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心
学习中心

市场资讯及洞察

每日财经快讯
日本央行政策展望:通胀放缓与政策维稳之间的平衡术
日本通胀走势:核心与服务通胀放缓迹象

最新数据显示,日本核心CPI涨幅正逐步放缓。2025年9月核心CPI(除生鲜食品)同比上涨2.9%,略高于央行2%的目标,但涨幅仅比8月的2.7%略有扩大。反映更基础价格走势的核心核心通胀(剔除生鲜和能源)同比上涨2.4%,已连续第二个月放缓(8月为2.5%)。物价结构上,“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缓解:虽然能源价格在9月再度上涨,食品(除生鲜)价格仍大幅攀升,但服务业价格涨幅相对温和,远低于商品价格的涨幅。这表明企业仅在逐步地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服务通胀仍温和。

整体而言,日本通胀水平虽仍高于目标,但已呈现一定放缓态势。日本央行预期未来通胀将进一步走低:其预测2025财年核心通胀可能降至目标以下。通胀的这一降温趋势,为央行维持政策宽松提供了空间,但也考验着其退出宽松的时机拿捏。

利率政策与YCC操作:宽松基调下的渐进调整

日本央行在过去一年开始谨慎迈出政策正常化步伐。2024年3月,央行近十多年来首次加息,结束了持续多年的负利率政策(NIR)和长期实施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框架。截至目前,央行将短期政策利率提升至0.5%(2025年1月调整)。同时,针对长期利率的YCC也逐步放松:央行已不再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设定严格上限,此前设定的0%目标收益率和1%的参考上限已转为弹性区间。

尽管名义上退出了YCC,央行仍每月购入约6万亿日元国债,与过去购债规模大致相当,并表示若长期利率波动过快可随时加码购买。这意味着央行在实质上保留了调控长端利率的工具,以避免利率快速上行冲击市场。除此之外,央行也停止了ETF和REIT的新购入,并计划逐步缩减公司债持仓,表明非常规宽松措施正有序退出。

不过总体来看,日本货币政策相较欧美仍属高度宽松:即便经过多次微调,目前政策利率仅0.5%,实际利率仍为负值,央行也反复强调将“维持宽松的金融环境一段时间”。在通胀中期展望尚未稳稳达到2%且外部风险犹存的情况下,央行在政策正常化上保持耐心,倾向于渐进而谨慎的调整步伐,以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关注经济基本面:工资、消费与出口的权衡

日本央行政策立场的重点日益转向国内基本面,尤其是工资和消费。在央行看来,实现持续且稳定的2%通胀需要内需拉动:这包括企业提高薪资、居民增加消费。近一年日本工资增速可谓近几十年未见。2024年春季“大幅度”加薪潮使合同工资涨幅创下33年来最高纪录,企业夏季奖金也因利润丰厚而上升。央行官员预计,劳动力短缺背景下工资有望继续稳步上行。

不断增长的薪资使居民收入改善,支撑了家庭消费,即使食品等必需品涨价导致部分消费更趋节俭,整体私人消费依然表现出韧性。这对央行而言是积极信号:服务价格只有在工资推动下稳步上涨,2%通胀目标才能可持续地实现。因此,植根于内需的工资-物价螺旋形成是央行判断退出宽松的关键前提。正如植田和男行长所言,在看到由国内需求和工资增长驱动的持续通胀前,央行不会贸然加息收紧。

与此同时,央行也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对基本面的拖累。出口方面,今年以来日本对美出口受新贸易关税影响一度前置激增后回落,总体趋势趋于平淡。海外经济放缓和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削弱日本企业盈利并影响其提薪意愿。植田行长警告称,如果海外经济和贸易政策前景高度不确定,企业或将更加着眼削减成本,减少涨价利润用于提高工资的努力。这意味着外需走弱可能中断国内“盈利–工资–消费”良性循环。

目前来看,日本企业整体利润仍维持高位(部分受惠于此前日元贬值和提价),为应对关税冲击提供了一定缓冲。不过央行在政策上依然小心翼翼:在美国关税冲击全面显现前,尽量避免过快加息,以防止外部逆风危及日本来之不易的经济复苏和物价上行势头。因此,在工资与消费的内生动力和出口与海外风险之间取得平衡,成为日本央行政策制定中的微妙课题。

