提供了短期的推动力,但从长远来看,AI的广泛应用可能会让其益处扩散到非科技行业。因此,虽然科技股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它们的创新能力,对未来科技趋势的适应性等等,仍然可能使它们在动荡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不过也有分析师表示,目前不是“抄底”好时机,回调可能才刚刚开始。投资者应该审慎考虑这些因素,同时也要灵活应对市场的持续变化,以抓住新兴机会。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Neo Yuan | GO Markets 悉尼中文部

Neo Yuan
July 19, 2024
每日财经快讯
三中全会后中国消费税改革终于要落地了

热门话题

三中全会一直是中国最高领导层宣布重大经济政策转变的重要场合,7月初市场热议的财税改革有望会后有新消息。中国上半年消费增速降至2%,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相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了4.5%,二季度居民消费意愿偏弱是主要拖累项,4月、5月、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分别为2.3%、3.7%和2%。

(Source:国家统计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本次消费税改革2019年就初现端倪。国发〔2019〕21号文提到“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2024年年初财政预算草案中明确提到 “谋划消费税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度”,有望在今天结束的三中全会后能看到些消费税改革的试点试验动向。消费税与其他三大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是中国四大税种,中国的消费税是“中央税”,主要集中在烟、酒、油、车方面。消费税是唯一一个还没实现央地同享的税种,目前由中央政府100%收取用于转移支持较弱的地方财政。2023年消费税达1.6万亿,50%来自烟草,35%来自成品油,10%来自汽车,3%来自酒。

新一轮消费税改革主要有三大方向。第一是消费税下划地方。2021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的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地方财政压力山大。从房地产干到新能源,干什么都过剩,根本原因之一是生产端收税,而非消费端收税,所以地方政府拼命卷扩产,只有生产出来,才能贡献税收。以前消费端有美国顶着,2018-2019年贸易战开始以后,中国需要尽快拉动内需,以应对特朗普再次上台这个利空中美外贸的大概率事件。如果中央能让利消费税给地方财政,地方政府就更有动力促进消费,形成投资消费正向循环。第二是征收环节后移。这对消费者直接影响最大,以前主要在生产和进口环节收的税现在要放在批发、零售环节收取了。例如茅台酒,以前按照出厂价969元纳消费税,现在要按照零售端的平价飞天茅台1499元收税了,税基扩大。第三是应税范围扩大。将消费税扩大至“富人”消费品和高能耗高排放产品,例如私人飞机、高档会所、马术用具、各类奢侈品、游艇、超豪华小汽车这些高价品类目,和一次性塑料、染料等资源消耗类科目,未来还有逐步对高端娱乐消费征税的趋势。那么本次消费税改革最直接的是利好免税和航空板块。如果将奢侈品,高端化妆品等纳入消费端应税范围,在免除增值税和关税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拉开免税和有税商品的价差,消费者更愿意前往境外或离岛免税区消费,欧美、日本航线开通较多的航空公司也可能受益。其次或利好新能源汽车板块。石油减产叠加成品油税率上调趋势可能有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汽车消费税部分划归地方政府,也有助于取消地方限行限购这类消费场景的制约,促进低排量汽车购买。如果地方上游减税做的不好,会直接体现在物价上,反而会抑制消费,哪里消费服务做的好,老百姓才会去哪里消费,否则就是内卷。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Christine Li | GO Markets 墨尔本中文部

Xavier Zhang
July 18, 2024
每日财经快讯
黄金创出新高,下一站3000美金?

热门话题

川建国同志基本上是下一任美国总统了,不出意外的话金融市场波动率会大幅度上升,因为没有人知道他会公布哪些奇奇怪怪的政策,但是,黄金和贵金属大概率会上涨,黄金是国际资本应对不确定风险上升,其他大宗商品包括铜等价格可能上涨,是特朗普先生大概率会增加基建方面的建设和政策,所以这些标的会有上涨机会,而黄金已经开始无视数据上涨创出新高,意味着资本已经在进入“特朗普投资”时代。

