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央行降息降准后A50与恒生指数分化走势解读

8 May 2025 By Edward Yang

股票

盘面表现分析


图1:中国A50与恒生指数日内走势对比

如图所示,今日(2025.5.7)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并降息0.1个百分点后,A50与恒生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分化走势:
富时中国A50:收报13,172点,日内跌0.52%,全天震荡区间为13,157-13,198点,量能较前一交易日萎缩18%。
恒生指数:出现典型的高开低走,开盘23,169.83点,收报22,773.95点,尾盘跌幅收窄至0.70%,日内振幅近400点。恒指期货主力合约HSIK2025收涨0.77%,成交较前日增加12%。

恒指”高开低走”核心逻辑

一、流动性博弈与货币政策预期不一致
资金结构错配:
此轮降息降准前,机构普遍预期降准0.5%,但对降息存分歧,主流观点预期降息0.15%至0.2%
今日降息仅0.1%,引发资金”预期差”失望情绪
资金量化分析显示,15:00后外资南向净流出达16.3亿港元,显示获利了结意愿明显
流动性传导存在时滞:
降准释放的1万亿流动性并非立刻进入股市,历史数据显示完全传导需5-7个交易日
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未立即跟随下行,今日仍维持在1.72%水平

二、恒指特有技术形态与获利盘压力
双顶形态压制:
恒指在23,000-23,200区间已形成明显双顶形态
估值分析显示,当前恒指PE(TTM)已达12.6倍,接近近三年91%分位数
日K线MACD死叉迹象明显,叠加KDJ指标超买,技术上需调整
重要资金盘面证据:
港股通南向资金流向监测:早盘净流入13.2亿,午后转为净流出16.3亿
融资盘今日减仓3.8%,为近两周最高减仓幅度
大单分析:早盘大单净买入比例70:30,尾盘反转为40:60,显示机构离场

三、外围市场与汇率扰动
港元汇率与资金成本异动:
金管局今日大规模干预汇市,单日买入美元卖出港元466.5亿,为近三个月最大规模
港元拆息未随降息降准立即下行,1个月HIBOR仍升至2.54%
港美息差抑制套利资金流入,对港股形成实质性制约
美股期货波动传导:
美股期货今日震荡走弱,纳指期货跌0.7%
美债收益率10年期上行至3.86%,引发全球风险资产定价调整
日本央行可能收紧政策的讨论加剧了亚洲市场波动

A50与恒生指数联动性断裂分析


图2:A50与恒生指数相关性系数变化

本次政策出台后,A50与恒指联动性出现明显断裂。如图所示,相关系数从0.87降至0.62,这一分化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
估值分化:A50当前PE(TTM)为10.2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恒指PE为12.6倍,处于中枢偏上位置
流动性差异:内地市场流动性改善直接且迅速,香港市场需等待跨境资金传导
成分股结构差异:
A50权重股中金融地产占比51.3%,直接受益降息降准
恒指成分股中科技互联网占比达33.7%,受美股科技估值波动影响更大

后市研判


图3:中国A50技术形态分析


图4:恒生指数技术形态分析

短期(3-5个交易日)
恒生指数
支撑位:22,500点(3月成交密集区)、22,350点(60日均线)
阻力位:23,000点(双顶颈线)、23,200点(4月高点)
震荡概率70%,下探22,500后企稳可能性大
富时中国A50
支撑位:13,080(前期缺口)、12,950(120日均线)
阻力位:13,300(下降通道上轨)、13,420(3月高点)
震荡上行概率65%,有望先于恒指企稳

中期(1-2个月)
流动性拐点确认后,两大指数将重新同步走强,A50目标区间13,600-13,800,恒指目标区间23,800-24,200。

交易策略
短线操作
恒指关注22,500-22,600支撑区买点,止损设在22,350下方
A50可背离恒指走势时择机布局,第一目标位13,300

中线布局
分批配置受益降息降准直接受益板块:内银股(建行H、工行H)、内房债务负担较轻标的(华润置地、龙湖集团)
高股息率防御性板块:电信运营商、公用事业(电力)

风险控制
单笔仓位控制在5%-10%,总风险敞口不超过40%
止损位设置:个股-8%,指数-5%

关注外部催化剂
美联储议息会议表态变化
中国后续配套政策出台(尤其房地产刺激措施)

结语
央行降息降准政策利好不会一蹴而就,市场需要时间消化和传导。恒指高开低走释放获利筹码后,短期调整风险可控。南下资金流向将是恒指能否企稳回升的关键指标,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流动性真正释放,A50与恒指联动性恢复后再逐步布局。

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
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Edward Yang | GO Markets 悉尼中文部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 GO Markets 分析师和参与者,基于他们的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表达的观点、意见或交易风格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 GO Markets 立场。建议,(如有),具有“普遍”性,并非基于您的个人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在根据建议采取行动之前,请考虑该建议(如有)对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的适用程度。如果建议与购买特定金融产品有关,您应该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了解并考虑该产品的产品披露声明 (PDS) 和金融服务指南 (FSG)。