政策节奏对比:日本与美联储、欧洲央行分化

同其他主要央行相比,日本央行的政策正常化节奏明显滞后,当前所处周期亦截然不同。美联储早在2022-2023年就大幅加息至5%以上,应对高通胀;而进入2024-2025年,美国通胀回落,经济增长放缓,美联储已转向降息周期。今年以来美联储多次下调政策利率。就在近日的决策中,美联储再次降息(尽管投票存在分歧),鲍威尔主席亦指出决策者对未来利率路径存在“明显不同看法”。这表明美联储已处于观察经济放缓影响、酝酿进一步宽松的阶段。

欧洲央行方面,经历2022-2023年的连续加息后,欧元区通胀率现已基本回落到2%目标附近,经济增长温和。ECB自2024年中起陆续降息合计200个基点至2.0%,并已连续第三次会议按兵不动,享受着“低通胀+稳增长”的难得窗口期。当前欧央行对政策调整不急不躁,甚至表示若非经济明显恶化,不会轻易再次降息。

相比之下,日本央行直到2024年才结束负利率并开始小幅加息,当前0.5%的政策利率远低于美欧主要央行。此外,日本通胀虽高于目标但总体可控,并无欧美前两年那样的通胀飙升压力。这使得日本央行选择了与美联储、ECB截然不同的节奏:在美欧进入降息观望期之际,日本才刚刚启动温和加息进程。这一错位的政策周期造成日美、日欧利差此前大幅扩大,而展望未来,则可能逐渐收敛。

值得注意的是,各央行政策取向的反差对汇率和资本流动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巅峰时,日美利差刷新数十年高位,资金涌向美元资产,而日元因利率长期趋近零而沦为套息交易的融资货币。如今随着美联储和ECB先后转鸽、日本央行慢慢转鹰,这种分化正开始收敛。尤其是欧洲央行目前已达到“通胀在目标、政策中性”的理想状态,而日本央行仍在追赶正常化步伐,两者在政策空间上反而比前两年更为相似。这种变化意味着全球利率版图正出现新的组合,投资者需重新评估不同市场的相对吸引力和风险。

市场解读:对美元/日元走势、资本流向与套利交易的影响

政策前景的变化直接反映到外汇和资金流动上。过去一年,美元/日元一度攀升逼近150大关,背后正是美日利差扩大的推动。然而,中期展望下这种趋势可能逐步扭转。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而日本央行酝酿继续加息,息差走廊正在改变。前日本央行审议委员樱井真预测,在2025年底前日本央行还可能再加息4次,至2028年前将政策利率升至约1.5%;他指出“随着美联储降息而日银加息,日元对美元走强是自然而然的趋势”,预期未来几年日元将重回升值轨道。高盛亦持类似长期观点,认为随着日本逐步退出超宽松,未来十年日元有潜力朝100日元兑1美元的强势水平迈进。这些观点表明,国际投行普遍预计日美货币政策差异的缩小将利好日元中长期表现。

日元相关资产年度走势

日元相关资产年度走势

图1:美元/日元汇率与FXY(日元ETF)近一年走势对比。上图显示USD/JPY汇率在2024年末至2025年初触及157以上高位,随后在2025年4-5月回落至141附近,近期再度走强至152.82。下图显示FXY价格走势与USD/JPY呈镜像关系,当前价格为60.20美元,接近年内低点。

短期内市场仍需权衡日本央行行动的节奏快慢。如果央行继续维稳慢行,仅象征性、小幅度地加息,日元利率优势提升有限,套息交易的吸引力依然存在。SMBC日元策略师指出,在日本央行与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政府的政策协调下,若央行延续渐进加息步调,外汇市场可能会看到日元持续承压走弱的局面。也就是说,温和的加息不足以显著扭转利差交易,投资者仍可能借入低息日元资金去配置海外高息资产,资本外流和日元贬值压力短期内难消。相反,如果日本央行意外提前或更大幅度加息,则可能引发市场预期骤变——套息交易平仓将推动日元迅速走高,正如过去政策“意外”时汇市的剧烈波动所证明的那样。

日元资产统计分析

日元资产统计分析

图2:日元资产统计分析。左上图显示USD/JPY汇率分布集中在147-150和152-155两个区间,当前汇率152.82高于年度平均值149.39。右上图显示FXY价格分布集中在61-63美元区间,当前价格60.20低于平均值61.77。左下图显示近6个月USD/JPY上涨6.24%,FXY下跌4.88%。右下表格列出关键统计数据,包括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和标准差。