对于美元降息问题,川建国也发表了言论。特朗普说:不会在潜在总统任期提前撤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希望11月前降息。很好理解,希望政绩在特朗普上台的时候展现的多一点,和美联储携手创造一个新的美国繁荣的景象。回顾上次特朗普在选举前后黄金的表现:1. 2016年大选后的初期反应事件:特朗普于2016年11月8日当选美国总统。黄金价格反映:选举前:由于选举的不确定性,黄金价格在上升。选举后:在特朗普胜选后,黄金价格短暂上升后迅速下跌,市场对特朗普的亲商政策持乐观态度,股票市场上涨,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减少。数据:2016年11月8日:黄金价格约为1279美元/盎司。2016年11月9日:价格短暂上涨至1337美元/盎司,但随后下跌。2016年12月底:价格降至约1150美元/盎司2. 2017-2018年:税改与贸易政策事件:2017年12月,特朗普签署了《减税与就业法案》。2018年,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黄金价格反映:税改带来的经济刺激短期内提振了股市,但随着贸易战升级,市场波动性增加,投资者转向黄金避险。数据:2017年底:黄金价格约为1300美元/盎司。2018年中:价格波动在1200至1300美元/盎司之间。2018年底:黄金价格上升至约1280美元/盎司3. 2019年:贸易战与经济不确定性事件:中美贸易战升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加剧。黄金价格反映:贸易紧张局势和经济放缓预期导致投资者增加黄金持有量。数据:2019年初:黄金价格约为1280美元/盎司。2019年6月:价格稳步上涨至约1400美元/盎司。2019年底:价格进一步上升至约1520美元/盎司4. 2020年:COVID-19疫情事件:新冠疫情爆发,全球经济陷入停滞。黄金价格反映:由于疫情带来的巨大经济不确定性和全球央行的刺激措施,黄金价格飙升。数据:2020年初:黄金价格约为1550美元/盎司。2020年8月:价格达到历史高点约2067美元/盎司。2020年底:价格稳定在约1880美元/盎司

这一次我们可以理解为,市场已经认定下一任总统是特朗普,因此不确定的政策,国际贸易环境,美国强势的自我利益至上导致国际矛盾增加等,会提升黄金、数字货币价格。当然,受到美国强大的政策利好,美国股市可能继续再创新高。因此,特朗普会给大家带来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包括黄金白银、铜矿、美国股市尤其是标普和道琼斯。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Jacky Wang | GO Markets 亚洲投研部主管

Jacky Wang
July 17, 2024
每日财经快讯
日本股市和日元还有机会吗?

热门话题

熟悉股市的朋友应该知道,在2023年,除了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一路飞涨之外,在主要国家的股市中,还有一个也成为了投资者心中的神话,那就是日本股市。其实绝大部分投资者,尤其是澳洲投资者,在2023年之前几乎很少关心日本股市。在我们印象中,日本经济长期陷入了停滞,工资不涨,物价也不涨,知名企业例如东芝,夏普,松下和索尼的股价也是一年不如一年,70后和80后幼年时期的日本电器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日本车除了丰田以外,似乎其他品牌的汽车在中国和澳洲也都被韩国和中国汽车在逐步替代。如果说,现在问你,日本最大的企业,你还能报出几家?除了丰田,索尼,三菱等名字,大部分年轻人已经无法准确说出10家日本排名最大的企业名字了。但就是这么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市场,在202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公开宣布加大投资以后,就引起了全世界新一波的买家狂潮。

从2023年的不到30000点,到如今的41190点,涨幅几乎达到了40%。

这么大的涨幅,自然就会吸引一大批原本根本不关心日本的全球股民。由于巴菲特的带动,日本股市在2023年涨幅达到28%,创下1989年以来最佳表现,是亚洲表现数一数二优异的股市。实际上在2023年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日本股市始终没有突破1989年的高点。当时受房地产和股市泡沫推动,日经指数在1989年底创下历史新高之后,随后因泡沫破裂,日本进入一段长期经济停滞的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失落的十年”。但是随着疫情导致的全球产业链和商品供应出现的巨大变化,由于日本国内依然有着几乎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因此从2021年开始,日本的产品开始取代东南亚和欧美很多因为无法保持持续生产而丢失的市场份额,各家上市公司业绩有所好转,加上日本政府非常鸡贼的这时又持续让日元贬值来推高出口竞争力。与此同时,企业支出也持续增加,根据日本财经媒体的报道,2023年度日本企业资本投资达31.6兆日元(2,210.3亿美元),创下纪录新高。其实2022年开始一个引发全球关注的热点,才是真正推动日本企业开始巨大获利的起因。那就是因为元宇宙和AI话题所引发的全球芯片和半导体的短时间,高增长的需求。那问题来了:由于美国的限制,除了中国以外,全世界范围内,除了美国以外,哪些国家或地区是产芯片和半导体的主要产地国?答案就是:日本和韩国,加上台积电

如果作为国际投资者,需要在这三个选项里挑选一个,那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日本。正是因为跨国企业正在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包括部分科技企业的产业链转移,使得日本成为了最大的受益方。尤其是在半导体等非常高阶、技术更密集的产业。除了在产业链上变化使得日本收益以外,另一个让日本股市成为全球投资者眼中洼地的原因就是日元的贬值:试想一下,如果原来100日元一股的日本股票需要1美元来兑换,那么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现在如果依然是100日元的股票,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就只需支付90美分,甚至更低就可以买到。

当然了,货币贬值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放在其他国家,就会造成外资恐慌性出逃,外汇流失等等不利情况。但是放在日本,反倒是成为了吸引全球投资者来买更便宜东西的理由。最大的广告,还是巴菲特的股东大会。但是,这对于2023年就进场的朋友们来说,无疑都是赢家,但是如果那时你没有进场,现在还来得急吗?我想,这个问题可以用另一个同样的问题来回答:澳洲联邦银行的股价现在是历史新高,还可以买吗?短期内,新高的确会有回调的风险,但是由于联邦银行基本就代表了澳洲的经济和地产市场,因此如果你长期是看好澳洲的,那联邦银行不论什么时候进场,10年后都会给你客观的回报,只是多少而已。

可能大家会担心,日本股市之前一个重要的看多因素:日元的贬值,将会随着日本央行加息而改变。怎么看这个问题呢?方向是没错,日元加息,美元降息,两个国家之间的利息差会不断缩小。但是,but,however,就算缩小了,依然差距很大。美国现在是5%,日本是-0.1%。就算两家各靠近0.25%, 也就是加起来差距减少了0.5%, 最终要把日元和美元的利息差拉平,需要美国降息,日本加息,两个一起做10次。这在未来5年内都不可能。所以美元和日元将会保持一个长期的,比较大的利息差。这个利息差会减少,但是减少,仅仅只是放缓日元的贬值速度。在没有重大经济变化之前,日元将会和美元长期保持一个弱势汇率。这也意味着,日本股市两大核心卖点:相对低估价值和未来潜在的日元汇率升值两个因素叠加,使得日本股市相比欧美其他上市企业,依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论是日本股市常看好,还是日元的长期弱势,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也许短期会回调,但是长期的大环境不变,那趋势就不会改变。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Mike Huang
July 16, 2024
每日财经快讯
“刺杀特朗普”对本周股市的影响

热门话题

本次标题紧跟时政热点,但刺杀特朗普事件是真的对股市有很大影响的,让我们娓娓道来。今天全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关注的事件无疑就是前总统特朗普在支持者集会发言时遭到刺杀,右耳被打穿,血洒当场,在众多安保人员层层围绕下依然挤出上半身后挥舞着拳头高喊“Fight!”在背后飘扬的美国国旗衬托下成就经典镜头,塑造了新的政治英雄形象。事件发生后,民声沸腾,簇拥者纷至沓来,刚刚完成助力特朗普捐款的马斯克在X连发数条力挺消息,特朗普支持者暴涨。

美国一向是政治经济纠缠融通的,政策主导着经济走向,美联储的独立性尽管一直被官方强调,而事实上美联储主席都是总统任命的,其中关系不言自明。而经济主导着股市走向,因此我们才敢说刺杀特朗普对股市影响巨大。首先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强势,在国际上美国的经济影响力和主导权比当前拜登政府更加强势;其次特朗普是商人,本来就善于搞经济,在他执政期间美国不用一枪一弹而是用经济手段制约着美国定义的竞争对手们;再者后疫情时代加上拜登老态尽显的现状,令美国人本就向往求变求新以改变高通胀导致的货币紧缩环境下的生活压力。刚刚过去的一周,CPI超预期回落到3%的年率,也回到了加息周期以来的最低增幅,风险资金蠢蠢欲动,罗素2000开始发力上涨,这时候配合9月份美联储第一次降息以及11月份特朗普赢得大选,大有帮助美国实现经济软着陆并让股市入牛的可能。而特朗普若被刺杀,那么大选将陷入混乱,大选前经济稳定的历史习惯将被改变,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对于未来经济蓬勃的信心将大受打击。因此对于股市投资者来说,特朗普是不可“被刺杀”的,因为这很容易造成股市暴跌。很庆幸事件发生在周日,要是发生在美股交易时段,那么那几个小时股市一定是灾难般下跌。好在特朗普目前已经出院,身体状况没有大碍,反而让自己成为了政治英雄,那么新的一周对股市的影响就转为正面的了。特别是特朗普大选题材股和他的传媒集团,本周股价预计都将上涨。