整体来看,市场当前对美元/日元中期走势的主流解读是“先贬后升”。眼下日元仍处于弱势区间,但明年起利差拐点可能出现:美日利率差若明显收窄,压在日元上的套利交易将逐步松动,中长期资金有望回流日本资产。例如,前述樱井前审议员认为美国政府奉行“弱势美元”政策、日本则加息在望,日元走强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不少机构预计未来半年美元/日元可能筑顶回落。不过,在这一转折到来前,市场参与者仍将密切关注日本央行每一次政策会议的措辞变化和经济数据表现,以研判日银何时会加快行动步伐。

日元资产近期走势

日元资产近期走势

图3:日元资产近期走势(最近3个月)。双轴图清晰展示了USD/JPY(蓝线,左轴)与FXY(紫线,右轴)的反向关系。8月至9月初USD/JPY在147-149区间波动,9月中旬出现剧烈波动后,10月持续走强至153以上。FXY则从62.5美元高点持续下跌至60.20美元,创近期新低。

投行及机构观点:政策前景与日元走势预测

面对通胀放缓与政策转向的微妙形势,各大投行和国际机构也纷纷给出研判:

汇丰银行(HSBC):认为日本央行正“小步试探”进入加息周期。在通胀高于目标且经济表现稳健的背景下,进一步加息只是时间问题。“何时而非是否加息”成为焦点,该行预计日本央行可能比市场预期更早行动。

路透调查共识: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会在近期启动新一轮加息。路透社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预测日银将在2025年10月或12月加息25个基点,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最晚不超过2026年一季度会将政策利率提高到0.75%。这反映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在通胀高于目标的情况下于今明两季度内落实加息落地。

前央行官员:前日本央行审议委员桜井真的预测颇具代表性。他判断在现任行长植田任期内(至2028年),日本至少还有四次加息,总计把利率提至约1.5%。他预计下一次加息大概率在2025年年底前落地(10月或12月),随后2026财年可能再有两次加息。他同时强调,美国财政及货币政策动向对日银形成压力:美国政府近期倾向弱势美元、美财长曾批评日银“落后形势”,这都促使日银需更稳步地提高利率,以避免日元过度疲软。桜井据此判断未来几年日元对美元将进入趋势性升值阶段。

三井住友银行(SMBC):该行首席外汇策略师铃木宏二指出,日本央行与新政府在政策基调上的一致性意味着短期内超宽松立场难有剧变。在这种情况下,日元汇率仍将面临下行压力。他预计如果央行保持渐进而温和的加息步伐,今年12月才会再次加息0.25%,这种节奏下利差收敛缓慢,日元可能延续弱势到年底。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着眼更长远,高盛策略师认为日元正处于“缓慢但强劲的转折点”。他们预计,随着日本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未来十年日元对美元有潜力回升至接近100的水平。这一预测意味着,日元可能迎来数十年来罕见的长期升值周期,扭转过去十多年缓慢贬值的格局。不过,高盛也强调这是渐进过程,中短期内利差仍主导汇率,因此日元的强势回归需要央行持续收紧和时间累积。

结论

综上所述,日本央行在通胀放缓与政策维稳之间正寻求微妙平衡。专业机构普遍预计央行将谨慎退出宽松,近期内小幅加息是大概率事件。同时,对于汇率和市场影响,意见出现分歧:短线日元或仍承压,但中长期随着日本利率上升、海外宽松,日元有望重拾升势。

面对内外部不确定性,日本央行的政策微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一年市场走向——既要防止过早收紧扼杀来之不易的通胀动力,又要避免行动过慢导致日元过度贬值和金融失衡。专业交易者需密切关注日本经济基本面和央行沟通,从中捕捉这场“平衡术”中的潜在机遇和风险。

从市场数据来看,当前USD/JPY汇率为152.82,接近年内高位,日元处于相对弱势。FXY(日元ETF)价格为60.20美元,同样接近年内低点。近6个月USD/JPY上涨6.24%,FXY下跌4.88%,反映了日元的持续贬值压力。然而,随着日本央行政策正常化的推进和全球利率环境的变化,中长期日元具有升值潜力,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信号和经济数据的演变。

数据来源

宏观经济数据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官方数据,经路透社、彭博社交叉验证

市场数据(图表)
Yahoo Finance API | 时间范围:2024.10.30 - 2025.10.30 - FXY:250个交易日 | 当前 $60.20 | 区间 $58.31-$65.52 - USD/JPY:262个交易日 | 当前 152.82 | 区间 140.88-158.24

机构观点
汇丰银行、高盛集团、三井住友银行、路透社调查、前日本央行审议委员桜井真

Kara Yang
October 31, 2025
Market Insights
AI-Fueled Mass Layoffs, Nvidia Hits $5 Trillion, and Fed Cuts Rates Again

Major companies have announced over 25,000 layoffs in the U.S. this month alone, with Amazon leading the charge with 14,000 announced corporate job cuts.

This number may increase to 30,000 for Amazon by the end of the year, as CEO Andy Jassy pursues a vision of operating like "the world's biggest startup.”

Other big corporations have followed the same trend, with Target making 1,800 corporate cuts, Starbucks 2,000 positions, and, in Europe, Nestlé plans for over 20,000 cuts.

What distinguishes this round of layoffs is the focus on white-collar roles seen as vulnerable to AI-driven automation—affecting middle managers, analysts, and corporate staff.

Gartner analysts predict that by 2026, one in five organizations will use AI to eliminate at least half of their management layers.

According to a KPMG survey, 78% of executives face intense pressure from boards and investors to prove AI is saving money and boosting profits, with traditional metrics often failing to capture its business impact.

Article content
42% of organisations have now deployed an AI agent, up from 11% in Q1 2025

Ford CEO Jim Farley warned that AI will "replace literally half of all white-collar workers," while Salesforce's Marc Benioff claims AI is already doing up to 50% of his company's workload.

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 predicts AI could eliminate half of all entry-level white-collar jobs within five years, potentially spiking unemployment to 10-20%.

Nvidia Makes History Again As First $5 Trillion Company

NVDA hit a $5 trillion market on October 29, becoming the first company in history to reach this milestone. The achievement came just three months after breaching $4 trillion, further cementing its position as the dominant force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frastructure.

Since Q4 2022 — when Chat-GPT launched and began the AI-boom — Nvidia shares have climbed by over 1200% and Nvidia's valuation now exceeds the entire cryptocurrency market and equals roughly half the size of Europe's benchmark Stoxx 600 index.

Article content
Top assets by market cap

The milestone comes on the back of CEO Jensen Huang unveiling $500 billion in AI chip orders and plans to build seven supercomputers for the US government.

However, there are warnings that AI's current expansion relies on a few dominant players financing each other's capacity, and valuations may be running hot. The real test comes on November 19 when Nvidia reports its quarterly results.

Fed Lowers Rates, but May Be Last Cut of 2025

The Federal Reserve delivered a quarter-point rate cut last night, but Jerome Powell's post-meeting press conference sent a clear message: don't expect another cut anytime soon.

While the Fed moved forward with the expected reduction, Powell pointed to two key obstacles that may prevent further easing this year. First, the ongoing federal government shutdown has created a data blackout, depriving policymakers of critical 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reports.

Second, Powell revealed "strongly differing views" among Fed officials about the path forward, with a "growing chorus" advocating for a pause before cutting rates again.

Markets responded by adjusting expectations, now pricing in roughly two-to-one odds for a December rate cut — down from what had been considered more certain just hours earlier.

Article content
Odds for December rate cut dipped after Powell press conference

While the Fed still seems to remain committed to eventual rate cuts, the timeline has become dependent on the government shutdown and clearer economic signals about inflation and employment trends.

GO Markets
October 30, 2025
每日财经快讯
瑞士国家银行历史性透明举措:首次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相关信息概述

瑞士国家银行基准利率

数据来源:瑞士国家银行(SNB)(官方基准利率数据库2000.01–2025.09)

瑞士国家银行(Swiss National Bank,简称SNB,中文称瑞士央行)于2025年9月25日对外公布了货币政策评估会议决定,宣布维持政策利率于0.00%水平,这标志着自2024年3月以来连续六次降息后宽松周期的结束。值得注意的是,瑞士央行在2025年10月23日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首次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突破了长期以来作为全球主要央行中最不透明机构之一的形象。该纪要详细记录了9月23-24日货币政策评估会议期间管理委员会及专家团队对金融市场、货币指标、国际环境和瑞士经济状况的深入讨论过程。根据公布的官方文件,政策利率维持在0%不变,银行在瑞士央行持有的活期存款将按政策利率在一定门槛内获得利息,超过门槛的存款折扣维持在0.25个百分点。瑞士央行表示将继续密切监测形势,必要时调整货币政策以确保价格稳定,并确认"仍然愿意在必要时积极参与外汇市场"。