回到宏观经济面,CPI超预期回落后,周五的PPI不降反升超过预期,而生产者价格指数2.6%的数值不算太离谱,在疫情以前美国通胀围绕2%震荡时,PPI数据就在1.6%至2.2%附近震荡,因此2.6%的数据并没有超过目标区间很多,美股周五也继续普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资金走向的变化不是一时的,从高科技AI板块涌向中小板轮动的趋势对股市长期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便于让投资者在购买时有更多的选择。新的一周除了周二“恐怖数据”零售销售月率预测值归0显示美国经济并没那么强势,没有其他重大金融数据影响了,因此股指不出意外将续创新高,而”恐怖数据“或继续利空美元,令刚刚撑在104大关的美元很可能继续走低,进一步助长股市。当然美元下行空间有限,目前要跌破103还是很有难度,加上新的一周欧元区利率决议来袭,欧洲央行的举动对美元也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CPI公布后本来就在整体上有利于股市上冲,加上周末有了“刺杀特朗普“未遂反而塑造了特朗普政治英雄形象的事件助力,新一周美股的走向将更加有望冲上新高,板块方面也从AI高科技一枝独秀在逐渐向着板块普涨演化。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Xavier Zhang | GO Markets 高级分析师

Xavier Zhang
July 15, 2024
每日财经快讯
CPI意外下跌,美联储9月就要降息了?

热门话题

周四,美元出现了快速下跌,因为美国6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意外下降。这增加了美联储今年晚些时候降息的可能性。

(Source: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我们先来看看数据:· 核心CPI指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与5月相比,仅上升了0.1%,这一增幅低于彭博社调查的71名经济学家中绝大多数的预期。整体CPI月度下降了0.1%,主要是由于汽油和其他能源成本大幅下跌。· 年度核心CPI:同比上涨3.3%,低于预期,是自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涨幅,这实际上标志着美国通胀历史性上升的开始。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资本市场(CIBC Capital Markets)计算,过去三个月的年化率现在只有2.1%。· 通胀数据走弱:增加了美联储最早在9月开始降息的可能性,并且也在侧面支持了今年第一季度通胀加速只是暂时现象的说法。利率期货显示,市场几乎完全预期9月会降息,年内至少有两次降息。二手车价格当月下降了1.5%,同比下降了10.1%,而这也是2021年通胀飙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住房成本:在通胀放缓中是一个显著因素,录得自2001年以来最小的涨幅。航空票价和二手车价格本月下降,但汽车保险成本继续上升。所谓的超级核心服务通胀(不包括住房)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国债收益率:数据发布后大幅波动,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纽约时间上午9:07下降了约13个基点。股指期货最初上涨,但随后回落,此前股指已经连续几次创下历史新高。美元兑日元汇率跌幅为两个月来最大。

(Source: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这是自2020年5月以来,月度指数首次出现下降。报告发布后,股市期货上涨,而国债收益率下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4.20%;当日收盘时,该利率下跌7个基点,至4.21%。再看看货币,CPI数据低于预期,美元下跌,导致日元大幅上涨,其中也可能有日本央行干预的迹象。上周日元对美元跌至38年低点后,一度上涨超过2%。据日本当地电视台报道,政府可能进行了干预。日本财务省月底会公布干预数据,届时才会确认是否确实有干预。这次变化主要是因为美国CPI下降导致的大量重新定位。现在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很大,这会减少人们持有美元/日元的兴趣。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走弱,市场对美元/日元的头寸拉伸,许多交易员因此措手不及。美元兑日元下跌1.81%,至158.75。

(Source:TradingView)欧元上涨0.34%,至1.0867美元,并达到1.090美元,为6月7日以来的最高点。英镑最后上涨0.51%,至1.2911美元,并达到1.2947美元,为2023年7月27日以来的最高点。虽然说从现在到9月之间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但除非通胀数据回升,美联储将会“被逼迫“去进行降息”。CPI在2022年6月达到9%以上,促使美联储在2023年7月前进行了一系列加息。现在,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份会降息,年底前可能还会有一次降息。那么势必对股市和外汇市场有巨大影响,大家可以提前开始布局。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联系方式:墨尔本 03 8658 0603悉尼 02 9188 0418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作者:

Neo Yuan | GO Markets 悉尼中文部

Neo Yuan
July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