瑞士国家银行在2025年9月发布的条件性通胀预期

数据来源:瑞士国家银行(SNB)

从瑞士央行公布的条件性通胀预期表格可见,瑞士央行对通胀轨迹的展望呈现温和回升态势。其2025年9月的预期显示,2025年全年平均通胀率为0.2%,2026年为0.5%,2027年为0.7%。从季度数据来看,通胀率从2025年第三季度的0.2%逐步上升至2028年第四季度的0.8%,整个预期时间范围内通胀始终保持在瑞士央行2%价格稳定目标的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相比6月的预期,9月预期在中期展望上基本保持不变,仅在2028年第四季度略有上调至0.8%。

瑞士国家银行在2025年9月条件性通胀预期图表

数据来源:瑞士联邦统计局(SFSO);瑞士国家银行(SNB)

上图展示了瑞士央行在2025年9月条件性通胀预期的自2022年以来至2028年中期左右的轨迹,清晰呈现了瑞士通胀从2022年高点回落至当前低位的历史路径。蓝色线条显示实际通胀率从2022年峰值3.5%附近持续下降,于2025年初短暂进入负值区间,随后在2025年中期重返正值。红色线条代表基于0%政策利率假设的9月预期,橙色线条为6月预期。两条预期线高度重合,均显示通胀在过去已经历的时间段内从高位回落至低位,这反映了瑞士经济已经观察到的通胀趋势。

瑞士国家银行公布的2025年9月实际通胀率

数据来源:瑞士联邦统计局(SFSO)

从瑞士联邦统计局(SFSO)提供的实际观察通胀数据表格可以看到,通胀率在2022年达到2.8%的年度峰值后持续回落。2023年全年通胀率为2.1%,2024年进一步降至1.1%。进入2025年后,通胀呈现更为显著的下行趋势,第一季度降至0.4%,第二季度进一步跌至0.0%的零通胀水平。根据瑞士央行官方声明,通胀从5月的-0.1%回升至8月的0.2%,这一变化主要归因于旅游业和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各种核心通胀指标显示基础通胀水平几乎未变。 

瑞士央行在2025年9月25日新闻发布会管理委员会介绍性讲话中,详细阐述了经济增长状况。官方文件指出,瑞士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疲弱,在第一季度强劲增长后GDP仅增长0.5%。上半年的重大波动主要归因于制药行业,该行业因提前向美国交付产品而在第一季度增加值大幅上升,第二季度则出现相应的反向运动。近几个月失业率的数据显示出上升趋势。

关于经济状况,官方声明表示:"由于美国关税大幅提高,瑞士的经济前景已经恶化。关税可能特别抑制出口和投资。机械和钟表行业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瑞士央行对2025年全年GDP增长率的预期为1%至1.5%,对2026年的增长率预期略低于1%。

根据首次公布的瑞士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管理委员会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已经具有扩张性效果,且过去数个季度降息的完整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在通胀压力疲弱和经济前景略微恶化的背景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正在支持未来几个季度的通胀回升,并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瑞士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建立在价格稳定定义、中期通胀预期和政策利率工具三大支柱之上。瑞士央行将价格稳定界定为消费者价格指数年度涨幅低于2%的区间,而当前的条件性通胀预期在整个预期时间范围内均处于这一区间。

瑞士央行声明指出:"瑞士的经济前景仍然不确定。主要风险是美国贸易政策和全球经济发展。"根据公开信息,美国在2025年8月对瑞士商品实施了关税措施,但制药产品暂时获得豁免。官方文件显示,迄今为止对其他行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影响有限。

综合而言,基于瑞士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评估文件、瑞士联邦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和管理委员会声明,当前瑞士央行的货币政策利率维持在0%水平,活期存款利率政策保持不变,并表示将继续监测经济和通胀状况。这一政策立场反映了在低通胀环境与经济增长疲弱之间寻求平衡的策略考量。

相关官方文件和详细数据请参考:

瑞士国家银行官方网站:https://www.snb.ch/en

瑞士国家银行数据门户:https://data.snb.ch/en

瑞士联邦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s://www.bfs.admin.ch/bfs/en/home.html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为一般性建议(General Advice),未考虑任何个人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定需求,不构成个人财务建议(Personal Advice)、投资建议、税务建议、法律建议或任何金融产品推荐等。本文陈述的所有信息均基于瑞士国家银行(SNB)及瑞士联邦统计局(SFSO)等公开渠道已发布的历史数据和官方声明,不包含任何对未来市场走向、经济表现、投资回报或政策变化的预测、预判或前瞻性陈述,过往表现和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结果。所有投资均涉及风险,包括可能损失全部本金,外汇、差价合约(CFD)、衍生品等杠杆类产品具有高风险特性,可能导致快速且重大的损失,据统计大部分散户投资者账户在交易CFD时出现亏损,市场价格可能因各种因素剧烈波动。本文引用的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虽已尽力确保准确性,但不对信息的完全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适用性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信息可能存在延迟、需要更正,或因市场和政策环境快速变化而不再适用于当前情况。在做出任何投资或财务决策前,您应当仔细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适当性评估以确保相关产品或策略符合您的需求,并咨询持有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牌照(AFSL)的财务顾问、税务专业人士或法律顾问,同时了解并遵守您所在司法管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本文提及的任何第三方机构、产品或服务不构成推荐或认可,相关商标、名称归其合法所有者。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作者及相关方对因使用、依赖或无法使用本文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特殊或后果性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Edward Yang
October 30, 2025
No items found.
TradingView编程系列1:用Pine Script打造你的第一个技术指标

Pine Script是TradingView提供的专属编程语言,旨在帮助交易者创建自定义指标和策略,进行回测和实时分析。作为一种轻量级但功能强大的语言,Pine Script 使用户能够在TradingView平台上实现个性化的技术分析工具。要在TradingView上使用Pine Script,首先需要在图表界面打开“Pine 编辑器”。在编辑器中,用户可以编写脚本并将其应用于图表。脚本可以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RSI 等)或策略(用于回测交易信号)。

Image

官方文档提供了详细的函数和示例,帮助用户理解和应用各种功能。此外,TradingView拥有一个活跃的社区,用户可以在“公共库”中浏览和使用他人分享的脚本。通过搜索功能,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指标和策略,满足不同的交易需求。许多脚本是开源的,用户可以查看其源代码,学习他人的编程思路,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和优化。介绍完 Pine Script 的基础功能后,接下来我们将动手实战,编写第一个简单的均线技术指标,并将其应用到K线图中。

Image

indicator("MA #1",overlay=true)short = 20long = 120shortMA = ta.ema(close, short)longMA = ta.ema(close, long)plot(shortMA, color = color.blue)plot(longMA, color = color.orange)这段Pine Script脚本实现了在TradingView的主图(也就是 K 线图)上绘制两条不同周期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它的作用是帮助交易者观察市场的短期与长期趋势,是很多技术分析中常见的基础工具。首先,脚本通过indicator("MA #1", overlay=true)定义了指标的基本信息。其中"MA #1"是该指标在图表上显示的名称,而overlay=true表示该指标将直接绘制在价格图上,而不是在单独的副图中显示。接下来,脚本定义了两个变量short=20和long=120,分别代表短期和长期均线的周期。周期指的是计算均线时所参考的历史K线数量,比如在日线图中,20就代表20个交易日。之后,使用ta.ema(close, short)和ta.ema(close, long)计算出这两个周期的EMA值,分别赋值给shortMA 和longMA。EMA是一种常用的平滑移动平均方式,相较于简单移动平均(SMA),它对最新的数据更敏感,因此在趋势判断上更及时。最后,通过plot(shortMA, color=color.blue) 和 plot(longMA, color=color.orange) 将两条 EMA 线绘制到图表上,分别使用蓝色和橙色加以区分。这样,交易者在图表中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短期与长期的价格趋势,有助于进行技术分析、识别趋势方向或寻找潜在的买卖点。

Image

整体而言,这段代码是非常适合初学者的 Pine Script 示例,简洁清晰,同时具备实用性,为后续扩展更多交易逻辑(如信号提示、策略测试等)打下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Michael Miao | GO Markets 悉尼中文部

Michael Miao
October 29, 2025
每日财经快讯
美股三连涨再创纪录,高科技板块点燃全球市场热情

亚洲

北京时间早间7时,韩国将公布三季度GDP初值,市场预计经济增速或继续温和修复。与此同时,深圳成为今日全球科技与产业创新的焦点:2025世界数字城市大会、深圳国际全触与显示展、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发展大会及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同时开幕,议题涵盖智慧城市、制造业升级与数字金融生态,体现中国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持续布局。

欧洲

欧股开盘前,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制药将发布季度业绩报告。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长莱歇将在16:30发表讲话,欧洲央行将于17:00发布CPI预期及贷款调查报告,随后管委Panetta讲话。投资者普遍关注欧央行对通胀路径及信贷环境的最新判断。

美国

隔夜美股再度全线走强。标普500指数收涨1.23%至6875.16点,道琼斯指数涨0.71%至47544.5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86%,报23637.46点,创历史新高。科技与半导体板块表现突出,纳指科技指数涨超2.3%,半导体指数涨超2.7%。分析人士指出,AI主题回暖及企业盈利超预期成为推动主要股指连续三日创新高的主因。

美股盘前,PayPal、联合健康、NextEra Energy、UPS及康宁公司等将陆续发布业绩报告;盘后,Booking、艺电(EA)、Visa与希捷科技接力亮相。与此同时,英伟达年度GTC大会时间待定,CEO黄仁勋预计将公布最新AI战略,市场期待公司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新突破。

企业与贸易

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将启动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裁员,预计削减约3万个企业部门岗位,占企业员工总数近10%。此次调整涉及云计算等核心业务,反映出科技巨头在AI投资与成本控制之间的重新平衡。市场人士认为,亚马逊此举虽短期内承压,但或为公司在AI时代的组织结构调整铺路。在国际贸易方面,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美国高层官员已同意延长两国在贸易、安全及移民问题上的谈判期限,双方官员将继续推进对话,美国暂不加征额外关税。这一进展有助于缓解市场对北美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担忧。A股今日盘后,沪电股份、巨人网络、生益电子、生益科技、阳光电源、中兴通讯、兆易创新等多家公司将披露三季报,电子与新能源板块有望成为市场焦点。

能源与大宗商品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收涨66美元,报每吨11029美元,首次收于1.1万美元上方,连续三日累计涨幅达3.05%。分析人士指出,新能源与基础设施需求持续强劲,支撑铜价创下历史新高。

北美方面,加拿大股指下跌0.6%至30167点,美元兑加元持稳于1.40。安大略地区领导人批评美国在钢铁贸易问题上“欺诈加拿大”,并指出汽车产业在双边贸易中的地位正逐步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能源部与芯片巨头AMD宣布建立总额10亿美元的超级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合作项目,计划建造两台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用于核能研究、癌症治疗、国防及药物开发。能源部长Chris Wright表示,该项目将“超级推动”聚变能、国防与高端科学研究的进展。

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Michael Miao | GO Markets 悉尼中文部

Michael Miao
October 28, 2025
Market Insights
US-China Trade Talks Spark Optimism | GO Markets Week Ahead

President Trump and President Xi have scheduled talks for later this week in South Korea, marking their first face-to-face meeting since Trump's return to office. After two weeks of heightened tension, a preliminary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that effectively takes the threatened 100% tariffs off the table.

Treasury Secretary Scott Bessent characterised the framework agreement as being "very successful." This diplomatic progress has created some optimism across markets that the world's two largest economies can avoid the deeper trade conflict that was threatening to destabilise supply chains and accelerate inflation.

Copper Tests Key Resistance

Following a dramatic Q3 that saw prices surge to a record high of $5.81 in July, before plummeting to $4.37 by early August, copper has been steadily recovering as supply fundamentals reassert themselves. 

Since breaking through $5.00 in early October, prices have continued to gain strength, rising to $5.11 on October 9. Today's gap higher on trade talk optimism pushed prices back to this key technical level that has proven resistant since March. 

A confirmed breakout above $5.24 could open the door to $5.50 and potentially higher, making copper worth watching closely this week as both supply constraints and improving US-China trade relations provide potential tailwinds.

Fed Rate Decision This Week

The Federal Reserve will meet this Wednesday for the October 28-29 policy meeting, with a quarter-point rate cut seemingly fully priced in by markets. Market pricing indicates a 100% probability of an October cut and an 88% chance of another reduction in December. 

The key moment will come after the meeting during Fed Chair Powell's press conference — particularly on what he has to say about future rate policy and how the Fed views the balance of risks between inflation and employment.

Market Insights

Watch the latest video from Mike Smith for the week ahead in markets.

Key economic events

Stay up to date with the key economic events for the week.

Times in AESDT (GMT+11)
GO Markets
October 2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